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戴康的策略世界
华泰策略戴康团队报告发布及交流平台,致力于最前瞻&最接地气的策略研究,欢迎关注戴康的策略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5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戴康的策略世界

戴康:美股当前是“极致”泡沫吗?

戴康的策略世界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08-31 1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戴康关于美股市场的报告内容,包括市场微观结构恶化、核心资产泡沫破裂、科技股与非科技股的行情分化等问题,并对比了本轮和科网泡沫的情形。同时,也从微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美股市场的现状,并给出了风险提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微观结构恶化与核心资产泡沫破裂

戴康在报告中指出,市场微观结构恶化是美股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当“核心资产”信仰开始动摇、相对盈利优势难以维持时,往往会戳破市场脆弱的微观结构,引发“核心资产泡沫”破裂。

关键观点2: 本轮与科网泡沫的比较

戴康通过几个指标对比了本轮和科网泡沫的情形,包括指数层面上涨程度、科技与非科技估值的分化程度、投资者情绪等,认为虽然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本轮并非极致泡沫,可以相对乐观。

关键观点3: 微观结构分析

戴康从微观结构分析了美股市场的现状,包括股价与业绩的匹配度、产业趋势等,认为需要关注后续AI业绩持续性。

关键观点4: 风险提示

戴康在报告中提出了多个风险提示,包括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俄乌局势升级等。


正文

戴康 CFA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董事总经理(MD)、首席资产研究官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李学伟、杨藤





报告摘要

我们在8.16《直击日股巨震核心—微观结构恶化》提示,8月初海外上演的套息交易逆转是一次较为极端的“压力测试”,但核心矛盾在于“日股&美股为代表的全球Popular Trade出现微观结构恶化”!市场先生用语言告诉你“全球局部市场现在的微观结构比较脆弱”,本篇我们将聚焦美股的关键问题展开。


美股“漂亮50”和“科网泡沫”两次核心资产泡沫破裂时,微观结构都显著恶化。套利者趋同交易“核心资产”造成市场的“微观结构恶化”—>当“核心资产”信仰开始动摇、相对盈利优势难以维持—>往往会戳破市场脆弱的微观结构—>仓位踩踏诱发剧烈的流动性冲击形成负向的正反馈—>“核心资产泡沫”破裂。本轮美股集中度已至历史高位,后续“科技龙头”的业绩能否为“AI信仰”续费,是美股高集中度能否维持的关键。


从微观结构来看:本轮并非2000年科网的 “极致泡沫”。结合几大指标来对比本轮和2000年科网泡沫的情形:虽然大部分指标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本轮可以相对乐观一点。(1)本轮指数层面上涨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2)本轮科技VS非科技估值的分化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一定程度上印证本轮科技股VS非科技股行情分化更是依靠科技股VS非科技股的盈利优势所驱动;(3)投资者情绪来看,当前市场狂热程度显著低于科网泡沫同期。


从中观层面看:2000年科网泡沫破灭背后存在产业趋势显著放缓,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美股AI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但需关注后续AI业绩持续性。(1)美国90年代末互联网企业业绩恶化,背后是产业趋势出现明显下行拐点。互联网产业渗透速率在2000年代初大幅下行,增量市场空间逐步萎缩意味着需求高增速不可持续,且90年代持续的投资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产能利用率下行,互联网产业一级与二级市场均遭遇寒冬。(2)相较于2000年前后的科网泡沫,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美股AI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但需关注后续AI业绩持续性。1999年美国科技股泡沫化加速,表现为科技股与非科技股的“股价&业绩”比值的极端劈叉,埋下了泡沫破灭的伏笔。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因美联储保持较高政策利率而陷入衰退、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俄乌局势升级等。






报告正文

引言:对比2000年科网泡沫,如何刻度本轮AI风险?
     

我们在8.16《直击日股巨震核心—微观结构恶化》提示,8月初海外上演的套息交易逆转是一次较为极端的“压力测试”,但核心矛盾在于“日股&美股为代表的全球Popular Trade出现微观结构恶化”!市场先生用语言告诉你“全球局部市场现在的微观结构很脆弱”,本篇我们将聚焦美股的关键问题展开:


纵观美股历史,“漂亮50”和“科网泡沫”两次核心资产泡沫破裂时微观结构也都发生显著恶化。


套利者趋同交易“核心资产”造成市场的“微观结构恶化”—>当“核心资产”信仰开始动摇、相对盈利优势难以维持—>往往会戳破市场脆弱的微观结构—>仓位踩踏诱发剧烈的流动性冲击形成负向的正反馈—>“核心资产泡沫”破裂。


本轮美股集中度已至历史高位,后续“科技龙头”的业绩能否为“AI信仰”续费,是美股高集中度能否维持的关键。


从美股市场微观结构层面来分析,我们结合几大指标来对比本轮和2000年科网泡沫的情形:虽然大部分指标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本轮或许并非“极致泡沫”,我们可以相对乐观一点。

(1)本轮指数层面上涨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

(2)本轮科技VS非科技估值的分化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一定程度上印证本轮科技股VS非科技股行情分化更是依靠科技股VS非科技股的盈利优势所驱动;

(3)投资者情绪来看,当前市场狂热程度显著低于科网泡沫同期。


从中观层面看:2000年科网泡沫破灭背后存在产业趋势显著放缓,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美股AI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但需关注后续AI业绩持续性。(1)美国90年代末互联网企业业绩恶化,背后是产业趋势出现明显下行拐点。美国互联网产业的渗透速率在2000年代初大幅下行,增量市场逐步萎缩意味着需求高增速不可持续,且90年代持续的投资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产能利用率下行,互联网产业一级与二级市场均遭遇寒冬。(2)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AI板块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1999年美国科技股泡沫化加速,表现为科技股与非科技股的“股价&业绩”比值的极端劈叉,埋下了泡沫破灭的伏笔。



两次核心资产泡沫破裂时微观结构都显著恶化


“漂亮50”和“科网泡沫”两轮核心资产泡沫破裂之时,美股市场的微观结构都显著恶化、市场脆弱程度皆处于阶段性高位。


套利者趋同交易“核心资产”造成市场的“微观结构恶化”—>当“核心资产”信仰开始动摇、相对盈利优势难以维持—>往往会戳破市场脆弱的微观结构—>仓位踩踏诱发剧烈的流动性冲击形成负向的正反馈—>“核心资产泡沫”破裂。


本轮美股集中度已至历史高位,后续“科技龙头”的业绩能否为“AI信仰”续费,是美股高集中度能否维持的关键。据Wind数据,2024.6月底美股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Market cap of the largest stock(TOP 5% Average) relative to the 75th percentile stock)创历史新高,7、8月小幅回落,仍然位于历史高位。我们结合历史两轮美股“核心资产”行情演绎的框架分析,若市场对AI科技股相对盈利优势的乐观预期能够维持,美股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也可能延续,反之则反。





微观结构:本轮并非2000年科网的 “极致泡沫”



从美股市场微观结构层面来分析,我们结合几大指标来对比本轮和2000年科网泡沫的情形:虽然大部分指标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本轮或许并非“极致泡沫”,我们可以相对乐观一点。


1.本轮指数层面上涨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


指数层面来看,截至2024.8.28,标普500信息技术和纳斯达克100 的1年/2年/5年滚动CAGR都高于均值水平,但却显著低于“科网泡沫”时期的水平。




2.本轮科技VS非科技估值的分化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行情更多依靠盈利驱动


结合标普500信息技术PE/标普500PE这一指标来看,本轮美股科技VS非科技估值的分化程度远不及“科网泡沫”,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本轮美股科技股VS非科技股行情的分化更多是依靠科技股VS非科技股的盈利优势所驱动。

此外,当前美股科技巨头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截至2024.8.28,除苹果之外,美股科技股龙头PE普遍低于近5年均值+1STD水平




      3.投资者情绪来看,当前市场狂热程度显著低于科网泡沫同期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的Bullish(看涨)指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投资者的狂热程度。2024年7月中旬,Bullish达到阶段性的高点53%,高于历史均值(38%),但显著低于科网泡沫同期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投资者要狂热程度更高。


中观层面:当前美国AI的股价&业绩匹配度相对较好


(一)科网泡沫破灭背后存在产业趋势显著放缓


美国90年代末初互联网企业业绩恶化,泡沫破灭的背后是产业趋势出现明显下行拐点。从美国互联网的渗透率来看(互联网个人用户数占总人口比重),90年代是渗透率快速抬升的黄金时期,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渗透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行拐点,增量市场逐步萎缩意味着需求高增速不可持续,行业景气度边际恶化。同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经历了90年代的投资扩张后,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逐步凸显出来,2000年开始美国计算机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快速下行。科技投资也因此进入低谷,美国计算机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在2002年后出现明显下跌。



(二)当前AI股价&业绩匹配度相对较好,关注后续业绩持续性


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美股科技板块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但需要关注AI业绩持续性。在90年代末科网泡沫的演绎过程中,1999年泡沫化出现明显加速,这一时期科技股估值与股价达到新高,并且与基本面出现显著脱离,不仅表现为科技股与非科技股走势的背离逐渐极端,还体现在科技股与市场整体在股价与业绩上不匹配。在标普500科技与非科技的盈利之比整体平稳的情况下,股价之比陡峭上升,埋下了泡沫破灭的伏笔。相较而言,从目前数据来看,本轮美股科技板块的股价&业绩的匹配度相对较好,但需要关注AI业绩持续性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因美联储保持较高政策利率而陷入衰退,导致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等。



发现“分享”、“收藏”、“在看”“赞”了吗,还可以点击下方“写留言”,欢迎评论交流!




  “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




2024.01.21 戴康:债务周期下全球股市大底如何形成—“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一

2024.02.02 戴康:债务周期视角中日的对比与展望—"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二

2024.02.25 戴康: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风险资产篇)—"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三

2024.03.01 戴康: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避险资产篇)—"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四

2024.03.21 戴康:日股何以创新高?日特估如何看?—“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

2024.03.27 戴康: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

2024.04.12 戴康:新投资范式:大变局下全球股市如何配置?—“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七

2024.4.26 戴康:新范式,印度股市的“牛途”——“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八)

2024.4.29 戴康:越南:战略机遇的沃土——“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九)

2024.5.11 戴康:港股大涨,如何理解港股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

2024.5.28 戴康:时代嬗变下的资产配置:全球杠铃策略——“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十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