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不是父亲节,如果不是看了这个视频,我想我可能不会想到要专门写一写我爸。
我一直以为我的性格,受我妈影响比较大,很多人生路径都是她决定的。直到我由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才慢慢感受到父亲对于我的影响,其实都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家是做水产品生意的,
我爸在经商上的智慧,
尤其是那份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依然保持不与争锋的心态,常常
惊艳到我。他不喜欢评价别人,是一个特别幽默的好人。
有次我看到自家摊位的螃蟹莫名其妙地变少了,很着急地问老爸。他却很淡定地小声跟我说是旁边摊位的人偷走了。我很不解,说那你为什么不问他要回来。
他跟我讲,如果当场抓住他,相互撕破脸,以后生意就没法相互照顾了,损失会更大。所以这个亏我们就吃了,要反思的是下次不要给别人偷的机会。
那一刻,觉得老爷子平常的嘻嘻哈哈不正经,反而是一种大智若愚。
就正是这些琐碎的场景影响到了我。
在菜场卖鱼的那些日子里,
他
让我明白商业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好人坏人没有绝对之分
。
后来他的很多行为,也在慢慢塑造我做事情的思维方式。
我爸不喜欢评价别人,所以他几乎不干涉我的任何选择,这是我最感谢他的地方。
2014年我选择离开工作了好些年的事业单位,去香港念书,当拿到研究生offer后,和老爸一起吃饭,我告诉他,要
换一种方式,
去香港读一年书。
他其实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好不容易考进来的编制,放弃这个在家乡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工作。他想反对,但是没有用激烈的方式,说道:
“你早就是大人了,我也管不了你,你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
“不过,不管做什么选择…” 他顿了顿,说 “不行就回家,家里还有爸”
在香港读书的那一年,经济上确实挺苦的,香港物价比大陆高很多,我为了省钱,基本上都吃学校食堂的油鸡饭,港币三十多一餐;出门Taxi太贵,基本地铁和步行;香港房租高,住在六平米的小房,月付5000港币。
再后来前几年工作的存款也花完了,实在没钱,也张不开口问老爸要,就一咬牙把自己在老家的房子卖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向我提出质疑。
是这份信任帮我度过了香港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后来我在香港有了工作,并且
随着业务变多,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再回家的时候,他总会小心翼翼的跟我说
不明白为什么你可以突然赚这么多钱,但是挣钱要清白,外面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能做呀。
搞得我经常哭笑不得。
我和我爸的关系,小的时候是父子,但随着我长大了,更像兄弟。
因为他给了我十足的信任与理解。
现在的工作变忙
,父亲老去,却不在同一座城市,我能够陪伴他的时间,注定越来越少。
去年出差顺路回家,还能在家住上一两天,现在基本上今天到,明天就飞。
我一般能做的,就是出差到上海的时候,争取回趟宁波,和家人相处一天,哪怕就吃一顿饭。
我经常问我爸,老爸你现在需要些什么东西尽管告诉我。他永远的回答是,没有呀,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了。
我以前吧,每次他这么说的时候,我都信。后来发现,
其实大多数父母,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真的蛮低的,因为他们最大的牵挂是我们这些在外闯荡的游子,我们过得好比他们自己过得好更重要。
在生活品质的要求上,很多父母的上限,是我们的下限。
这是真的。
所以当我想给他们换套大房子的时候,我爸一开始反对,说为什么要换房子,浪费钱,原来的房子住着挺好的。但搬进去后才发现有更好设备环境也更高级了,才承认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