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我要的幸福 ·  16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毛泽东自述:低谷自救,他太有力量了! ·  2 天前  
青云说说  ·  你我之所见,并非全世界。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我和上万个女人聊过后,发现一个终极秘密:女人最好的样子,是活成一束光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7-13 22:30

正文


水木君说:

一个女人的价值,绝不仅是赚多少钱,站在多风光的位置。更是你给身边人挡了多少风和雨,给这世界贡献了多少光和热。有的女人,一身负能量,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有的女人,活成一束光,走到哪里,都生机勃勃。你一定要做后一种。


文/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妹妹:


偶然听见你和几个闺蜜聊天。


你们热情洋溢地讨论着几个女星,说谁眼睛美,谁皮肤好,谁50岁了还像30岁,谁整过鼻子,谁开过眼角……如数家珍。


你说真恨你妈没给你生一张好脸。


她说,女人要是长得丑,还不如去死。


还有一个半开玩笑说,如果不能嫁豪门,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我汗。


我知道你一向对形象非常在意,化妆品一堆,美妆APP一堆,满脑子都是美美美。


你喜欢的女星一部像样作品都没有,只是够美,但你觉得她的人生太成功了。


你对工作的兴趣,不及扮靓的十分之一。


你的最大人生目标是嫁个好男人,其次是躺着赚大钱……


亲爱的,你好像对女人和这世界有什么误解。


这么跑偏下去,你怕是要离幸福越来越远了。


这些年,每天都有读者或咨询者找我。算下来,我至少和上万个女人聊过人生。


而听得见得越多,我越发现:


一个美好的女人,不可能只有 一张俏脸 ,也绝不应该在玫瑰色的梦里虚度一生。


她应该有许多价值,许多梦想,许多经历,许多作为。


她应该汇聚赤橙黄绿青蓝紫,然后活成一束七彩的光,在这世界灼灼闪耀。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不太懂,那到底是什么样。


我觉得有两个女人,可以作为榜样。


我细细说。


一个是林徽因。


林徽因出生时,还是大清朝。但她的一生,比现代女性还现代。


她父亲是新派人物,但母亲大字不识,受尽父亲冷落。


林徽因跟着母亲在后院长大,悲怨的母亲常把气撒在她身上,不时打骂。


换做别人,可能单单一个怨气冲天的妈,就能使她一生抑郁了。


但林徽因没有。


她还是发自内心地爱父亲、爱母亲。


还是明朗活泼地亲近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


还是热情地喜欢这个世界,对一切充满新奇。


——她一生,都洋溢着这种爱与热情。


她写诗,写小说,写戏剧,是文坛的活跃分子。


当年泰戈尔访华时,她还用英语出演戏剧女主角。


她和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自己设计了中式结婚礼服。


她喜欢和朋友一道骑毛驴游香山,到久已冷落的古寺中野餐。


她儿子后来回忆说:


母亲不爱做家务,但仍是热心的主妇,温柔的妈妈。我家里有海棠,马缨花,几件从旧货店里买来的老式家具,一两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残破石雕,还有无数的书。


我的姑姑叔叔舅舅和姨,都爱这位长嫂、长姐,每逢假日,这四合院里就充满了年轻人的高谈阔论,笑语喧声。


当然,除了亲戚,林徽因著名的客厅,更集结了当时最有才华的文化人。


朋友回忆她:


“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她侃侃而谈,天马行空,令人倾倒。”


“那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是有学识、有见地、有犀利敏捷的批评。”


此外,她还是个忘我的、成就显赫的学者。


她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和梁思成走遍大半个中国,荒郊野谷,风餐露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


赵州桥、五台山佛光寺等等,都是由于他们的艰辛努力,才得以被保护,被熟知。


她用奔放的文学语言,嬉笑怒骂的杂文笔法写学术报告。


她的小帆布床周围堆满了中外文书籍,生病期间还在读二十四史,做大量笔记,梁思成的论文,大多经过她的高明指点。


生命的最后几年,她肺病严重,却依然完成了好几项工作:设计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抢救景泰蓝工艺……


没有一位中国女性在建筑学的成就能和她相提并论。


民国时期名媛众多,但论真才实学和社会价值,无人能与林徽因匹敌。


我一直觉得,林徽因活出了一个女人最该有的样子。


爱自己,也爱别人。 肯低头吃苦,也懂享受生活。


她很美,但绝不只有美。她智慧,热情,有学识,有价值。


她像一束光。明朗,闪耀,光彩照人。自己活得尽兴,也让别人因她的存在而温暖光明。


她一生虽然只有51年,但胜过别人500年。


第二个女人,是我的一个远房姑姑。


她19岁就嫁了人。20岁就离了婚。因为老公爱喝酒,喝了酒就打她。


离婚时她还大着肚子,娘家人拼死阻挡没挡住,觉得丢人,不许她回家。


她无处可去,跑到我家住了半年,生了女儿。


孩子两个月,她就出去工作了。在裁缝厂做裤子,别的女人一天做4条,她伺候着孩子能做6条。


她爱说笑,在哪儿干活,哪儿就欢声笑语。


那些本来嫌弃她大肚子离婚的老思想女人,也慢慢开始喜欢她,有什么好活都喊她去。


后来她攒了点钱,买了个小房子,收拾得利利索索,院子里从春到秋,一直开着漂亮的花。


房子旁边有棵百年老槐树,繁茂多姿,特别好看。


她后来跟我说,就是喜欢那棵树,才买的这个房。


我们小孩都特别喜欢去她家玩。她给我们做点心,和我们玩游戏,给我们讲故事,讲到开心处,一屋子的笑声几乎掀翻房顶。


去年回老家,我们几个当年的小伙伴说起来,大家都还记得,都说那是特别难忘的童年时光。


姑姑起初只会些简单的裁缝活,后来年年去市里学习,回来就在家点灯熬夜地练,谁拿块布料去,她就给做成漂亮衣服,不要钱,全当练手。


后来她自己开了制衣店,生意特别好。


女儿10岁时,她结了婚。老公是店里跟她干的小伙子,叫庆子,比她小5岁。


这婚姻又是一次轩然大波。


庆子妈激烈反对,堵在店门口骂她不要脸,一个离婚带孩子的老女人,还勾搭她儿子。


她不卑不亢,说,我觉得我配得上你儿子。您要觉得亏了,可以回家再跟庆子聊聊。他要反悔,我没话说。他要还愿意,那我也不能辜负他。


庆子当然不后悔,偷了家里的户口本跟她结了婚。


俩人到现在感情都特别好。


她后来成了庆子全家的主心骨,大事小情全是她张罗,闹别扭的全是她摆平,亲戚们有事,总第一个想到请她帮忙。


她一个人,把娘家婆家料理得妥妥当当。


她就是有那种魔力,你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看到她,就会立刻觉得,太好了有救了。


曾经跟她势不两立的婆婆,后来谁的话也不信,就信她,生了病医生让住院,婆婆必须打电话问问她,她说住,婆婆才住。


其实,姑姑这辈子也没干多大的事,赚多大的钱。


制衣店始终是七八个人的规模,收入在小县城够花,但远算不上有钱人。


但我总觉得,她是我人生的一个榜样。


她身上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光。


这光芒,让她所到之处,都是明朗快乐。


她个子不高,长得一点也不漂亮,但活得是真漂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