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紊乱预示着不良的癌症预后,然而昼夜节律紊乱如何在睡眠不足(SD)增强的肿瘤发生中被感知仍然不清楚。
2024年5月20日,中山大学刘强及Cui Bai共同通讯在
Cell Metabolism
在线发表题为“
Oncogenic fatty acid oxidation senses circadian disruption in sleep-deficiency-enhanced tumorigene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致癌脂肪酸氧化感知睡眠缺陷增强肿瘤发生的昼夜节律紊乱。
该研究表明,在SD增强的肺肿瘤发生过程中,脂肪酸氧化(FAO)作为一个昼夜节律传感器,从时钟中断传递到致癌代谢信号。无偏性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均显示,FAO感知到SD引起的昼夜节律中断,如由长链脂肪酰基辅酶A合成酶1 (ACSL1)催化的棕榈酰辅酶A (PA-CoA)持续增加所示。
在机制上,SD失调的CLOCK超激活ACSL1产生PA-CoA,从而以依赖ZDHHC5的方式促进CLOCK-Cys194 S-棕榈酰化。这种正转录-棕榈酰化反馈回路阻止了CLOCK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导致FAO感知的昼夜节律中断,以维持SD增强的癌症干性。
有趣的是,定时β-内啡肽重置节律
Clock
和
Acsl1
的表达,以减轻SD增强的肿瘤发生。睡眠质量和血清β-内啡肽与癌症患者的癌症发展和CLOCK/ACSL1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黎明补充β-内啡肽是SD相关癌症的潜在时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