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媒派
腾讯新闻全媒体交流平台,提供行业动态、专业报告、沙龙活动等各类媒体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俩菜要价844元?! ·  21 小时前  
南国都市报  ·  海口元宵烟花晚会天气预报来了,出行须知→ ·  昨天  
人民日报  ·  白龙(7岁),不幸去世! ·  昨天  
扬子晚报  ·  “白龙”不幸离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全媒派

英国《卫报》:奔赴前线的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

全媒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7 09:05

正文

4月,英国《卫报》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奔赴前线的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war correspondents hit the front line)》,讲述几位中国驻外战地记者的故事,文章指出,“中国媒体正在扩大其全球足迹,并在全球发出中国声音”。


是什么信念让年轻的中国记者奔赴动荡不安的远方?在外媒眼中,中国战地记者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全媒派(qq_qmp)编译此文,和你一起走进这批年轻战地记者的真实生活。


平静的力量

新华社:陈序


沿着以色列4号高速行驶,陈序第一次奔赴战场。他说, 是儒家哲学让他松弛了紧绷的神经。


那是2012年的11月15号,这位年轻的中国记者正前往加沙地带,当时以色列刚发起代号为“防卫之柱”的行动,对加沙进行了一场大规模袭击。


以色列的空袭不断,哈马斯武装组织也发出了警告表示,“地狱之门”已经被打开。但新华社这位年仅24岁的记者陈序却说,当他穿过埃雷斯检查站那条长长的通道并且意识到“加沙地带正处战火之中”时,他感到“内心平静”。


埃雷斯检查站


彼时距离中国第一位战地记者胡石庵报道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然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际冲突报道领域仍难寻中国记者的身影。


如今,从伊拉克的摩苏尔到利比亚的米苏拉塔,中国记者无处不在。 这正是国家媒体进一步扩展全球版图向四海八方传递中国声音的结果。


《中国战地记者(Chinese war correspondents)》一书的作者张世新(Shixin Zhang)说,中国向前线输送记者在20多年就开始了,当时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媒体开始向冲突地区派遣记者,比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2008年,中国宣布将为新华社、CC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提供200亿元资金支持,目的是传递中国声音到国际社会上。彼时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说,“当下东西方的矛盾主要在于争夺被世人知晓的权利”。


现已29岁的陈序,是中国外派战地记者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这群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以男性为主,勇敢地奔向充斥着冲突的角落。


2012年11月,以色列空袭炸平了加沙的一栋大楼,陈序走过这片废墟。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2009年陈序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华社总部。第二年,就在“阿拉伯之春”开始前不久,编辑希望他能去开罗增持当地新闻工作。“不,我想当一名战地记者”,陈序这样回复他的主编,“我想上前线”。


2011年2月,陈序抵达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国际机场。他加入了新华社拉马拉分社仅有两人的队伍之中,为中国乃至全球读者报道巴以冲突。


他第一次直面战争是在驻外的第二年,“防卫之柱”军事行动发起。在宁静的杭州出生和长大的陈序仍然记得那份震惊,200万加沙居民就这么被塞入地中海沿岸一个27英里长的监狱之中,“加沙甚至比海淀区还小”。


随后,陈序开始记录冲突带来的人员伤亡情况,并发布报道,彼时死亡人数在不断地增加。


他参加了一个儿童的葬礼,还去到加沙最大的Shafia医院拍摄那些沉浸在悲伤之中的家庭,这其中就包括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他们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失了9名亲人。


陈序的图片报道,来源:新华社


一天下午陈序刚和两名巴勒斯坦记者聊完天,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的车就被以色列的导弹袭击了。 “连尸体都看不到,我只见到了灰烬” ,陈序回忆道。


勇气带来真实

东方卫视:袁文逸


在新生代的中国战地记者队伍中,袁文逸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记者。


尽管在中国拥有多年报道经验,包括报道2008年汶川地震,袁文逸说当时上海东方卫视的总编还是一口回绝了她去报道利比亚革命的请求,“因为我是名女性”。


然而最终,她还是如愿了。历经4个月的时间,她和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同行们,一起报道了班加西的反动势力。 “我的眼睛带着我的读者去见识了战争、冲突真实的样貌。” 36岁的袁文逸说到,她还曾报道过乌克兰和叙利亚事件。


袁文逸在利比亚的班加西


事实与信仰


张世新说,中国年轻有为的战地记者其实和西方同行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中国的国情下,像新华社、CCTV这样的主流媒体还拥有一个“政治角色”,那就是在国际事务的报道中符合中国立场。“他们必须遵从外交政策”,她说道。


陈序对此则表示, “我们只报道亲眼所见的事实”


一位匿名的中东冲突报道记者说,“当然,我的报道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就像那些西方记者受当局观点的影响一样”。


陈序和在伊拉克北部作战的库尔德战士合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俩菜要价844元?!
21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白龙(7岁),不幸去世!
昨天
扬子晚报  ·  “白龙”不幸离世!
昨天
指尖阅读  ·  去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能量的人
8 年前
史事挖掘机  ·  布列松“偷拍”的绝密照片
7 年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又一个热点城市10年限售!炒房再无可能?
7 年前
大学生赛事资讯  ·  闽都溯源 | 游思学社暑期游学招募(福州组)
7 年前
胶卷迷俱乐部  ·  宾得K1,最后机会还是回光返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