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5 小时前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5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不给就捅死你!”司机李某,已被抓获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他出圈的方式竟然是进局子···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这对儿...也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别让错误的早教理念,毁了你的孩子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8-25 19:40

正文

现在对于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件事儿,很多妈妈已经不满足于孩子出生后了。

what?

——鹿妈

文 | 小七老师

来源 | 小七育儿专栏(ID:xqyuer)

最近看到一部纪录片,叫做《没有起跑线》。

在这个纪录片中,有一位二胎妈妈Irene,头胎是个儿子。

最初她想给儿子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所以没有刻意操练他。

当别人家孩子6个月大就在上游戏早教时,Irene的儿子还躺在地上玩,一直到儿子1岁半她才开始联系学前教育。

她带着大儿子去面试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儿子根本比不上其他孩子,没有幼儿园愿意接收他。

Irene觉得很后悔,因为不愿意给儿子施加负担,想让他快乐的长大,结果却让他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初的想当然,造成了今日的后悔。

于是这位妈妈决定二胎一定要早早的做早教,丈夫却说: “孩子上学早不是很可怜吗?

大儿子幼儿园面试不通过刺激到了妈妈,她一下子就回答: “没有学校要你更可怜。

有很多家长会问我: “早教是真的有用吗?

早教的确有用,这并不是我的主观推测,而是有研究结果支撑的。

美国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跟踪接受早教学习和没有早教学习的儿童持续到12岁,发现:

接受过早教的儿童,在阅读、数学、写作或者其他知识的成绩都显著高于没有参加过早教的儿童。

答主 @常有理 贴出了书中的图,我给大家参考一下:

很多人对早教都有误解,认为早教就是把孩子送去学知识。

其实不是的。

早期教育,其实并不是在让孩子这么早的时候就学123,1+1=2,学abc,背四书五经,背唐诗宋词,而是让我们的孩子潜能得到开发,在未来能更容易的学会知识。

孩子的各项潜能就像地基,将来我们孩子这一生,这一栋大楼能够盖多高,能修多少层,能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下面地基的深度和广度。

也可以说,潜能相当于装水的容器,比如一个水杯,知识是装在杯子里的水。

这个孩子将来能学多少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在0到6岁这个关键期,把这个杯子变成一个碗,变成一个桶,变成一个缸,变成一片海,而不是这么着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往里边倒水。

孩子很小的时候,这只是一个杯子,很快就倒满。 但是如果这个杯子不能扩大容积,它以后也就这么点。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了 “潜能递减法则” 的概念:

指每个儿童都具备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

比如说生来具备一百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

而早教,可以帮助孩子以后成长为这样的人。

早期教育是潜能开发,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做早教呢?

其实在家里,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早教。

1

两个关键

第一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游戏 + 体验 = 潜能开发。

我们人类的天性和孩子的天性一样,一个字,就是“玩”。

我们人天性爱玩,我们的孩子天性爱玩,所以任何关于孩子的早教一定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的。

在早教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Maria Montessori,也就是蒙台梭利。他曾讲过: 其实教育的核心最重要的方法叫做实景教学。

你怎么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苹果? 你怎么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大象?

不是拿个图片让孩子去看,而是真实的把苹果放到孩子的手上,让孩子多感官的去体验这个东西。

视觉看,触觉摸,嗅觉闻,还有味觉,咬一口这个苹果到底是什么味道,这样孩子才能认识。

那大象一定不是拿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elephant就写着大象,孩子就认识大象了,真正的最好的理想状态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去看看真实的大象。

视觉看到大象高大的身子,嗅觉闻到大象周围好臭,身上粪便的臭味,然后如果能近距离用手摸一摸大象粗糙的皮肤,多感官的体验是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

第二点,叫: 做 + 体验。

游戏加体验,孩子才能学到东西。 什么叫体验呢?

各位爸爸妈妈,会不会学猫叫和狗叫呢,都会,是吗?

你还会学别的动物叫,但是你会不会学蝴蝶、蜂鸟叫呢?

你会不会学恐龙叫呢? 同样是你的喉咙和嗓子,为什么你不会?

因为你没体验过,对吗? 这就是体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孩子学习东西一定是要建立在有体验的基础上的。

记住这句话: 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

美国权威杂志《Time》上曾经发表一个观点: “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是幼儿期,丰富的体验、经验可能丰富大脑。

就是说我们做早期教育,让孩子大脑变得更好更发达,且能开发更好,就是要给孩子各种丰富的体验。

一句话来讲,给宝宝丰富的适龄的多感官的体验就是在做早教。

说到这儿,是不是什么样的游戏和体验都可以呢?

不是,这里头就要跟大家来讲这个非常神秘重要的3+3原则,你如果懂得了这个3+3原则,你就知道了什么是早教。

2

早教的3+3原则

1. 关于游戏

这个早教的3+3原则的第一个,关于游戏一定是可重复的,一致性和适龄的,我们一个个来说。

  • 可重复的

为什么说孩子的游戏必须是可重复的呢?

我们孩子要学会一样东西,是需要多次重复的,并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学会唱一首新歌,需要多久?

比如薛之谦的歌,你要学会他一首新歌,你要听几遍才能学会,并不是一遍就能学会吧?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他也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学会一样东西,所以孩子玩这个游戏一定是可重复的,而不是只能玩一次。

躲猫猫游戏就是一个重复性的游戏,并且玩躲猫猫还能教会孩子物体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可以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母婴话题高赞答主 @儿科医生雨滴 在知乎也提到了,玩躲猫猫可以帮助宝宝理解物理衡存这个概念。

  • 一致性

一致性就是说,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每一次游戏的过程和结果要是一致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

妈妈经常会从门后头钻出来逗孩子,孩子被逗得咯咯笑。

但是你知道吗?

你在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每次要从同一个地方躲进去,然后再从同一个地方冒出来。

你千万不要一会从左边,一会从右边,一会从上边,一会从下边,因为这样孩子会不确定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在做一个“再确认”的过程,他得知道妈妈刚才上哪去了,妈妈消失了吗?

妈妈还会出来的,他在等着去确认你会不会出来。

如果你真的又从门后边出来了,孩子会非常的开心。

所以其实孩子你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孩子开心的笑不是因为你长得好看,而是因为孩子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 适龄性

适龄性就是说我们教育孩子跟孩子玩的游戏是给多大的孩子玩的?

比如,0岁到1周岁的宝宝可以做的游戏和听的音乐非常多,不同的月龄段会不一样,我们先说两个。

比如说六个月的时候,孩子一定要玩的一种玩具叫手摇铃,一定要玩。

另外,孩子从一开始听音乐建议听轻柔的,然后节奏明快的,节奏感强的让孩子跟随节奏感能产生兴趣,而不是一开始要听那些激烈的摇滚乐。

另外对于像古典音乐和外国音乐来讲也是非常适合的。

一岁三个月的宝宝应该做的游戏非常的多,比如说举个例子,音乐的游戏,需要让孩子来听音乐,需要让孩子跟随节拍跟你来做共同的互动。

比如听歌,踩节拍丢手绢的游戏。

2. 关于体验

关于体验一定是体验是充满欢乐的。 在这个体验当中,我们是鼓励宝宝的和认同宝宝表达的。

  • 充满欢乐的

第一个,让体验充满欢乐。

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这个体验也一定得是欢乐的,如果是不欢乐的,孩子就不爱参与了嘛。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比如说孩子看到桌子上放了一杯水,就想伸手拿这杯水要喝。 我们不让孩子喝,就说: “宝宝别碰,那杯水好烫!

我们的孩子会听话吗? 他不会,他上去就抓那杯水,结果孩子被烫得“嗷”了一声。

孩子从来没有抓过热的东西,他不知道什么叫烫。

那是不是我们教育孩子就得烫孩子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