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属自媒体,旨在通过传播教育常识、更新教育理念、发起教育讨论、发现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大众一起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9 小时前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9 小时前  
光明日报  ·  中国好手艺:铁艺灯笼 ·  11 小时前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旧牛仔裤零碎布头旧衣服都剪成了拼图,这么多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思想网

良知永远胜于专业

教育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24-09-14 12:00

正文






和几个教育朋友在一起闲聊,说到教育人的专业与良知。有的说专业重要,有的说良知重要。

于是我想到美国的大陪审团制度。

美国的大陪审团制度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而巍然屹立不倒,其中的一个奥秘,就是陪审员不能是专业人员,尤其不能是法律专业人员,也就是学法律专业、懂法律的不能做陪审员。

大陪审团的运作,完全凭借一群不懂法律的社会公民的参与,通过合理怀疑,纠正机械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可能带来的弊端,来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断。

之所以不让学法律、懂法律的做陪审员,就是要排除专业干扰,防止法律僵化,充分回归人的良知,以人的本能、感性、道德、生活经验来评判。也就是说,在通过法律条文和程序审判之后,最终作出如何判决,包括判定罪犯是有罪,还是无罪,不是依据的法律条款,而是人的良知。

良知,也称为良心, 它是人与生俱来的善端,也就是先天的向善的秉性,包括“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良知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也是人本心最纯善、最真实的一面,能够照出对错和事物的本来面目。

孟子曾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它生在人的心中,不管怎样,也泯灭不了,即使再坏的人,也都有他的良知,哪怕他心生邪念,准备或正干着坏事,面对某个场景,也许会诱发内心的审视与反思,而唤醒自己的良知。

有一件真实的事,苏州有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俩口,以拣破烂为生。一天一小偷趁两位老人外出拾荒,撬门而入。然而眼前所见到的,竟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小偷不仅没下手偷,反而还把自己包里仅有的三百元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并找来纸笔,写了一句话:“你家里真是太穷呀,拿去买一把锁换上吧!”

你看,一个世人唾弃的小偷,面对这样的家境,顿生恻隐、怜悯之心,良知一下被复苏了。

教育是富有良知的事业,教育人端的是良心碗,吃的是良心饭,干的是良心活儿,良知,对教育人太重要了。 我经常说,干教育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良知。

教育人的良知是建立在教育信念之上,并形成最终的教育信仰。这种教育信仰,包括对道德人格的信仰,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对学生关爱的信仰。

诚然,教育的专业性很强,教育要讲专业,要注重教育的专业属性,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让富有专业知识,有扎实专业功底的人做教育,只有如此,教育才能在专业的路上行稳致远,我们的孩子也才能在专业的引领下,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但是,教育人仅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得讲良知。

二战后,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

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

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学识渊博的医生、训练有素的护士,其专业功底不可谓不深厚,然而他们却因为缺乏人性、泯天良知,他们的这些“专业功底”,竟成为戕害不辜,残害生灵的工具。

不可置否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教育人专业知识不可谓不扎实,却也因为良知的缺失,要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与敬畏,懈怠自己的职业,荒芜孩子的学业,贻误孩子的成长,要么加入应试大军,成为应试教育的同盟,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使教育乱象丛生,让教育在反教育,甚至反人性的路上越走越远,让孩子的身心遭到极大的伤害与摧残。

当然不排除还有极个别教育人,因为丧失良知,而干出一些违人性、悖伦理、丧天良的事。

与之相反,一个教育人即或在专业上有点欠缺,但只要有了良知,不管世态怎样炎凉,环境怎样恶劣,社会怎样浮躁,外界怎样喧嚣,现实怎样无奈,他会不忘初心,宁静淡泊,闲适从容,执着笃定,心无旁骛,坚守在自己的教育世界里,以一己之力,尽可能让自己的教育天地荡漾美好,充满纯粹。

也不管面对怎样的干扰,怎样的折腾,怎样的功利,怎样的纠结,怎样的彷徨,他不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他会听从良知的召唤,“把枪口抬高1厘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本着对孩子一生负责,坚持做真教育,做遵循规律的教育,做富有温度的教育,做对得起孩子的教育,做不负天地良心的教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