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做書  ·  漓江出版社2025年春季招聘 ·  昨天  
成都日报  ·  把耳朵叫醒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把耳朵叫醒 ·  3 天前  
当代  ·  开卷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身心俱疲的春节之后,你也许更想过一个这样的节日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2-05 15:15

正文

做書按: 就像是高空远翔的风筝定期被拉回地面一样,春节就是一个“迫使”你落入小圈子攀比模式,脱去精神外衣只以房车婚娃“拼肌肉”的节日。曾经亲密无间的发小、同学早已话不投机而又要强颜欢笑。这是一个物质生活压倒精神生活的节日,而我们发起的 春节尬读计划 ,不过是想让大家在鞭炮硝烟与亲戚夹攻之中喘口气。


在这样一场身心俱疲的“春节大作战”之后,我们需要喘口气、醒醒神,不为所动地继续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哪怕是少有人走的)路。当然,在春节中被驱散贬斥的精神世界,依然在原地等着我们,给我们以安慰和力量。


也许这篇讲述异域文学节的文章,能让在故乡格格不入的你有“吾道不孤”的感觉,找到精神上的故乡。


提起曼彻斯特,人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或是两支英超劲旅。殊不知,这座北方粗旷的城市亦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无论是刻画工业革命时期人民生活百态的盖斯凯尔夫人,抑或洞察躁动青春的安东尼•伯吉斯,无不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墨宝。


每年八月的爱丁堡图书节享誉世界,但其实,十月的曼城亦有自己的文学节。虽然在举办年数(2016年是第11届)与活动场次上无法与苏格兰首府的盛大规模相提并论,但也不失为这座工业之城增添了一抹诗意的亮色。


曼城文学节举行之时,并不像爱丁堡图书节或上海国际文学节那样,同时举行书展,绝大多数的活动是面向公众的作家对话,附有多场亲子阅读活动与文学主题的城市漫步。分享会除了请到新生代作家、知名作家以外,还请到了今年有新书出版的苏格兰演员阿伦•肯明、时尚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单口相声艺人苏珊•卡门等,可谓“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曼城文学漫步”。


从市图书馆对面劳斯遇见莱斯的米德兰大酒店出发,驻足昔日为球员摘掉封顶薪酬的足球运动员工会,原来有个叫柯林•辛德勒的家伙写过一本《曼联毁了我的生活》。《狼厅》的作者希拉里•门托曾在市中心的弗雷泽百货商店做导购,不禁让人想起大洋彼岸也曾是柜员的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来到毗邻人民历史博物馆的埃尔韦河畔,听这条曾矗立着百来座棉纺织厂的河道怎样孕育了记录30年代大萧条的小说“Love on the Dole”。



第二个活动请到了《特别响,非常近》的美籍犹太裔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活动在中心图书馆一楼举行,由曼城土生土长的珍妮特•温特森“站台”,讨论了弗尔历时8年调研、3年写作的新书《我在这里(Here I Am)》。弗尔说,这本书关乎遗失、选择与追寻家园,是一本“很犹太”的书,个人风格强烈。


弗尔对于身为犹太人深感自豪,他笑谈:“没有家园的人,在书中寻找到了家园。”他说,写作的过程充满神秘:写作者会恋上意外、错误、遗憾。写作的秘诀是“在乎”笔下的内容。写作者与非写作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弗尔说,写一句漂亮的句子容易,但要一直保持高水准则很难。


谈到阅读之乐,他说:“读者最宝贵的体验是感受到了一种灵犀相通——不是与角色间的,而是与作者间的。拿起一本充满魔力的书,读者会想: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心思的呢?”温特森则说:“生活纷繁复杂、一团迷糊,而阅读让我们再次专注。”



之后,我又去中心图书馆听了一场名为《读者,我嫁给了他(Reader, I Married Him)》的新书分享会。今年是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这场活动围绕这本致敬《简·爱》的短篇小说集展开,邀请到了文集的编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作者特蕾西·雪佛兰以及一位短篇小说作者参与。雪佛兰说,《简·爱》的第一人称叙事在当时是非常鲜见的,这一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视角至今都被广为模仿、深受读者喜爱。


两人也不避讳《简·爱》的瑕疵,谈到夏洛蒂在描述来自殖民地的财富时的冷漠,形容伯莎时充满成见的语言,以及姐妹认亲、圣约翰之死等多处“蹩脚”的情节设计。文集中有的篇目依然沿用了原著的背景,有的则把舞台搬到了当代,但无论哪种处理,至少在这次分享会后,都激起了我强烈的再次走进简·爱的世界的兴趣。


19日的活动有些特别,活动在牛津街上的“The Dancehouse”剧场举行,来自格拉斯哥的单口相声艺人苏珊·卡门带来了讲述自己与抑郁症抗击的新书《高兴点,亲爱的(Cheer Up, Love)》。一开场,她就说:“如果我之后突然难过了,你们不要担心,我没事的。”我并没有把这句话当一回事,然而,当她说起16岁时自杀未遂的经历时,真的情绪激动、眼泛泪花了。在那一刻,她在书中展现的那种坦诚,那种直面黑暗的勇气是直抵人心的。


卡门说,特别希望16岁的自己能有人倾听,有人给出中肯的意见,帮助自己避免未来岁月的重重痛苦。她说,她的抑郁症并没有治愈,但她学会接受自己,打开心结去诉说,这也是她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原因。她鼓励青少年:“不同并不要紧,怪胎也能成为很酷的人。”


曼城文学节与曼彻斯特大学“新写作中心”有着密切合作,作为隶属该中心的研究生课程的学生,我很辛运地“蹭”到了两场赠票,除了温特森与弗尔的一场,还有一场是曼大马丁·哈里斯中心的伊弥尔·麦克布莱德专场。这位表演艺术出身的爱尔兰作家在几年的戏剧学习后发现志不在此,转而投身写作生涯,她的第一部作品《青涩少女(A Girl Is A Half-Formed Thing)》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她被评论家盛赞为当代的乔伊斯、伍尔夫,分享会上,她也透露,中国译者对书中祷告段落的翻译感到非常苦恼,看来这本书的中译本不久就能问世了!


文学节城市漫步的那个下午,我和朋友来到曼城“北区”的一家叫Chapter One的咖啡店歇脚,浓郁的小资情调仿佛要将我带回上海梧桐树下慵懒的下午茶店。奔波在曼城文学节不同场馆的那些日子,我都会想起酷暑八月的思南文学公馆,想到在那里的遇见与惊喜。


上海国际文学节的场地常常容不下愈发热情的书迷,空调总是打得太冷,因为翻译占去了时间,一场下来总觉得意犹未尽……但它是免费对公开放的,它给予我了无数与好友共度的难忘时光。这大抵就是阅读于我的意义吧,它是私人的,也是公众的,它可以默读,亦可以朗诵。它是分享,是异邦,是故乡。


经作者授权发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 如何制定读书计划 投稿说明 编辑生活范文 编辑手记范文 诗歌出版 从想法到成书 书店范文 电子书 kindle 豆瓣阅读 知乎 离线 独立出版 刘瑞琳 李昕 谈页边距 沈昌文 范用 汪家明 姜峰 原研哉 朱赢椿 聂永真 杨林青 王志弘 诚品 PAGEON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