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CTT)开展的一项纳入14项随机对照研究、90,056例受试者的荟萃分析表明:LDL-C每降低1.0 mmol/L,CV风险显著降低23%。那么为实现LDL-C达标的最终目的,联合用药策略能否进一步增加他汀类药物的获益呢?
首先,中低强度他汀联合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获益尚不充分。多中心、随机、对照IMPROVE-IT研究共入选18,144例ACS住院患者,旨在比较ACS患者单用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而需要住院)的影响。研究证实,中等强度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辛伐他汀单药能够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但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仅下降了6.4%,且治疗1年后联合用药才显现出优势; 2016年日本发表的HIJ-PROPER研究共纳入1,734例ACS患者,随机接受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或匹伐他汀单药治疗,平均随访3.9年结果显示,中等强度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未能进一步降低主要复合终点(总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因缺血事件接受血运重建)风险。
其次,PCSK9抑制剂能否增加他汀类药物的获益尚不明确。2017最新发布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FOURIER研究共入组27,564例ASCVD伴LDL≥70 mg/dl的患者,分别应用PCSK9抑制剂evolocumab或安慰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主要终点为心血管复合结局(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或冠脉血运重建)。中位随访时间2.2年结果显示,尽管evolocumab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但不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可见,尽管基于新的分子机制,PCSK9抑制剂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LDL-C,但其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能否增加获益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最后,联合用药可能增加安全性风险。与应用高强度他汀相比,联合用药不能明确增加获益,而且可能带来不良反应风险。HPS2-THRIVE研究共入组25,673例ASCVD患者,其中包括我国患者10,932例,研究显示,在应用辛伐他汀基础上联合烟酸治疗未能降低主要心血管终点发生风险;相反,联合治疗组增加了新发糖尿病和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风险,以及胃肠道、肌肉骨骼系统、皮肤不良事件以及感染和出血等风险。另一项评估他汀联合烟酸的AIM-HIGH研究,也因烟酸不能进一步增加主要终点获益而提前终止。此外,目前PCSK9抑制剂全部为注射制剂,临床应用经验较少,且均需要通过皮下注射,尽管注射间隔时间较长,但治疗成本较高,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才是ACS患者心血管获益的基石,目前关于其他调脂药物的研究均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不联合他汀,那么获益可能不明确,甚至增加了安全性风险。
现场互动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