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家发改委对外透露,截至当前,国内各类实施机构已与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
显然,这是有预谋的,在此之前,8月7日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对银行新一轮债转股做了规定。
万亿规模债转股落地,对两个行业是大利好:一个是强周期行业,通过债转股降杠杆,降低财务成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另一个是AMC行业,资产管理公司的大红包。
根据发改委的意见,债转股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大的功能是降杠杆。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我国2016年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杠杆率拐点已现。
在万亿规模的债转股中,煤钢等强周期行业占大头。Wind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签订债转股的项目数量为65个,签约企业数量55家,签约规模8212.58亿元。其中煤炭、钢铁行业涉及项目数量33个,涉及规模5535亿元,煤炭、钢铁行业债转股的项目数量和签约规模占总量比例分别达50.8%、67.4%。
当然,债转股对老赖来说是赖账的福音,债务一笔勾销了,这个特权也只能给好孩子。根据8月7日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4类企业不得实施债转股:即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恶意逃废债的失信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能过剩企业。
债转股最重要的操盘手就是AMC公司。这玩意也是高难度动作,不是生瓜蛋子能玩的,搞不好砸手里。债转股要想赚钱,要看不良资产的估值、风险的识别、杠杆的成本。这些年来,除国内最早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外,各地方AMC也遍地开花,地方AMC的数量已接近40家,各大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也纷纷设立公司杀入AMC,导致不良资产的估值抬升,挤压了行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值得投的还是龙头大央企,因为大央企杠杆能力更强,负债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资产端在收购不良时也更能捕捉机会和议价,风险识别上也更有经验,实施债转股方案与政府协调能力也更强。自卖自夸一句,例如老毛君持有的中国华融,去年大借外债,抄了一把国内不良资产的大底,今年上半年赶上经济回暖,操盘能力惊人。虽然不良资产现在折扣不像以前那么高,如果逆周期操作,还是能赚周期回升这部分钱的,债转股就是一个绝佳的通道。
债转股概念股:
海德股份 陕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