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体制内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走的更高更远,没有背景的小白人想要混个一官半职只能通过努力工作这个途径,可是干的好就会被提拔吗?
答案是不一定!
得看你处在什么样的情境里,具体来说得看以下几种情况。
干的好能不能提拔得看你所在单位甚至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生态,
你单位或者地区在选人用人上是一种什么风气,如果整个地区或者整个单位都是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那么干的好肯定会有更多的提拔机会,如果是一种跑步“钱”进、唯“关系论”的风气,那么干的好可能还不如干的不好的提拔快,有句话叫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这样的风气下,能否提拔很多时候可能会看背景看人脉并不看实际工作能力。而干的“好”还是“不好”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判断,谁又能比谁干的好多少呢?
一般来说,越小的地方选人用人导向越不明确,有些偏远地区山高皇帝远,更无视法律法规底线,选人用人也更加“不拘小节”。而反观一些高等级单位,比如国家部委和省级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不至于做的太难看,如果真的有工作能力并且踏实肯干,上升空间还是非常明显的,高等级单位的领导比较珍惜自己的羽毛,眼光格局也更高一些,不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所以在国家级或者省级单位干的好是很容易被提拔的。
如果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是那种刚被提拔上来且要大展身手而身边又没有得力干将的时候,那么干的好的人机会就来了,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机会来临时一定要抓住,抓住这个与领导高度契合的契机,甩开膀子加油干,干出成绩干出名堂,领导工作重心在哪方面我们就在哪方面发力,得到领导的赏识,真正助力于帮助领导提高政绩,为领导排忧解难,想领导之所想,领导也会为你个人发展负责,在这样的领导身边在这样的环境里干的好就会被提拔。还有就是碰上新部门成立、急需人才,主动请缨且能力适配者也会有上升通道。
有的地区政策导向是向着高学历人才倾斜,那如果你只是个专科生可能干的再好也不会被提拔;有的地区利用考试的形式选拔干部,那干的再好也不如考的好,当然如果考业务的话,干的好业务强考试也会占点优势;而有的地区政策较为开放,导向型明显,专门提拔干事创业出成果的人,这时候就一定要利用这种政策优势,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让这种政策成为我们的翅膀,助我们飞翔!有时又要看政策文件精神重点,比如政策重点向乡村振兴倾斜时,农业农村骨干恰逢时机展现作为,被提拔概率也会增大。
有的人善于在汇报中展现工作亮点,让领导及时知晓困难与成效,争取支持,容易进入领导视野;人际关系和谐也不可或缺,在跨部门协作里,能与同事融洽相处、凝聚合力,单位评优、领导评价时,口碑好也会添助力;如果恃才傲物、人际紧张,也容易遭排挤,影响晋升;还有的人只会干不会表达,那干的再好无人知晓,埋头苦干、不懂沟通也是白搭。
干的好会不会被提拔,就看自己处境是否具备以上的要素,如果不具备也不是完全没有提拔机会,只是相对机会较少。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背景只有背影,那么我们更应该努力去抓住那微乎其微的机会,不是吗?毕竟普通人是躺也躺不平,虽然有人说在体制内如果你不想当领导,那所有人都不是你领导,可是又有几个人是真正什么都不在乎能完全躺平的呢,毕竟这份稳定的工作是我们大多数人安身立命之本,那就趁年轻要么改变所处情境,要么征途漫漫唯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