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工业导航为制造业强国、工业4.0服务。物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机器人、精益生产、质量管理、数据安全、运筹学、成本效率、标准化、IE工程师之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日本最强制造业,富士山脚下的黄色巨人发那科

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 公众号  ·  · 2020-03-20 14:15

正文


东京新宿高速巴士总站里,往富士山河口湖的巴士一到站,乘客鱼贯上车,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几乎半数是欧美、中国等国外游客,他们专程为了开放一般人上山的7、8月间,到富士山朝圣。

这次《财讯》记者也朝富士山前进,不过目的地不是富士山,而是山脚下的黄色机器人王国──日本发那科公司。


进入发那科总公司采访会长,绝对是跑工具机线记者的梦想,即使日本记者也不例外;因为这家公司可说是异常低调,虽是一致公认的绩优股、模范生,但也被形容为“谜样的公司”、“蒙上一层面纱的企业”、实施“秘密主义”等,早年还以拒绝受访著称,能取得的公开数据有限,更难直接与经营层对话。

谜样的公司,员工名片没有电子邮箱

到底有多神秘?发那科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即使是公关部门,名片也没有电子邮件地址;虽然觉得不方便,但马上能够理解,公司为保护技术所做的各种努力,可说是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

一直到近几年,会长稻叶善治开始出现在公开场合,才让外界通过一点一滴的极少数机会,一窥这家神秘公司的真实面貌。

为什么发那科如此让外界急切地想深入了解?从产品面来看,其计算机数值控制器(CNC)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五成;工业用机器人是全球四强之一,占有率约二成;拜iPhone等产品之赐,加工智能手机金属外壳的高速钻孔机(Robodrill)市场占有率高达八成。“一旦发那科停工,全球主要的制造业都会受影响”,曾有媒体如此形容这家公司的重要性。

从财务面来看,实施无负债经营,手头现金超过6,000亿日圆(根据日本Riskmonster公司统计,2018年度现金金额为6,071亿日圆,排名日本第五)。此外,营业利润率多次超过四成。从员工最在意的薪资面来看,2018年平均年薪1,347万日圆,在上市公司排名第21。8月16日总市值3.7万亿日圆,在东京证交所第一类股排名31名。“称发那科是最会赚钱的日本制造业,一点都不为过”,业内人士形容。


发那科枥木县壬生工厂占地21万平米,是最先进的工厂。(Source:发那科)
看起来根本打遍天下无对手,但企业经营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最近发那科的业绩表现,遇上了逆风。

2020年3月底为止的2019年度,发那科集团净利估计将比前一年度锐减61%为603亿日圆,营业利润大减56%为713亿日圆,营业额则减少18%为5,242亿日圆;且营业利润率将降到13.6%,虽然仍高于全产业平均的3.7%,却是自1993年26年来首次跌破20%。

发那科业绩下滑,关键就在美中贸易战!根据日本工具机工业会统计,2018年工具机订单金额连续两年创新高,但预估2019年金额将比前一年减少约12%为1.6万亿日圆,主因是美中贸易摩擦使对中国的出口减少。

就在这个转折的关键,发那科的下一步,可谓至关重要。为此,《财讯》向发那科提出采访申请,8月初来到山梨县忍野村,进入占地53万平米的发那科总部,采访第二代会长稻叶善治,独家披露他对美中贸易战的看法。
不能没有它》一旦停工,全球制造业都受影响


《财讯》记者还进入生产工厂,直击发那科最自豪的技术之一──用机器人如何制造机器人,见证这全球机器人霸主,如何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的幕后推手。

“我们一点不神秘啊!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样说”,身着标准黄色外套的稻叶善治似乎有点无奈又无辜地微笑着说。多数日本媒体都同意,发那科的改变,关键是从2013年开始,或许更精准地说,是从稻叶善治开始。

不过,发那科一切的起点,要回溯到创办人稻叶清右卫门的旷世发明。
195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的稻叶清右卫门,开发出数值控制和服务设备,让以前依赖人工的机械加工,可以靠数值数据操作。1972年从富士通公司将NC部门独立出来,资本额20亿日圆,取名发那科(FANUC),意思是富士自动数字控制(Fuji Automatic NUmerical Control),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以自动化为发展目标。

1974年,发那科开发出自家工厂用的机器人,1977年开始对外销售,198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成立合资公司,1986年与美国通用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汽车等企业,在海外打响知名度。

稻叶清右卫门带领公司以强大的研发力著称,1979年度单一公司营业额为500亿日圆,到他卸下公司各项职务的2012年度,集团营业额增长为4,983亿日圆。

2013年名誉会长稻叶清右卫门彻底离开经营第一线,稻叶善治将公司改采集团领导的体制,分成现有的3大业务部门。当时稻叶善治接受《东洋经济周刊》采访时指出,发那科变成大组织后,部门间的联系或指示的体系变得冗长,这样会无法跟上急剧变化的市场,因此分成3个业务部,只是回到原点,也就是富士通时代的做法,让各业务本部负责,快速决策。

这3个业务部分别是:

印度总理莫迪(右1)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2)的陪同下参观发那科。(Source:Narendra Modi)


名门之后—五粮液十五酱!

(点击进入)


运营遇逆风》贸易战冲击,营业利润率跌破二成

慢慢地,稻叶善治也开始和股东交流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2015年3月发那科第一次设立和股东对话的部门;同年,还决定股息发布率比先前倍增为60%,原因是手头资金已经存到1万亿日圆,因此要反馈给股东。

更重要的是,2016年稻叶善治提拔副社长山口贤治为社长,当年他才47岁,对一家快50年的老公司来说,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出去,稻叶善治却毫不手软,开始推动年轻化。

东京大学研究所毕业的山口精通机器人技术,38岁就当上总公司工厂的厂长,39岁当上专务董事,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也是13年来第一次出现非稻叶家族的社长,今年4月还接下首席执行官的重责大任,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甚至,发那科更主动打破过去给人封闭的印象,现在也开始和其他公司携手合作,采取开放的态势,例如2016年和美国思科等4家公司联合打造IoT平台FIELD(FANUC Intelligent Edge Link & Drive,发那科智能边缘连接和驱动)系统,2017年开始推动,通过传感器,可以立即掌握工厂内机器人或工具机的工作状况,在发生故障前就预先知道;最特别的是,即使厂内设备有新有旧、品牌也不尽相同,仍能通过这个平台,提高整体的效率。

光靠发那科自己的成效有限,通过和多家厂商结盟,并对外部企业开放,让相关企业容易设计应用程序,也才能提高用户的方便性,这样的策略的确奏效,如今伙伴企业已超过500家。

一手推动发那科改革的稻叶善治,外界想象应该是霸气十足,但当《财讯》记者问到美中贸易战导致发那科获利减少时,在会议室接受专访的稻叶善治,语气平和而诚恳、不疾不徐地回答,“公司对短期业绩的波动不以为意,也从来不公布中期或长期计划,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永续经营。”一点也感受不到焦虑或急迫感。

稻叶善治之前就公开表示,即使现在接单和营业额状况严峻,发那科仍持续每年约1,000亿日圆规模的设备投资,就是为长远的未来做打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