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催化路线合成2,3-苯并呋喃
在该工作中,通过浸渍法合成了不同负载量的SrO-FeO
x
/SiO
2
催化剂,图1显示了在 5% 左右转化率条件下,不同接触时间和不同SrO含量催化剂的产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SrO 含量与 2,3-苯并呋喃选择性之间存在火山状关系,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可获得最高的 2,3-苯并呋喃选择性(16%),苯乙烯选择性为78%,CO
x
选择性仅为4%。这一结果说明催化剂中锶和铁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图1. (a) 不同接触时间下产物选择性与乙苯转化率的关系图;(b) 不同SrO含量(0%、0.25%、1%、5%)的FeO
x
/SiO
2
催化剂在相似转化率下的产物选择性(来源:
Journal of Catalysis
)
图2所示的紫外漫反射光谱图表明Sr
2+
的加入导致催化剂上的FeO
x
物种进一步分散。H
2
-
TPR表明Sr
2+
和Fe
3+
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导致铁物种更难被还原。O
2
-
TPD表明Sr
2+
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数量,从而提高2,3-苯并呋喃的选择性。
图2. 催化剂表征 (a)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b) H
2
-TPR(c) CO
2
-TPD (d) O
2
-TPD结果(来源:
Journal of Catalysis
)
乙苯和氧气分压能够影响催化剂上乙苯反应速率、产物的选择性以及 2,3-苯并呋喃的生成速率(图3)。乙苯分压较高时乙苯反应速率显著增加。此外,在氧气分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乙苯分压对苯乙烯和 2,3-苯并呋喃的选择性没有明显影响。在 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2,3-苯并呋喃的生成速率明显提高。在保持恒定的乙苯分压和增加氧气分压的情况下,观察到乙苯反应速率略有增加。与乙苯分压相比,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对于 1FeO
x
/SiO
2
催化剂,氧分压增加对产物选择性没有显著影响。相反,氧分压升高后,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的 2,3-苯并呋喃选择性和生成速率明显增加。通常情况下,氧分压升高会导致与气相氧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吸附亲电氧物种(如 O
2-
、O
2
2-
或 O
-
)浓度升高。在 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氧分压升高后,2,3-苯并呋喃的选择性和生成率增加,这表明吸附氧物种可能是氧的来源。
图3. 乙苯分压和氧分压对 1FeO
x
/SiO
2
和 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a) (d)乙苯反应速率、(b) (e)主要产物选择性和 (c) (f) 2,3-苯并呋喃生成速率的影响(来源:
Journal of Catalysis
)
有人提出用晶格氧来解释乙苯在可还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包括负载 FeO
x
的催化剂)上的氧化脱氢反应。它们将经历还原(通过乙苯)和再氧化(通过 O
2
)循环。为了揭示晶格氧在乙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在 450°C 下对两种催化剂进行了乙苯或乙苯/氧气脉冲处理,并使用在线质谱(MS)检测了产物的信号。样品首先在相同温度下用20%O
2
/Ar处理1小时,然后用纯Ar吹扫1小时。如图4 a和b所示,在单独使用乙苯脉冲的条件下,10次后质谱检测不到2,3-苯并呋喃的信号。而将脉冲气体切换为乙苯/O
2
后(图 4 c 和 d),在第10次脉冲时,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出现了明显的2,3-苯并呋喃信号。这表明催化剂中的晶格氧并不是2,3-苯并呋喃中氧的来源,而是来自吸附的氧物种。这与氧分压实验得出的结论一致。
图4. 第十次乙苯脉冲峰在 (a) 1FeO
x
/SiO
2
和 (b) 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的峰值强度;第十次乙苯/O
2
脉冲峰在 (c) 1FeO
x
/SiO
2
和 (d) 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上的峰值强度(来源:
Journal of Catalysis
)
小结:
该工作发现了一种利用Sr
2+
改性的FeO
x
/SiO
2
催化剂将乙苯选择性氧化为 2,3-苯并呋喃的新途径。1SrO-1FeO
x
/SiO
2
催化剂对2,3-苯并呋喃的选择性高于FeO
x
/SiO
2
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Sr
2+
修饰减小了FeO
x
纳米颗粒的尺寸,降低了铁氧化物产生的酸性,抑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动力学研究表明,2,3-苯并呋喃和苯乙烯是在Sr
2+
改性催化剂上通过乙苯氧化和环氧化途径形成的主要产物。脉冲反应研究证实,吸附的氧物种是乙苯选择性氧化为2,3-苯并呋喃的原因。Sr
2+
改性催化剂晶格氧的反应活性较弱,这进一步提高了2,3-苯并呋喃的选择性。该项研究为相关呋喃环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