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生命的消逝,让另一些生命得以延续。在中国人享用本草的千百年时间里,本草的“牺牲”不应被看作理所当然,而是情深意重。
有人翻山越岭,只为一颗种子;有人精研手艺,只为药尽其用
;
有人花白了双鬓,只为医道永续。
5月6日 中午11:18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本草「有情」,人亦「有情」
丁光明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到单位的。
胡庆余堂,留存最完好的百年药号。老药号基本都循着前店后坊的格局,前店售药,后坊制药。
67岁的丁光明,是在后坊待了
50
余年的老药工。
如今,后坊已不再制药,老丁的每日工作变成了为游客展示一项古老而神奇的中药绝活——泛丸。如同许多中药技艺一样,手工泛丸也已被机械化取代。一门手艺,在不断前行的历史中,行将谢幕。老丁并不叹惋,却亦无人能妨碍他选择铭记岁月,驻守时光,
这是生为药人的本分。
“我在胡庆余堂五十多年,从没想过要离开它。我在这里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
白玛玉珍,是西藏农科院负责药材培育的研究员。她寻觅的,是在高原极寒环境下仍能绽放火红生命力的珍稀本草——红景天。作为本草,它能益气活血、通脉平喘,有
“雪域人参”
的美誉。在近现代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这味产自高原的本草有抗缺氧的作用,能帮助预防高原反应。外来游客视其为珍宝,却让它背负着坎坷命运。
白玛进入农科院工作后,申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人工培育红景天。奈何红景天成活率低,
11
年了,白玛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自己培育的红景天
,亦能在石砾间顽强求生。
“当我们看到苗子长起来的时候,感觉很幸福。”
清晨六点,93岁的和士秀挂上
“玉龙雪山本草诊所”
的牌匾,开始了新的一天。
和士秀与儿子和述龙,每天要接待将近20位外国游客。这些国际友人皆慕名而来,想亲眼见见这位享誉海外的
“雪山郎中”
。这个狭小的空间曾是和士秀的老宅,他本可在花甲之岁开始颐养天年,却将其改造成诊所,如今已见证过
130
多个国家
的友人造访。
诊所门前,一位耄耋老人,情深却无言。在日复一日的行云流水中,
甘愿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一介布衣。
世间的你来我往,生命的繁荣共进,皆因
“有情”
而有了聚散离合,有了冷暖温度。
5
月6日
中午11:18
(
具体播出时间以电视台为准
)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本草「有情」,人亦「有情」
第一集
「境界」
自然与人,至臻至善的本草境界
第二集
「时间」
本草与时间、人与时间精妙深刻的联系
第三集
「双面」
“化毒为药”发挥本草“双面”效应
第四集
「相遇」
讲述
方剂配伍的秘诀
第五集
「年华」
传说中令人青春永驻的灵丹妙药
第六集
「根脉」
不同地理环境中孕育出不同的本草
第七集
「沉浮」
在动静开合之间,运筹“升降浮沉”的药中规律
第八集
「有情」
极端环境下绽放的珍稀本草
第九集
「新生」
中医药本草研究对抗绝症,救人于危重
良友独家代理发行
张晶
:
13810522080
陈凯
:
18672684880
◥ ◤点击“阅读原文”,直通UC头条之“良友微纪录”,看更多精彩酷炫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