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真的全凭自律了。”
“像我这种不自律的高考生,已经迷茫了。”
疫情期间的学生就像脱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学习效率根本不存在。
离开了学校、老师的监督,学生在家上网课全凭自律
,每天到点了才进直播间,半睡半醒地听老师讲课。
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办法说。
孩子,当你躺在床上昼夜不分的时候,你知道别人已经把你甩在背后了吗?
时间不会等你
今天,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
78
天
,早在2月16号,
网上
就在热议衡水一中高三生的备考日常了。
他们的作息保持得跟在学校一样,每天
5点40分
起床早读、上网课、做8套题。
接受采访的学生说:“明年是新高考,没有退路,但也不希望高考延期。”
当你还在沉睡时,他们开始一天的学习;
当你抱怨网课无法集中时,他们在认真听课;
当你给钉钉打一星泄愤时,他们在一遍遍地刷题。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本、专科之分的原因,不是歧视,只是因为有所付出,就能有所收获。
英格兰作家赫胥黎说: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待人是同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你能保证玩手机的时间是有价值的吗?
正如衡水中学的学生说,你不刷题,别人就在刷题,你慢了一分钟,就落后别人1个小时。
不是夸大其词,历史证明,时间是属于奋进者的!
最近我收到一些学生的留言,说在家很难集中,根本不想看书,把课本打开,没看两页就想睡觉或者去玩手机了。
有个解决方法:
你可以先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去设定时间,做好时间的管理。
比如用1个小时来看书和刷题,计算出自己专注的时间,以5分钟为一个单位,不断增加,慢慢地就能让自己开始有条理地去复习了。
管理好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
最重要的就是把手机锁起来,不到学习结束的时间,绝对不拿手机!
对手不会等你
当下,疫情下的高三如何备考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上月
28日,央视新闻连线了
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
。
郗校长非常自信地说:“说到自律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学校还是有优势的。”
并表示对衡水中学的学生很有信心。
一个每届高三学生近6000人的教育大校, 校长为何会如此自信和从容?
是因为衡中学生身上都有这
“非常8+1”
的特质:
“8”是指8个力,即激情力、梦想力、专注力、吃苦力、抗压力等等,其中有一个力就是
自律力
;
“+1”就是加一个好习惯。
一场疫情,把许多学校的教学摁下了暂停键,而衡水中学,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很多人都预测,在疫情过后,学生们的成绩将会出现两极分化
,
好者愈好,差者愈差,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这种两极分化,可能出现在班级内部,也可能出现在学校之间。
班级内部的分化是由学生的自律程度不同决定的,学校之间的分化是由各校的管理力度不同决定的。
正如之前看到的一条新闻,一名被
确诊新冠肺炎的高三女孩
,在方舱医院里还在争分夺秒地学习。
即便在嘈杂的环境中,这名女孩依旧保持着紧张的学习状态,她说自己的梦想是考上华中师范大学,还表示
“将为梦想而战,不会放弃!
”
疫情不会阻挡奋进人的脚步,却能使懒惰者停留在原地。
通往梦想的道路很窄,抢占先机很重要。
当你回过神来,别人早已遥遥领先
,你所偷懒流逝掉的时间,以后得花两三倍的努力才能追赶上别人。
高考的号角声已响起,别人早已背起行囊上路,你还能睡得安稳?
机会不会等你
古人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明天就上考场,你,准备好了吗?
对于学生来说,每次考试就是一次机会,它可以检测出平时学习的漏洞,为你抓准努力的方向。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像衡水中学早就有
“平时自习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高考考试平时化”
的策略,所以次次考试次次顺,越考越顺。
而其他学校的学生呢?他们有这种习惯吗?
当机会摊在你面前,你却够不着、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
我曾接触过一名学生,她成绩中等偏上,上课也认真,深得各科老师的喜爱。
有一次,学校组建学生团参加省里的数学竞赛,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建议她申请。
她十分犹豫,说:“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不算最好,参加比赛可能有些困难……”
我劝她:“这是个开拓眼界的机会,说不定参加后会对数学有新认识。”
她摇了摇头,我也没再往下说了。
后来,其他学生参赛回来,都非常兴奋,争先在班里分享新学到的知识,那名学生的目光里满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