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听说你大学的专业是急重症?”
“是的,领导。”
“那好,给我拨个120,我赶时间。”
“领导,请你尊重这门专业,急重症是……”
“请你谈谈佩戴双鼻导管吸氧装置时氧气的浓度值是多少?”
“领导,给你个扇子先凉快凉快。“
@医学界急诊重症频道:
目前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双鼻导管吸氧装置是由英国人Wilfred Jones发明的,其雇主英国氧气公司(British Oxygen Company, BOC)于1949年申请下其专利。
临床使用过程中,氧气流量一般设置为1-5 L/min,对应提供28-44%的吸入氧浓度(FiO2)。著名的吸入氧浓度计算公式:FiO2 (%)= 21+氧流量×4,正是用来估计这种吸氧装置的氧浓度数值的,而普通面罩、高浓度储氧面罩都不适用。如果提供5 L/min以上的氧流量,由于传统气泡式湿化效率低下且无法加温,干冷的气体引起鼻腔黏膜干燥,患者主观感受较差,有时甚至会引起鼻衄。
另外,6 L/min以上的气流速会在鼻腔局部产生湍流,实际提供的氧浓度与在5-6 L/min时提供的并无差异。因此在需要更高氧浓度的时候,就要及时更换为面罩、储氧面罩了。
点击了解更多:
以人民的名义告诉你,吸氧要这么吸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