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喜欢吃小龙虾吗?
就是那种剥掉红色外壳,露出白色Q弹虾肉,沾点盘底汁水,送入口中,舌底生津,让人忍不住拿起另外一只的小龙虾。
对,配上啤酒,夏天就指着他活。
可是,吃小龙虾有风险,不是地沟油,不是下水道,而是肌肉“溶解”。
前几日,上海市民寻得正规店面吃小龙虾,次日凌晨,几位市民感觉肌肉疼痛酸软,身体乏力,医院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小龙虾也能吃出横纹肌溶解症?勇气君倍感疑惑,这难道不是只在跑马拉松时出现吗?
无独有偶,8月22日,据澎湃新闻报道,西安某高校研究生连续3天去健身房训练,随即出现肌肉疼痛、酸软、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就医后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险些送命。
看到这,勇气君有些犯糊涂,横纹肌溶解症已经变为常见病?
横纹肌溶解症是什么?要不是跟小龙虾有关,估计都没人知道这拗口的名词。
所谓横纹肌溶解症,就是横纹肌肉溶解,骨骼肌、心肌中都有横纹肌肉,肌肉溶解产生蛋白质进入血管(肌红蛋白),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结晶阻塞肾小管。
这会造成系列后果,最严重的是肾衰竭。
除此之外,罹患横纹肌溶解症有许多轻微症状,例如神志模糊、发烧、肌肉无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尿液赤黄等。
如果未能及时就诊,轻微症状会发展为严重症状——肾衰竭,至此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会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呢?
无外乎三条:病毒或细菌感染、外伤、运动过量。
先说运动过量。
按照知乎健身领域优秀回答者斌卡的解释,从运动角度解释,只有在长时间不运动,突然超级大量运动后才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他说,在长时间未做任何运动情况下,突然连续做700个俯卧撑或者深蹲,肌肉才可能“溶解”。
除了脑子有病,很少有人会闲来无事,在好久没运动情况下,突然做几百个俯卧撑,这就是说横纹肌溶解症离我们很远。
非常远……
有组统计数据大家可以参考——患病病例中只有1%跟训练有关的统计数据。
一般人光靠体能训练,很难练到肌肉“溶解”。
但我们依然要保持警醒,因为有几种情况会大大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发病几率,恰好这几种情况还很常见:
这是健身术语,离心收缩就是肌纤维在阻力下逐渐被拉长,肌肉拉力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例如深蹲的下蹲、仰卧起坐的后仰、杠铃弯举伸直手臂,都是典型的离心收缩。
长时间重复性涉及离心收缩过程的训练,是最容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训练方式。
如果很久没有运动,如果心血来潮想运动,且脑子搭错线想来把大的,没问题,请守住不死磕离心收缩运动的原则!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事离心收缩运动,也懒得去想去学,交叉运动可以杜绝局部大量重复,也就大大降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概率,几乎可以杜绝。
仰卧起坐的后仰属于离心收缩
怎么做交叉训练?不可单次做700个俯卧撑,可以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交叉着来(这里就是举个例子,请忽略训练安排合理与否)。
这很容易中招,大概几年前,勇气君就听过跑友夏天中午跑步横纹肌溶解症死亡的事情,因为没见过这个病,还以为是这位跑友自己身体携带疾病,当时没太在意。
现在才知道,在极度炎热天气进行大量训练,也能增加横纹肌溶解症患病几率。
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身体处在极端环境下,无法HOLD住训练对肌肉的刺激,肌纤维出现大面积破损,这就是横纹肌溶解症。
同样的道理,天气太冷情况时训练也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患病几率。
其实,训练时肌纤维破损很常见,你平时训练后的肌肉酸痛就是细胞破损造成的。
天气太冷也不行
但当肌纤维大面积破损时,其中大量含有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浓度过大,就是横纹肌溶解症。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肌酸激酶的浓度大概在100左右,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状后这个数次可能增加到10000以上,甚至更多!
即便一般的训练,如果你好奇或闲着没事儿去医院查下生理指标,同样会发现肌酸激酶浓度可能达到几千,这也是几十倍的增长,看起来很吓人。
换句话说,血液中肌酸激酶的浓度是判断是不是横纹肌溶血症的主要生理指标,为了控制浓度,大量喝水,通过保证血浆总量降低肌酸激酶相对浓度,以及刺激不断排尿降低肌酸激酶总浓度,都能降低横纹肌溶血症的发病几率。
大家不用刻意增加补充电解质,普通的水就可以!
有很多人曾问过勇气君,生病了该不该继续跑步,勇气君当时的看法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咽喉)基本没问题,下呼吸道感染(肺)的停下来,发烧就别瞎折腾了,需要休息。
现在,该加上个限定条件:
吃了药就不能训练,特别是消炎药,例如布洛芬。
大家别不信,有些人训练上瘾,或者有强迫症,觉得没按计划来,或者少练1天,就世界末日,生着病吃着药也要去训练、跑步,这会大大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几率。
喝酒也不成,酒精跟类似芬必得消炎药,都属于毒性物质,破坏肌纤维。
不过,这只是听起来严重,实际并没多严重,也不是凡是横纹肌溶解症就会导致肾衰竭,就会有生命危险。
只要你注意横纹肌溶解症早期症状,并及时就医,就不会出现太严重的问题。
早起症状有哪些?勇气君前面已经讲过,再重复一遍:神志模糊、发烧、肌肉无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尿液赤黄,连续两天不见好转,且有加重趋势,就该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西安的研究生就是耽误了,而且出现早期症状还继续训练,才住院10天的。
那有些小伙伴儿就会问了,恢复之后,还能不能继续原来水平的训练呢?
勇气君已经听到有些人说自己患过横纹肌溶解症,这位朋友说自己好了以后,就只敢在小区散散步,再也没敢上强度,心里有阴影。
其实,大家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横纹肌溶解症,说到底就是肌纤维大面积破损,肌酸激酶在血液中浓度大幅增加,结晶阻塞肾小管。
罪魁祸首就是肌酸激酶浓度过高,只要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将肌酸激酶的浓度降下来,其实就没啥事儿了,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也没啥长期影响。
一般的横纹肌溶解症治疗恢复周期在2周左右。
但你得注意,虽然横纹肌溶解症没啥后遗症,但半个月不训练,加上局部肌纤维受损严重,恢复原来强度训练的过程可能要延长,况且在养病期间是没有任何训练的。
这个周期最好控制在2周以上。
也就是说,从你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开始,到你恢复正常强度训练,其实1个月就够了!
《跑者世界》专家的建议
是不是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那么要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及时治疗。
虽然横纹肌溶听起来吓人,也确实有生命危险,但对跑者来说,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只要保持良好的训练习惯、饮食习惯,注意身体变化,得横纹肌溶解症的概率几乎是零!
Bonus
勇气君在这里讲了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但这只占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1%,其他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有挤压伤、食用水产毒素。
外伤,特别是挤压伤很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有些水产品种中含有海葵毒素(淡水中也有类似毒素),这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的罪魁祸首,不过这跟水产生产区域有很大关系,跟品种的关系倒不大,因此很难提前判断水产中是否有类似毒素,这就很尴尬,没法预防!
能做的就是,不要单次大量吃水产,包括小龙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