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ain365日
生活家的聚集地 | 和我一起把想要的生活过成每一天的日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告文案  ·  春晚之外,还有22张非遗海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ain365日

影响我走到今天的2句话(一)

pain365日  · 公众号  ·  · 2019-12-13 12:55

正文





三毛在《空心人》里说过:“所有的人,起初都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力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填充,渐渐成为实心人。而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就是时间。”


虽然我没有被完全充填,也并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不过跌跌撞撞走来至少实现了自己曾经的目标,暂且把当初想要的生活过成了每一天的日子,整体状态仍旧是欣欣向荣的。而读书断然是自己实心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写这篇推送的缘由也很简单,从大二开始阅读规模化后,读书笔记也日渐丰厚,养成了一个习惯:除了阅读新书之外,抽空会重新阅读书摘,除了书评本,我大概有近10本读书笔记本。最近把大学时的读书笔记找了出来,一页页往下读,突然意识到我现在很多行为、智识、想法都来自曾经读过的书。遂想通过对摘抄的某句话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延展与反思。也不给自己设定多么具体的目标,每次翻完挑出极具共鸣的句子写点东西就好。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句话摘抄于2016年2月。当时没有在文字后面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的见解,想必那时我只是纯粹觉得这句话厉害,至于哪里厉害也不明觉厉。


最近正好在看《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作者岸见一郎非常推崇阿德勒的心理学。他自己本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因此书籍内容都是将 亲身经历与咨询案例结合阿德勒心理学去探讨如何生活。


而正是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书中对阿德勒童年生活的描述让我得知自己曾经摘抄这句话背后真正的意义。


阿德勒强调的不是过去的所有经历,包括父母的教育、生活环境、重大事件对人的未来发展没有影响,而是指我们之所以长成现在的我,完全是因为我们赋予过去经历什么意义。



阿德勒的研究从器官缺陷开始,也是因为他儿时患有佝偻病,但却因为患此病 引发了他对此事的认识,才有了后来的伟大学说。不过 从他的从业经验中又发现同样也是儿时器官有缺陷的人却在长大后仍旧完全依赖他人,倘若有人前去鞭策一把,就会得到一个答案: 我之所以依赖你,是因为我小时候身体障碍,这个我也无能为力。


拿我自己来说,高考前一个月遭遇车祸骨折,至关重要的一个月我都在家中养病,后来高考失利也是意料之中。去了一个不知名大学,但我当时对这件事的解读就是可能老天觉得我性格怪异,比较适合自我发展而不是遵循传统意义上上课下课好好学习,所以就给了我这一场车祸。


回头看,我此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大学四年在学业上不用花多少心思,反而把所有时间都拿来阅读、观展、看话剧.....我天生就没有多少资质,很难像“神仙们”一样学业上有所成,兴趣上也有所成。我只想学我想学的,那种按照规定要学的我始终学不太好。毕竟每个人的人生节奏和韵律都不一样。


写这些不是鼓励大家不好好学习,毕竟我也经常会艳羡学习好的人。这里只是拿来作一个比喻,客观性事实很重要,但我们需要学会主观性解释。不要把如今一切的不顺归咎于曾经的经历,当下用良好的心态去解读它,自然会寻找到好的出路。




《素履之往》- 木心


“那些飞扬跋扈的年轻人,多半是以生命力浑充才华。”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成功者少数,而多数的是走运者,走运者会脱运,一脱运就湮没了。同样来自木心《即兴判断》。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喜欢说的话便是:我真的是太幸运了;也都知道我最害怕的也是:我现在所有获得的感觉上都是因为我运气好,如果我不努力让自己的能力再突出一些,万一哪天脱运了呢。


我一直都觉得与其找寻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如问问自己真正恐惧什么。因为我每一次人生发生重大转变时,从温暖机舱跳向未知大地,都源于我的恐惧。


大二开始寻求各种方式自我提升,是因为我恐惧毕业后领着微薄薪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还不敢辞职;17年毕业,当过半年全职博主,年底投简历找工作,是因为我恐惧全职博主的身份让我陷入在舒适圈再也无法进步,而新的一年又将是我的本命年.....


而这些恐惧的根源无疑来自于当年看到过的这句话,眼下我所有的获得可能都是靠运气靠年轻的生命力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我的人生看似一直在变化, 但所有一切的变化都围绕 最喜欢的一件事: 创意。创意也需要精进。


写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提出质疑:你都如此自律了,所以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肯定不完全是运气。


但谁都没有我了解自己,我是一个看心情自律的人。更多时候就是在三天 打渔 两天晒网,还安慰自己起码有三天愿意出海打渔。之前网络上一句话: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我过得也是这种生活,只不过可能要将持续性和间歇性对调一下位置。


当然我的内心一定不是完完全全觉得自己靠运气,有时候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可能是身边人的一句夸奖,也可能是和团队出色完成一个营销项目......之所以把运气挂在嘴边,或许更多是自我警醒:别自视甚高,戒躁戒躁,你可还需要填充很多东西,才能成为实心人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