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研究所
每晚22:00 给你一个成为美好的理由  ̄ω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混沌学园  ·  卫哲:辞去阿里CEO后,捧出30多个IPO ·  9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嫁给迪拜王子的女网红,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  昨天  
人生研究所  ·  这 7 款宝藏零食,好吃到我又又又回购了! ·  昨天  
印象笔记  ·  如何在极端局势下保护财富?|大象赠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研究所

争当穷鬼的年轻人,2年攒下10万块

人生研究所  · 公众号  · 学习  · 2024-12-30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过度消费到精打细算的“穷鬼式”生活方式的流行。文章指出,省钱成为新型攀比,年轻人开始追求性价比,通过精打细算来应对商品溢价严重、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问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降级消费,发展出对抗消费主义的新选择。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是一种省钱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掌控感和自我找回的过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穷鬼式”生活方式的兴起。

年轻人开始追求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通过选择便宜但性价比高的商品来省钱,并享受这种新型的攀比。

关键观点2: 消费观念的转变。

年轻人从过度消费转向精打细算,对抗消费主义,寻求真正的快乐和生活掌控感。

关键观点3: 降级消费成为新选择。

面对商品溢价和收入问题,年轻人选择降级消费,通过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来满足需求。

关键观点4: 自省与掌控感的重要性。

年轻人通过精打细算来培养自省观,对消费进行反思,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

关键观点5: 希望与建议。

作者希望年轻人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花得开心且自由,体现了对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深度思考。


正文




谁能想到,2024年最流行的生活方式,竟然被“穷鬼”们轻松拿捏了。


以前想要攀比,3万的包包往桌上一摆,50万的车钥匙往桌上一甩,比的就是财大气粗。


现在想要攀比,3块9的拖鞋还带防滑,5毛钱的奶茶薅到就是赚到,谁看了不羡慕地问一句:


活动还有吗老铁?链接发我个?


省钱成了新型攀比。



“只逛不买”的穷鬼式逛街,更是接连霸屏热搜,引来一波又一波的争相模仿。


出发商场,一层珠宝美妆店、二层服饰数码店、三层餐饮电影院……冷冷清清,负一层的小吃街倒是人头涌动。


要我说,想要探店每个城市的美食精华,还得往地底下钻。


逛完街坐下来吃饭,时不时会有背着电脑的打工人冲着柜台喊“来一个穷鬼套餐!”(商家推出优惠力度最大的套餐)


引得旁人纷纷侧目,目光里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悔不当初:原来自己刚刚下单的团购并不是最便宜的!亏大发了!


各个软件平台一搜“省钱大法”,分分钟跳出几十条点赞破万的“抠门技巧”。



有的甚至宣称,自己靠着这些技巧,2年怒攒10万块钱。


认真贯彻这些建议会不会暴富我不知道,但是不认真落实这些建议,却真的有可能暴穷。


豆瓣上的“今天消费降级了吗”小组,常驻人口高达36W。


每天都有人在上面花式打卡,分享自己的“抠门日常”。


“剁手党”们时常因想买东西来发帖求骂,被羞辱攻击一番,再心满意足地离去,清空购物车的东西。



“321上链接”的嘶吼已经撬不动钱包分毫,当代年轻人早就识破了资本的陷阱。


你怂恿我野性消费?我偏要反向消费,主打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堪称人间清醒。



越来越多人发现,与其劳心费力地拼命证明自己配得,不如理直气壮宣布自己是“穷鬼”。


那一刻,身心获得的自由和畅快,简直美妙到无法言说。




时间拨回前几年。


各种购物节层出不穷,每年的“打骨折大促”不再只有双十一。


年货节大促、三八节大促、五一节大促、618年中大促、中秋国庆大促……恨不得周末也来个“双休节大促”。


在买买买的锣鼓洗脑下,尾款人们冲了一波又一波,于是:


抽屉里终年囤积着用不完的小样;



跑步机变成了晾衣机;



买来的衣服标签还没摘,下一波满减活动又到了。


回过头来看着堆积如山的各种物品,才悔不当初:我怎么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



商家们的洗脑话术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剁手党们还没把手重新长出来,新的套路又出现了。



凭空出现的“亚健康”一词,虽然没有很懂怎么才算“亚”,但一听就不够健康。


于是果断种草榨汁机,仔细筛选健康食品。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没能把“亚”字从健康头上摘下来,榨汁机已经放在角落里落了灰。


紧接着,又有新的声音在耳边告诉你:生活要有仪式感,对自己好一点儿。


于是节日礼盒开始出现纪念版套装,下午茶必须在极简咖啡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没喝,又有了大学生的第一只口红、年轻人的第一款机械表……



商家们强行将物品和人生意义挂钩,仿佛不买下这些东西,你的人生就将失去意义。


盲目跟风之下,哪怕透支信用卡和消费贷,哪怕知道这是资本编织的陷阱,也要跳进去,因为年轻人绝不能说不行。


大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确实是被大风刮走的。



但在经历过口罩时代、失业率勇创新高的当下,痛心疾首地看着空空如也的钱包,年轻人们突然悟了:


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花费得少。


至此,争当“穷鬼”的年轻人带动着抠门经济彻底崛起。


他们开始热衷于「剩菜盲盒」、在社区食堂里和大爷大妈抢饭吃、踊跃报名“夕阳红旅游团”、争相打卡20元活一天……



结果发现,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背后,吃好玩好竟然样样没少。


甚至在一次次亲自下厨中,养成了规律饮食、营养均衡的好习惯,把“亚”字从健康头上摘了下来,榨汁机的钱都省了。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不花钱的生活经验:不点外卖、不喝奶茶、不买衣服、极简护肤……一个月下来全部开销加起来只有800元左右。


不禁感慨:原来人活着真的花不了多少钱。



终于,野性消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商家的PUA话术再难奏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直接戳破消费主义的梦幻泡泡,去触碰真实的快乐。


毕竟,相较于世俗定义下的精致生活,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更重要。





精打细算中,当代年轻人正在逐渐练就一种很新的自省观——每日三省吾身:


这东西真的有用吗?家里还有吗?性价比高吗?


没必要的钱坚决不多花一分,是“穷鬼”们刻进DNA里的信仰。



在商品溢价严重、收入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今天,大家发现,工资所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我们真的很难保证,自己手中的那一点微薄工资,是否能够让自己和家人在满足基础温饱的情况下,还能有底气对抗人生路上的各种未知变数。


因此,退而求其次的降级消费,也成了越来越多人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对抗消费主义的新选择。


不是15块钱的奶茶喝不起,而是15块一顿的饭更有性价比。


从过去的“早买早享受”,到现在的“薅羊毛省钱”。


所谓“省钱大法”,或许也不是真正的“省”,而是一种反省,是一种拒绝透支未来的、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养成新型消费观的过程,或许也正是一个找回自我的过程。


最后,希望大家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花得开心且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