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海清FICC频道与债市覃谈
7月18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700亿,连续两天大量净投放。
1、央行18日公告称,“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MLF到期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这是央行进行大量净投放的主要原因。
从货币市场来看,7月17日开始,货币市场利率明显紧张,7月18日央行第二次大量净投放之后资金紧张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这表明市场资金缺口超出了央行投放的规模。
2、此次资金紧张是利率的短暂波动,而不是利率的长期趋势;是缴税等客观原因和市场摩擦所致,而不是央行的主动紧货币。此次资金紧张与2013年下半年或2016年底的资金紧张不同,当时的资金紧张主要是央行主动紧货币,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货币政策去杠杆,2013年下半年是由中性货币到紧缩货币,2016年底是由宽松货币到中性货币;此次资金紧张则不是央行的意图,而是由于缴税等客观原因以及市场摩擦所致,不具备可持续性,利率中枢不会趋势性上行。
3、央行大量净投放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仍然是中性态度,在资金紧张缓解之前,大量净投放趋势不会变化。“监管协调2.0”背景下,货币政策与监管的组合应当是“严监管+平货币”,在货币政策已经回到中性、监管已经趋严的情况下,没有再进一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去杠杆的必要。从经济增长和通胀来看,目前并没有经济过热和高通胀的危险,也不存在因为增长和通胀紧货币的理由,维持央行货币政策中性、不松不紧的判断。
央行天量逆回购,资金面仍然偏紧,“明松暗紧”值得玩味。
央行连续天量你回国,叠加此前在并非季末的情况下,足额续作MLF,市场普遍解读为央行有意呵护资金面。然而,在前日下午收盘前后,资金面突然趋紧,带动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来自于:
①7月逆回购到期量不小,仅上旬就有5300亿元到期,此前MLF续作完全对冲了MLF到期,虽然连续两日投放超千亿逆回购,实际上仍未完全对冲逆回购到期。
②7月份是传统的缴税大月,财政存款的增加将给资金面带来压力,而在央行完全对冲的操作思路下,边际扰动对于资金面影响放大。
③6月份外汇占款仍在环比下降,市场此前曾寄希望于外汇占款转正,利好基础货币投放的预期落空。
看似宽松的操作下,市场也对此做出了宽松解读,然而资金面却超预期趋紧,背后信息值得玩味。如果我们相信央行的操作具有前瞻性,那么传递出态度边际转向值得重视。无论是重要会议后的“讲政治”,还是对于前期债市杠杆死灰复燃的反应,总之,此前市场对于资金面的预期可能过度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