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了申请国自然时正确的顺序是先考虑代码和关键词,然后再写本子。作者以肿瘤研究为例,详细说明了不同研究方向下选择正确代码的重要性以及关键词选择对基金申请的影响。
在申请国自然时,代码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研究方向需要选择不同的代码,以确保申请书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的选择决定了函评专家的选择,进而影响申请书的评审结果。申请人需要认真思考并选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关键词。
不同代码下的申请书写法不同,申请人需要根据所报代码的要求来撰写申请书。同时,申请书要突出亮点,确保专家能够关注到申请书的重点。
很多新申请人写国自然的顺序是“
先确定科学假说,最后再选代码和填关键词
”,特别是最后提交的时候比较赶,
所以选代码和填关键词反倒不重视
。其实正确的顺序是“
先考虑代码和关键词,然后再写本子
”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具体原因。
大家都知道,
做肿瘤研究,医学部只有五个方向是可以不报肿瘤口(
H18
)下代码的
:
基金委官网: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518/
医学科学部单独设立肿瘤学学科,除
血液系统肿瘤、肿瘤流行病学、肿瘤药理学、肿瘤影像医学、中医药肿瘤学
外,各类肿瘤相关的医学科学问题请选择肿瘤学
(H18)
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血液系统肿瘤研究请选择血液系统
(H08)
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肿瘤流行病学列入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H3010)
,肿瘤药理学列入抗肿瘤药物药理
(H3505)
,肿瘤的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可选择影像医学
/
核医学
(H27)
与生物医学工程
/
再生医学
(H28)
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肿瘤的中医药学研究请选择中医学
(H31)
、中药学
(H32)
和中西医结合
(H33)
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很多申请人考虑到肿瘤口的竞争太激烈,所以不想报
H18
肿瘤口下的代码,但是前期文章基础又是肿瘤方向的,所以这
5
个代码就是大家可以选择的
;其中最常见选的代码是
肿瘤药理学和中医药肿瘤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两个代码下肿瘤本子的写法各有什么特点和注意事项呢?
很多申请人搞不懂其中的区别,比如
肿瘤药理学代码下的重点是在肿瘤、靶点、药物成分、还是靶点与药物成分的作用上?
对文章来说似乎都可以,
只要讲清楚“药物
-
靶点
-
作用机制
-
肿瘤”的关系并且有创新性就可以了
,但是国自然项目则不同,
既然你报药理学这个方向,那重点在哪里不是很清楚吗?
所以很多报这个代码下的申请人侧重点完全放错地方了:
比如重点讲肿瘤部分的机制,比如肿瘤免疫、肿瘤微环境、科研热点等等,但是对“药物
-
靶点”部分过于忽视,所以导致本子被毙掉。
另外一个方向是“
中医药肿瘤
”
,这个大家遇到的问题更多:
很多申请人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复方
+
肿瘤作用机制”就行的层面
,
完全或者没有体现复方或者成分、以及疾病的中医药理论,并且基于疾病的中医理论和中药性味归经等特点进行阐述,因此本子被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上面我们以肿瘤口为例子说明选择代码的重要性,
实际上很多非肿瘤口选代码的时候也是这样,特别是要报其它口代码的时候,比如报老年病、康复口等等,每个代码下的写法其实都不同
。
因此,如果这些代码下申请书的“侧重点”都不清楚,成稿后本子大概率要返修,甚至直接被毙。
再说一下“
关键词
”的重要性,这也是很多申请人忽视的一个地方。我们要明白的是
“关键词”决定了函评专家的选择
,而且上次我们还提到关于“
科学问题属性
”选择(
国自然经验|让“基金中标概率大幅提升”的4个“核心策略”,看看能get到多少吧!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
申请书想让什么专业背景的评审专家看到
”,以及“
我想让专家从哪个方面评价我的申请书
”。说实话,这两个“权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知道评审专家的意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看同一份申请书,评审意见有时会“天差地别”。因此申请人在选择“关键词”和“科学问题属性”的时候,要反过来思考。
专家评项目,一个是看人,一个是看本子;这两点都考虑到了吗?如果只看本子,
申请书中的“亮点”是专家能
get
到的吗?
如果申请人认为的“亮点”与专家认为的不同,甚至专家根本不
Care
,
而专家看重的地方申请人又没有重点体现,就会出现申请人与专家关注点错位的情况
,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申请人前期文章很好(青年项目两篇
10+
子刊文章),本子就是拿不到的原因(之一)。
End
如果大家有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上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