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破100亿!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局部阵风11级!最低零下14℃!较强冷空气明 ... ·  昨天  
河南市场监管  ·  假日不放松 监管不打烊 ... ·  昨天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A股上市公司套保数量连续十年正增长,技术创新推动避险操作从繁入简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24-04-03 17:03

正文

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持续披露中。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311家,较2022年同比增加15.71%;A股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的总参与率达到25.18%,实现连续10年正增长。

市场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认识到套期保值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稳定,也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过当前许多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仍面临着对“期货”理解不足、专业人才缺乏、风险管理不当、信息不对称、操作失误和资金压力等困难。因而需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市场趋势,同时也可以与专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自身需求的套期保值工具和软件,提高操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上市公司触“期”有喜有忧

相关人士表示,相较于境外成熟经济体,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参与套期保值业务既有成就也有不足。

成就方面首先体现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以来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311家,较2022年同比增加15.71%;其中民营企业达926家,同比增长14.18%;国有企业达88家,同比增长41.94%。2023年A股上市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的总参与率达到25.18%,实现连续10年正增长。这表明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开始积极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其次,政府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例如:202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中“第四条”提到,“国家鼓励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国资委2020年8号文提到,“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引导中央企业合规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更好地服务中央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等。

最后是工具和策略多样化。上市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多种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策略,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无疑,上市企业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等多种风险。通过套期保值,企业可以锁定未来的商品价格、汇率等,从而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可以向市场传达稳健经营的信号,提升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有利于维护公司形象和进行市值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与境外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操作经验相对有限,有时难以充分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部分上市公司在风险评估、计量和控制方面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套期保值操作不当,无法有效对冲风险。而上市公司在套期保值业务的信息披露上不够透明,也影响了市场对套期保值效果的判断和监管的有效性。

最大的不足可能在于专业人才短缺。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可能会面临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套期保值业务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套期保值的操作需要精确和迅速,稍有不慎,可能无法完全对冲风险,甚至产生额外损失。
华泰期货积极拥抱AI技术 
套保操作由简智达

市场人士介绍,针对上述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人才培育,以及开发第三方工具和扩大应用信息技术等措施,更好地应对套期保值业务中的挑战,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对冲。

首先,企业应转变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单纯的避免风险转向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利用。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对套期保值的认识和接受度,并积累专业人才。内部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套期保值的操作流程、权限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套期保值活动的合规性。

其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市场趋势,提高套期保值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可以与专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适合自身需求的套期保值工具和软件,提高操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通过业务及技术创新让企业更加简单方便地参与套保业务,让较高发展阶段的企业能够把价格风险管理做得更科学、合规,让有意愿参与价格风险管理的企业能够更有信心入场,让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精细化程度不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企业,也能够享受价格风险管理带来的好处,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华泰期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