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他曾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高材生,年薪可高达6位数的精英!如今却沦落到了农村一无所有……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5-07 11: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介绍他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他的简历:


初中毕业于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于著名的重庆南开中学。


在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中,得到绝对高分,托福考试中,又获得让人惊讶的满分成绩;


200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后获得耶鲁大学文科学士学位。


这样一个妥妥的学霸,毕业后毫无意外,一定是年薪丰厚,生活优越的精英。


可如今的他,却“沦落”到,只能生活在中国一个小小的农村里!


究竟,他是如何走到这地步的呢?、


他就是秦玥飞。


本文作者德国优才计划,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关于德国优才计划:欧洲最大自媒体,欧洲最美微刊,带您重拾历史,为中欧文化代言。LinkedIn经授权转载。





别人家的孩子


1985年,秦玥飞生于重庆,父母是蓝领工人,家境十分贫苦,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过期面包,穿的是亲戚送的旧衣服。



可他没有让父母失望,学习成绩优异,初中、高中,考上的都是国内一流名校。


高中毕业后,托福考试竟然获得满分成绩,考入闻名世界的美国耶鲁大学,还拿到一年46892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当时耶鲁大学仅录取了两名中国学生,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进入这个世界一流名校,就已经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


这里曾走出过5位美国总统、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6位亿万富翁、更获得过57个诺贝尔奖。


他选择的政治学跟经济学,是耶鲁最主流的两个专业,教他的老师个个来头不小:


卸任的墨西哥总统教全球化,


诺贝尔奖得主教金融市场,


里根的高级顾问教大战略、雄辩术。


他也不负众望,在大学里,依然保持着学霸的作风,英语、俄语、法语都无比流利。


26岁时,就以优异成绩,完成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大家都说:这就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进名企,签offer,投行精英,硅谷人才,只要他愿意,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投身乡村

人流中的逆行者


可在普通人挤破头,涌入北上广时,在同学成为金领,年薪高达6位数时,他却突然来了个急转弯,成为人流中的逆行者。


2011年,他从美国回国,正好碰上湖南省招大学生村官,待遇不高,一个月一千多元。


可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带着行李,便一头扎进偏僻的湖南贺家村。



村子贫穷落后,他的生活条件也极端艰苦。


住的是只有八九平米的小房间,一张行军床加上一张书桌,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这间屋子连天花板都没有,他只能用蛇皮袋子挡着,每次下雨,屋里常能汇成涓涓细流。



可贺家村的村民对他这个,喝洋墨水的外来者并不欢迎,各种传闻随着他的到来声嚣尘上。


有人说,“他家境富裕,来这里是为了体验生活。”


有人说,“他是为了仕途,3年期满就能当上官了。”


还有人说,“他是大领导家的孩子,改名换姓来镀镀金。”



喜欢早上洗澡,结果他早上出门打水洗澡的行为,也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


留过洋的人是嫌我们这里脏不咯?


早上洗澡,好浪费水啊!



从繁华的美国来到中国农村,这样的选择任谁都无法理解。


可在他自己看来,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其自然。


他打小就深刻体会到贫穷的滋味,父母艰难求生的身影更是搅动他的心。


他之所以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能力,让千千万万和他父母一样的人,过上像样的生活。



他说:


我并不是为了仕途,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在乡村。


面对村民们的误解,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融入进去,自己在这里的这几年,将毫无意义。


于是,他脱掉了帅气的西装,换上破旧、颜色单调的T恤,或者把花哨的衣服反着穿,天天在村里走来走去,只是为了村民们能记住他。



他也不再穿皮鞋和球鞋,而是踩着一双城里人难以接受的解放鞋,天天往村民家里跑,默默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一点点听懂方言,一点点了解习俗。



村民们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修家电,当零工,摘菜提水,耕地施肥。


路上遇到村民,他会主动招呼,握手,看到老人赶集买了东西,会帮忙提回家。



收到村民递来的烟,他就别在耳朵上,这是他对村民的尊重;看到小孩子路过,他就会把烟藏起来,这是他对孩子们的尊重。


座椅再脏他也会马上坐下,等车的时候,他非常自然地蹲在路边,刻意避免做让村民们产生距离的行为。



就连除夕他都坚持留在村里。


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信任并接纳他了,大事小事,都要找他帮忙。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归


他不仅仅想成为村民,他更想为村子做些什么。


在农村,水是农业的命脉。


他看到这里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专程跑了好几趟北京,请留学圈里的朋友帮忙,联系了几个企业和个人赞助,重新维修水利。


2013年,湖南遭遇大旱,水源贫瘠,土壤开裂,庄稼旱死,但贺家村的稻田却生机勃勃。


他新修的水利工程,保全了全村的命脉。



村里留守老人多,老无所依,生活也没有保障。


看到这种情况,他立马联系了耶鲁设计专业的同学,群策群力,设计了一座田园式敬老院。


敬老院不仅设施齐全,还有老人们最爱的菜圃鱼塘,老人们都高高兴兴地住了进来,再也不用担心要住进冷冰冰的敬老院了。



他还关注留守儿童,免费教他们功课,通过公益组织募集资金为学生买电脑,让他们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在贺家村任村官的三年时间里,没钱也没背景的他,用瘦20多斤,手臂就两根骨头粗细的代价,为村子引进了超过80万的资金。


而他自己的工资,全花在了来回奔波的路费上。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归。


原本的误解和冷漠,在真情的打动下彻底消散。


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耶鲁哥”。


他去学校,小孩子会拉着他受伤的手看很久,问他疼不疼;


走在路上,村民看到他冬天穿得单薄,专门送来军大衣;


饭点时,有人追上他往他手里塞两个熟鸡蛋;


他出远门时,村民们会送他一双鞋垫,左脚写着平安,右脚写着幸福。



几年深入农村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许多问题,比如,募集慈善资金只能改善村民生活,可这种影响是不可持续的。


比如,中国农村极其缺乏人才。


他想要为此做出一些改变。



2013年,在多方沟通和尝试后,他和海外同学联合发起,成立了名叫“黑土麦田”的公益项目。



他要用黑土麦田,号召更多像他一样的大学生,带着年轻的智慧走进乡村创业,把当地的生态农业做成产品,利用互联网思路营销出去,创造利润,帮助村民们过得更好。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很清醒地意识到,建设农村,靠得不能只是输血,还得要让农村有自我造血的功能。


2014年,第一个村官任期结束了,大家都以为他会借势高升。


没想到他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拒绝组织给的提拔机会,跑到更偏僻的白云村,续任没编制、没保险,月薪只有1000多的大学生村官。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


许许多多清华、人大、复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生,都受到他的影响,毅然加入到黑土麦田的队伍里。



为了让这群年轻人生活有保障,项目有资金扶持,他更加努力地四处找资源, 让政府、企业、机构,帮助这些年轻大学生,在农村大展拳脚,发挥自己的价值。



在黑土麦田的帮助下,原本毫无生气的村庄,一个个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最终惊艳了世界。


每个村庄

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每个村庄,都有自己古朴的魅力。


如今紫盖峰山脚下的白云村,村民们宣传山茶油和湘莲,为农产品开辟出一番市场。


景色秀美的江西宜春,土壤肥沃,生态平衡,他们种植的有机水稻在这里蓬勃生长。



淳朴浪漫的湘西花垣县里,有亟需保护的古苗寨,他们驻扎在这里,将手艺精湛的苗绣,送到了文青的案头。



苗绣、水稻、苞谷烧、山茶油,黑土麦田倾力打造,不仅为它们设计了精美的包装,还通过北京的实体店和网络渠道销售,将古朴的村庄,装点得洋气起来。



2016年,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评委写下的评语是: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可在这个理想稀缺的时代,他的做法仍然饱受争议,尤其在他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后。


曾经的大学同学都有车有房,走上人生巅峰,他仍是一穷二白,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有的只是梦想和热情。


一个政客曾嘲讽他:“你在美国,是不是被什么教会洗脑了?”


多么讽刺啊!


一个每天喊着“为人民服务”的政客,却不相信有人真的把它作为终身理想。



前不久,他走进央视热门节目《朗读者》,现场还带了一件特殊的礼物,湘西苗族村民用古法酿制的原浆烈酒:苞谷烧。


主持人董卿凑上去闻了闻,称赞道:“味道很醇香”,还幽默地来了句:


来自湘西的苞谷烧,喝一口精神百倍,永葆青春


始终不忘村民的他借助这个舞台,巧妙地为湘西贫困村做了个免费广告。



马上,他的第二个村官任期也要满了,整个湖南省已经不再招募新村官,也不再续聘老村官了,许多大公司都想高薪聘请他。


董卿问他是否有人生计划或者时间表时,他回答:


自己的未来,都是要和农村发生巨大关联的。


写在最后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为摆脱出身农村的泥泞,不惜牺牲尊严和底线。


而他却热爱浑然天成的泥泞,不惜付出青春和前程,成为了泥泞中勇敢的跋涉者。


他是生活的智者,抛却功名利禄,洗却繁华浮躁,温柔坚定,简单纯粹,目之所及处,是孩童欢快的身影和村民幸福的笑容。


投身一份伟大的理想,无愧一段美好的青春!


他不在体制内,却比体制内的人,更懂得信仰的力量,更懂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


这样的好青年才是真正的所谓精英!


你的梦想是什么?




本文作者德国优才计划,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关于德国优才计划:欧洲最大自媒体,欧洲最美微刊,带您重拾历史,为中欧文化代言。LinkedIn经授权转载。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时尚COSMO  ·  没有红色包红大衣,不谈衣锦还乡
8 年前
塔罗牌解忧馆  ·  女人不能说的秘密……男人勿入!
7 年前
资管云  ·  金融民工之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