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威廉小猪
编辑 | 张晟瑞
适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连续发布了四支镜头新品。其中135mm F1.8 DG HSM Art是非常受关注的长焦产品。
数年前索尼发布了一支著名的蔡司135mm F1.8 ZA,适马是第二支同规格的自动定焦镜头。虽然尼康、佳能包括蔡司也有135mm的产品,但它们的光圈都不及适马,而且发布时间更早。
从体积上看,适马135/1.8的三围是91.4mm x 114.9mm,重量为1130克。在体积上与索尼135mm F1.8 ZA基本一致。但口径是82mm,通光量更好。真的很小巧,必须点个赞!
这支镜头的发布也算是弥补了135mm F1.8 ZA不能适配别的机身卡口的遗憾,让垂涎它的人真正圆梦。适马官方甚至称它是
目前最好的Art系列镜头。
在这支镜头发布之前,唯一驰骋疆场的同规格自动对焦头只有索尼的135mm F1.8 ZA了。下面是它们的详细参数对比:
本次测评我们直接将适马135mm F1.8 Art与索尼135mm F1.8 ZA直接进行对比,看看谁更胜一筹。
为保证公平,我们使用相同的索尼A7R II平台,使用转接环进行转接,并关闭所有镜头校正选项,使用RAW格式,后期Lightroom输出JPG对比。
锐度测试
________
不用多说,锐度测试是衡量镜头成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135mm焦距更强调中近距离摄影,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了地图并对中心和边缘进行放大。
测试原图:
中心部分:
(图片左为索尼135mm F1.8 ZA,右为适马135mm F1.8 Art)
f/1.8
f/2.8
f/4
f/5.6
f/11
f/16
首先,来看看中心锐度部分,在最大光圈F1.8下,适马镜头的锐度非常高,不愧是目前最好的Art头,摄影师可以完全放心的一直使用F1.8进行拍摄。在测试图看到,F1.8已经展示出了惊人的细节分辨率。在中心锐度上从F1.8-F11,这支镜头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即使在最小光圈下,锐度也没有太大的下降。
而索尼的135mm F1.8 ZA表现也算不错,F1.8的锐度属于可用范畴,不过与适马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光圈F1.8-F2.8内,都不如适马的锐度高。当光圈缩小到F4后,才开始缩小和适马的差距,在F5.6-F16光圈内,几乎和适马表现相同。
边缘部分:
(图片左为索尼135mm F1.8 ZA,右为适马135mm F1.8 Art)
f/1.8
f/2.8
f/4
f/5.6
f/11
f/16
再来看看边缘表现,客观的说两支的边缘在F1.8下都不算清晰,相对来说适马更好一些,索尼镜头的边缘是比较差的。适马135mm镜头光圈缩小到F2.8后边缘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和中心锐度没有差距了,而索尼镜头依然表现不佳。当光圈缩小到F8后,索尼的边缘才逐渐追了上来,笔者认为135mm F1.8 ZA边缘在F8-F11之间最好。而适马从F2.8开始直到F16,边缘都非常锐利。这个结果让笔者想起来之前测过的85mm F1.4 Art,它们的边缘都非常强悍。
总的来说,适马135mm F1.8 Art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最大光圈的中心锐度。很显然这类镜头就是玩大光圈的,它的表现绝对可以满足任何大光圈党的要求。 索尼135mm F1.8 ZA尽管小光圈成像也很强,但F1.8下还是输给了适马。当然考虑到发布年代差距较大,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眩光测试
________
抗眩光主要考验的是镜头的镀膜。这支镜头依然采用适马自己研发的超级多层镀膜技术。而官方给出的说法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的发生。要知道眩光的出现更多的是大光比的逆光环境里,而这样的环境拍摄如果镀膜性能差的话,一方面会出现讨厌的光斑,一方面会降低画面锐度影响画质。我们这次测试只考虑F1.8大光圈下的眩光表现,因为这档光圈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过小光圈参考意义不大。
左为索尼135mm F1.8 ZA,右为适马135mm F1.8 Art
可以发现,两支镜头在最大光圈下都出现了可见的光斑。但仔细观察的话,索尼镜头的光斑更大一点,适马相对轻微。
暗角测试
________
暗角又被称为失光,简单的说就是由于镜头的通光量不够和镜头边角的入射光线与镜头光轴有较大的夹角。而通光量直接与镜头的孔径有关。(图片左为索尼135mm F1.8 ZA,右为适马135mm F1.8 Art)
f/1.8
f/2.0
f/2.8
虽然两支镜头的口径有一定差距,但从实际的测试来看暗角基本保持了一致的水平。在F1.8下暗角都比较重,只有缩小到F2.8后才有较大的改善。暗角上两支头不分伯仲。
畸变测试
________
畸变其实就是镜头失真,当拍摄一些线条物体时最为明显,如果变形大的镜头会把直线拍的变形。畸变分为桶形和枕形两种,相对来说广角镜头更容易产生难以校正的变形,而中长焦镜头控制起来就容易的多。从镜头结构图上就可以发现,135mm F1.8 Art并没有内置非球面镜片。
索尼135mm F1.8畸变
适马135mm F1.8畸变
如此长的焦距,镜头发生变形的可能是非常低的。它们的畸变控制都非常不错,这也是我们早就预料到的。
口径蚀测试
________
口径蚀一种影响到背景虚化的现象,位于画面最中心的部分,由于光线可以直接垂直入射到镜头内,因此镜头在全开光圈时可以完全得到一个圆形的点光源。而在画面边缘由于光线与光圈叶片存在一定的角度,这样入射光就会被遮挡,造成画面中不能形成圆形的虚化效果。往往光圈开的越大,口径蚀现象就越明显。(图片左为索尼135mm F1.8 ZA,右为适马135mm F1.8 Art)
不得不说,适马135mm F1.8的口径蚀要相对严重一些,画面边缘圆形被裁切。而画面中心的圆形也出现了缺角的情况。而索尼镜头则相对好一点,中心部分的光斑更圆。从实拍效果来看,适马的虚化效果其实还是很柔和自然的,二线性也不明显。
镜头主要技术特点
________
1、对焦速度快
从适马的500mm F4 S镜头开始,就开始使用了新型的对焦马达。这种大型马达提高了驱动力,同时还进行了对焦算法改进。因此这支135mm F1.8 Art的对焦性能非常不错,在如此长的焦距下,对焦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135mm F1.8是专门用来拍人像的,其实则不然。135mm的焦距除了人像外也非常适合中近距离的运动摄影。
在实际的测试中,笔者认为它的对焦速度很快,在EOS 7D2和5Ds上比较坚决,没有出现拉风箱的情况。测试期间恰逢北京国际漂移锦标赛,笔者拿着它很好的完成了拍摄工作。作为新闻和体育而言,这支镜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与85mm镜头的视角选择
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人像摄影师比较纠结的。85mm被大家亲切的称为“人像王”,视角比135mm更广一些。与135mm镜头相比,85mm头更加灵活可远可近。但135mm的优势在于背景虚化,在同样的拍摄距离上,通过下面的样图可以看到,人像的背景虚化更好。135mm更适合进行局部特写,其空间压缩感更好。如果搭配APS-C机身,那更不得了,甚至可以当个小200mm F1.8来使用!因此这两支镜头并不冲突,各有特点。
虽然它上面还有180mm甚至 200mm这样的土豪朋友,但135mm的性价比更高。算是迈向超长焦距之路上的最好试金石,你这个它玩转了,什么空气切割,什么特写构图啥的都不叫事。
(左为85mm视角,右为135mm视角)
实拍样片
________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样片)
评测总结
________
135mm F1.8 Art这支镜头打着最好的Art镜头的光环,笔者认为它是配的上这个头衔的。从MTF曲线来看,它的成像非常强悍,特别是中心锐度。在于索尼经典的135mm F1.8 ZA对比中,也能明显的感受到适马镜头画质上的优势。同时这支镜头的对焦也很好,比85mm更快,甚至可以当一支运动高速头来用。
目前它已经在国内上市销售,
价格为8888元
。笔者认为这样的价格加之不错的性能,让它成为高速长焦头里很好的选择,笔者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详细评测请点
阅读原文
。
________
用徕卡的都是些什么人?
(点上图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