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已经做了10年汽车工人的陈争鸣遇到了这辈子记忆最深刻也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他被选入组装桑塔纳汽车的7人小组。
5年前,中国开始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向全球知名汽车企业伸出橄榄枝,希望开办中外合资的汽车工厂。
然而,面对一个陌生的国度,包括克莱斯勒、通用和福特在内的大多数汽车公司,都谨慎的选择了观望态度。桑塔纳的组装,成为德国大众公司对“中国制造”的一次试探。
在与德国专家的合作上,陈争鸣回忆起一件令他记忆犹新的事。“当时厂房条件也不是很好,从厂房上面掉下来一块水泥板,正好砸在这辆车的车顶上,车顶被砸坏了。我们请了一个公司里最好的钣金工的老师傅,把这个车的车顶给修复了,结果德国人说个车是框架结构的,表面上看仅仅是车顶变形,其实车的整个框架都受到了牵连,最后还是把这辆车给报废了。”德国人对汽车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另当时的中国人难以理解。“当时心里很抵触,不知道为什么德国人要这样。”陈争鸣说。
1984年10月,中德合资建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协议正式签署。半年后,第一批国产化桑塔纳轿车下线组装,没想到的是,桑塔纳零件的国产化问题却成为众矢之的。
当时,一台桑塔纳轿车的零部件有1万多个,按照合同,国产零部件必须送到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总部,按照德国标准进行技术认证,否则就必须从德国大众进口。当时,中国只有3种零部件符合德国标准,分别是轮胎、收音机和天线。面对技术标准和认证水平的落后,上海大众方面无可奈何,只能选择进口德国的零部件。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能支撑第一批桑塔纳零部件的进口,国产化势在必行。
然而,当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时,很多企业却根本难以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更别说树立品牌了。对此,《亚洲华尔街日报》曾这样写到:“很多农民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商业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一家工厂,不知道如何做财务报表,不知道怎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当时,桑塔纳是严格按照德国标准进行生产,相比之下,夏利在三、五年之内,国产化率就达到了80%以上。当时有一个词叫“瓜菜代”,用在汽车领域就是指注重国产化率,注重降低成本,虽然质量不高先对付着用。在当时看来,夏利的这种做法更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而桑塔纳的做法则被指责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坚持外国的标准,国产化就几乎寸步难行。但降低标准,就等于降低质量,砸了自己的招牌。事实上,上海大众面临的窘境,也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企业在质量与品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难题。
1986年6月,面对种种“吹风”和“告状”,来到上海大众考察的国家经贸委领导作出了决定:“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标准,桑塔纳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调查桑塔纳轮胎爆裂事件时总结强调,必须坚持质量,100%的按照德国的标准做,不要“瓜菜代”。
1995年,陈争鸣开上了崭新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此时的桑塔纳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与渐渐在马路上消失的夏利不同,国产桑塔纳凭借高标准的生产工艺,积累起了持久的质量信誉,树立了良好品牌,并成功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的腾飞。
事实上,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说,苹果、波音让我们认识了美国品牌;西门子、奔驰让我们熟悉了德国品牌;索尼、佳能让我们了解了日本品牌;那么,海尔、华为等一批中国企业,正在让世界对中国品牌刮目相看。
想要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并不容易,最直接的难题就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制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技术法规时,应该使用ISO等国际组织认定的国际标准。”因此,如何让自己的技术、标准符合国际的技术、标准,甚至主导国际的技术、标准,成为所有企业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标准之争,已经被点燃;标准,成为国际竞争的试金石。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是国际贸易当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做品牌,最重要的是要做标准。
目前,90%以上的国际标准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制定的,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1%。中国的标准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习大大提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标准与质量,陪伴中国在品牌发展之路上前行!
中国品牌日,不仅仅只有这一天。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 | 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标准化” | 「中国标准化」旗下刊物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海外版 《标准科学》 《标准生活》 《产品安全与召回》 |
|
关注「中国标准化 」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标准化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