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基于文献计量的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分析》
分享者:管伊朵
原文作者:潘炫辰,杨晓萍
发表来源:包装工程,2024,45(16):91-100.
1/
背景动机
:笔者为什么选择研究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
2/
研究方法
:笔者如何通过文献计量法来分析研究?
3/
热点趋势
:近年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如何?
4/
局限发展
:文中提到的局限性有哪些?未来研究应该如何发展?
1/
文章框架
引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特征分析-结论展望
2/ 研究目的
系统认识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全局特征,把握当前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并根据当前研究进展与热点探究未来前沿趋势。
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主题词包含“书法”和“设计”的相关文献,并排除书法作品展示、书讯书展等偏离研究主题的期刊文献,时间范围为1979年至2022年。
①
文献计量法
:
一项多方面的工作涵盖结构、动态、评价和预测科学计量学,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分析学术交流模式和评估研究成果
②
信息可视化
:本文通过 VOSviewer & CiteSpace绘制出知识图谱,使得复杂的文献数据分析变得更加可视化,便于直观理解研究成果
4/
研究方法
①
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在文献产出上总体呈
上升趋势
,在近10年具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② 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机构文献数量处于该领域前列;
③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书法在包装与
景观设计
的应用研究、书法在
字体设计
的应用研究、书法在
平面设计
的应用研究和书法在
标志设计
的应用研究四大研究主题;
④ 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在人工智能、VR、3D打印等
新技术
领域相互合作是
其未来发展方向;
⑤
与新技术的深层次融合欠缺
、
定量研究不多
、
理论深度不足
,以及缺乏跨学科技术与素养人才是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局限。
/文献分析/
2/ 研究机构及作者分析
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排序,结果显示,发文量前十位的单位都是高等院校,如湖南师范大学(34篇)、湖北工业大学(25篇)、江南大学(25篇)等。
-
从
地域分布
来看,湖南、湖北和江苏三地拥有七个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是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主体力量;
-
从
高校类型
上看,主要涉及的是综合类、工业类、林业类和工艺类等高等教育机构;
-
从
学科层次
看,设计学是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相关研究进展较多,具有引领作用。
作者分析
:作者是文献产出的基本单元,也是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直接贡献者。
经过统计排序分析,共有2373位学者参与了相关研究。发文量前三位的作者分别是纪铖(7篇)、刘阳(5篇)和陈原川(5篇),高产作者的单位均为高等院校,且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密切。
大多数作者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设计学领域,是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
3/ 文献来源分析
关键词一致性与清晰性处理
:为了确保关键词表述的一致性和同音异义词的清晰性,对关键词进行了筛选和合并同义关键词。
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
:通过VOSviewer软件,设置了关键词共现频次为5,最终得到了由143个关键词形成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研究热点四个聚类:
-
书法在
包装与
景观设计
的应用研究,包含现代包装设计、中国书法艺术、传统文化符号、文化传承、文创产品、产品包装、茶叶包装设计和书法景观等。
-
书法在
字体设计
的应用研究,包含书法字体设计、创意字体、汉字艺术、甲骨文、视觉元素、书法体和字体设计等。
-
书法在
平面设计
的应用研究,包含书法平面设计、水墨艺术、当代设计、文化内涵、传统装饰元素、民族特色和中国风等。
-
书法在
标志设计
的应用研究,包含现代标志设计、视觉语言、设计元素、汉字图形、艺术性和设计理念等。
研究发展三阶段
:
-
早期探索阶段(1990-2010年):字体设计和标志设计,“书法字体”“传统图形”等;
-
中期发展阶段(2011-2016年):平面设计和包装设计,“茶叶包装”“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广告设计”;
-
近期深化阶段(2017-2022年):海报设计、室内设计及文创产品创新应用,“电影海报” “创新应用”“书法景观”“文创产品”“地域文化”。
突现词分析
:研究方向由单一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并且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关系更加紧密
高影响力定义
:高被引论文指的是那些学术成果质量较高,在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献,这类文献不仅代表了研究时学科的发展方向、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视角。
研究视角分类
:书法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应用研究;基于书法的字体创新设计实践研究;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的应用研究;书法元素在海报、书籍设计的应用研究:
/研究结论/
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文献产出呈现上升趋势,近十年尤其显著。
研究方向
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并且逐渐深入与细化
,说明人们对书法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期待是广泛的。
学科交融
逐渐多元与细化
,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例如景观、服装、文创产品在高被引文献方面较为欠缺,影响力较小并且高度不够,可能源于研究进展时间短或者交叉融合难度高等因素的影响。
人工智能、VR、3D 打印等新技术交叉融合应是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领域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目前主要在设计学领域深化与细分,缺乏对其外延的拓展;或是更多地侧重于技术本身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深层次融合
。
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研究(文献研究法、图文结合法、案例分析法等)为主,而定量研究(眼动实验方法)较少。建议
增加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以补充目前以定性研究为主的现状,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
深化对书法核心内涵的开发
,加更多的创新性成果;
提升其理论高度
,构建更成熟的理论体系;增加针对景观设计、服装设计、文创产品的高质量高影响研究需要进一步提升。
其一,文献数据的选取来源于期刊,而未加入相关的硕博论文;其二,文献数据的采集与清洗主要由人工完成,主观性较强,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改进完善。
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
:本文指出当前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而定量研究较少,我考虑在自己的研究中加入定量分析(实验等),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构建与实践应用并重
:强调了理论深度的不足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性,提示在进行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时,不仅要注重理论层面的构建,还要关注实践应用,力求在设计实践中体现书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教育创新
:本文揭示书法与设计学交叉融合研究的发展趋势,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书法名家的字库、基于焦山碑林的虚拟现实技术等,表明未来与新技术(如人工智能、VR、3D打印等)相结合的可能,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同样为书法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设计之于书法的作用
:本文单方面从应用层,讲述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或者设计元素在设计上的作用,落脚点在”设计“上,未能提及设计反作用于书法在教育/技术学习层面的问题。个人在研究书法特别是技能学习的教育方面,需要参考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VOSViewer、CiteSpace),进一步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