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场 库 的 第
2221
部 每 日 一 片
曾经风靡一时的“香港小姐竞选赛”已经举办到第47届了。
其实也不意外,进入21世纪后,港姐的竞选水准以及知名度直线下降。
只因港姐对观众来说,不止是影视剧里的美人,茶余饭后的八卦,更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都说,
“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维多利亚港,不是尖沙咀,也不是太平山顶,而是香港小姐。
”
只是近些年大家都会跳过当年的结果,直接回忆过去的盛世美颜。
感叹在那个没有修图软件、美妆的年代,拥有的自然美。
二战刚结束,百废待兴的城市需要一些活力,选美就这么应运而生。
在那个较为保守的年代,这群在台前身着泳装选美的女子,引来了不少争议。
选出来的美人大多相貌平平,人们也只是对泳装感兴趣。
首届港姐冠军 李兰
直到1973年,TVB接手,港姐的竞选才算走上正轨。
当年的冠军就有两位,分别是“香港东方选美会”选出的狄波拉和TVB选出的孙泳恩。
狄波拉大家都很熟悉了,谢霆锋的妈妈,香艳一时的明星。
孙泳恩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但在当时,她的夺冠可是象征着TVB对港姐的新定义。
“改朝换代”后,举办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出了极具时代感的宣传词:
香港小姐竞选,要选出一位
才貌双全
、能真正代表香港美丽与文化的少女,提升海外人士对香港的印象。
而1973年除了两位登顶的冠军外,还选出了一位美女——赵雅芝
尽管她只获得了第四,但日后在影视圈的发展却超过了前几位。
凭借《倚天屠龙记》《上海滩》等多部热门TVB剧大火,成为“无线四大花旦”之一,并连续10年被媒体评为“香港男士最佳梦中情人”。
两年后,也就是1975年,竞赛选出了港姐史上第一位混血冠军——张玛莉
鲜少人知道她的存在,但有一个身份,会让人瞬间提起兴趣:
她在比赛后嫁给了香港天文台的李忠琛博士,也就是李小龙的哥哥。
70年代的选美除了修改了比赛规则,更重要是,
开启了港姐“就业”的先河
。
而是
有机会选择嫁入豪、走入星途或是拥有自己的事业……
她是1977年的冠军,被称为“气质最高雅的港姐”。
决赛当晚,被嘉宾之一的霍震霆
(霍英东长子)
看中,相恋几月就走向婚姻的殿堂。她被现代人熟知的一个身份,是郭晶晶的婆婆。
邻家女孩摇身变成豪门阔太,朱玲玲的人生令无数年轻女孩艳羡。
许多适龄女孩从世界各地赶来,就为了能登上这个舞台。
钟楚红,1979年的港姐第四名,因为不具备穿高跟鞋的技能,止步前三。
不过,“最美艳的港姐”称号为她带来了橄榄枝,成为杜琪峰导演作品里的女主。
她在《纵横四海》里穿高跟鞋跟周润发舞动的场面,成为港片中的经典镜头。
也在后续11年的职业生涯里,带来了近60余部的作品。
她的扮演者翁美玲也曾参加港姐的竞选,因为个子太矮,名次不够靠前,不过还是获得了签约TVB的机会。
可惜深陷情伤,年纪轻轻,离开了我们。
1983年,一位长相秀气,五官小巧精致的女孩赢得了当年的亚军,她也是所有港姐里,演艺事业最成功的的一位——
从小就向往演戏的张曼玉跟记者说,
如果当年没有当选,她还是会坚持走演员这条路。
果然,获得过5届金像奖影后,4次金马奖影后,还是戛纳影后、柏林影后、奥斯卡评委,没让我们失望。
张曼玉的确在为电影而生,参加港姐比赛宛若她进入影视业的一块敲门砖。
近些年她因为唱歌走调备受关注,女神的回应也是足够可爱:
之后,被誉为“晶女郎”的邱淑贞,美得石破天惊的李嘉欣,皇后最佳人选蔡少芬,参加比赛后都成了人人追捧的对象。
别看李嘉欣拿出手的影视作品不多,但长得真的很美,恋爱手段也高明,成功上位豪门后,告别了演艺圈。
陈法蓉、袁咏仪、郭蔼明的出现,组成了
“高学历港姐”
梯队。
陈法蓉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靓靓袁咏仪则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郭蔼明更厉害了,在美国读研期间回国参加了个比赛。
91年香港小姐竞选决赛当晚,最高收视达到了44点,这个收视率至今无法超越。
郭蔼明与蔡少芬角逐冠军,一多半香港人守在电视机前观看。
业内很多人都说,港姐的美貌神坛是被莫可欣拉下来的。
回看93年的比赛现场,符合大众审美的郭可盈本是夺冠热门,结果却连三甲都没进。
引得观众疯狂吐槽,
称莫可欣是史上最“丑”港姐
,邵逸夫当时也不太满意,出席活动都不愿她在身侧。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是很绝对,1994年的港姐季军李绮红,就是V姐童年时候的女神。
不知道大家对她有没有印象,她就是《绝代双骄》里跟林志颖饰演的“小鱼儿”演对手戏的“小辣椒”。
1997年的季军佘诗曼,1999年的季军胡杏儿,都曾撑起了TVB自制剧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