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基地
第一时间发现全球最新鲜有趣的奇趣酷玩、智能硬件、潮流数码、前沿科技、极客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V3满血版在国产沐曦GPU ...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萨姆·奥特曼:OpenAI在开源问题上一直处 ... ·  4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的处境极其危险 ·  5 天前  
码农翻身  ·  强烈建议尽快搞个软考证!(2025重大红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基地

50000000度的高温如何控制?人造太阳即将诞生!

极客基地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8-04-26 20:59

正文

地球自诞生以来,如果没有太阳这颗燃烧了50亿年之久的恒星,地球上不会有繁荣的生机。

 


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汽车厂家都纷纷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能源终究会枯竭!什么才能根源解决呢?


可控核聚变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核反应吧!


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获得核能。其一是由核裂变获得能量,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合能。其二是由核聚变获得能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合能。其三是由核衰变获得能量,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



不论是通过核裂变获得能量的原子弹,还是通过核聚变获得比原子弹厉害得多的氢弹。


这都算不上对人类多光彩的事情,这种不可控的核反应无异于是一场灾难。可控才是真本事!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其实解决方案可以在太阳身上寻找!


太阳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而且核聚变不会产生核裂变所出现的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不产生核废料,当然也不产生温室气体,基本不污染环境。


但是想要对核聚变进行可控制化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初的核聚变研究都是作为各国的最高机密,由各国各自进行。但是其研究难度和投入的人力物力是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承担的。


最终由美俄两国发起,中、日、韩、印、欧盟七方共同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与2006年成立,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人造太阳计划 

 


太阳的反应机制是由于两个氢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集中到太阳核心超高温和超高压的环境下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进行聚变生成氦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如果我们要合理利用这种能量,就必须找到一种可以包裹和支持反应的容器,这就是人造太阳的核心“托卡马克装置”其必须要承担的起50000000度的反应温度。


 

人造太阳并不是利用两个氢原子的同位素氘(重氢)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下聚合成氦,目前的技术下难控,搞不好就是一次核爆炸!

 


 还好,科学家发现氢的同位素氘(重氢)和氚(超重氢)也可以发生核聚变产生能量,烈度要小很多,它的反应速度仅仅是氘(重氢)、氘(重氢)反应的1%,而点火温度低得多,很适合人类现有条件下的利用。



问题来了


氘(重氢)可以从海水里通过精馏得到重水通过电解得到。


但是氚(超重氢)半衰期只有12或26年,所以在地球诞生之初的氚早已衰变地无影无踪了。自然界中是不存在氚(超重氢)的。

 


科学家早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锂的两种同位素,锂-6和锂-7,在被中子轰击之后,就会裂变生成氦核和氚(超重氢)!

 

事实上,在聚变反应堆内部的氚和氘反应后,除了形成一个氦原子核之外,还有一个多余的中子,并且能量很高。


 重点重点重点


这一个高能中子正好可以用来轰击锂的两种同位素,锂-6和锂-7,从而使锂原子裂变产生新的氚(超重氢),而这个新产生的氚(超重氢)又继续可以参加氘、氚反应,并且将反应继续维持下去。我们在人造太阳的计划中只需要提供氘原子核和锂就可以维持反应。


 


原料和理论都已经准备好了,现阶段人造太阳的瓶颈就在于前面提到的“托卡马克装置”那个可以容纳反应,收集并且利用能量的“罐子”。


要知道,核聚变的温度和能量是一般容器根本无法承担的,那这个“托卡马克装置”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