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我在这里老去,也在这里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城网  ·  最新发布,所有中小学严查! ·  17 小时前  
译中人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招聘: 英语人才 ·  昨天  
台州交通广播  ·  开 学 通 知 ·  2 天前  
湖北省教育厅  ·  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 ... ·  3 天前  
湖北省教育厅  ·  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 ... ·  3 天前  
上饶新闻  ·  最新发布,所有中小学严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大年初一的祈愿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公众号  · 教育  · 2021-02-13 15:14

正文

中国人新的一年,总会从农历的大年初一算起。过了西洋历法的新年,其实心还在旧历的年尾里面,无论在一月一号许过什么愿,心里总是淡定的,总觉得这一切可以不算,可以重新来过,因为还有一个心里真正的新年在后头。过小年、过腊八、过小年夜、守岁,然后真正新的一年才姗姗而来。而真的过了大年初一,则常常又将希望寄托到来年的新年里了。
中国人真是成熟得太早,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讲得似乎很是郑重,但是如果认认真真去分析,则有着一种洞察之后的世故,“如神在”,也就意味着内心深处其实未必真的以为有神,但并不说破,随俗俯仰而已。说到底中国人大概也是文明既久,阅历颇深,对问题的看法不免老成世故一些,在祭祀这种对于原始部族很郑重其事的事情,常常抱着很有城府的看法。比如,据说过小年的时候是祭灶神的,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灶神就要上天言事,将你家里好事坏事大事小事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所以,很多地方小年的风俗是吃灶糖,据说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让灶神嘴巴甜一点,一个是再不济也可以用糖把灶神的嘴巴粘起来,使他开不得口。——对神的不敬可见一斑。是不是持泛神论的民族都是如此,我没有专门的考究,只知道这样的民族往往历史更加悠久一些,阅历自然也就更广一些。
中国人对于神祇虽然未必敬畏,但大体上,该做的动作、该行的礼节还是会做的,这里面又有了另一方面的考量,因为万一那个被祭祀的神是真的存在的呢?还有我们信奉“礼多人不怪”的原则,照此推理,礼多,神自然也不会怪的。所以中国不少人即便不是佛教徒,进了庙啊、观啊、祠堂啊也总是要胡乱地拜一拜的。甚至为了生育或者升学,即便平时也不吃素念经,但到了关键时候也还是会去拜观音菩萨拜文殊菩萨的。不过,这种膜拜,似乎是一种生意经,讲究“一拳来一脚去”,所以,一旦事情成功,必然要去跪拜处还愿,似乎有钱货两讫的意思。
科学给予人的便利,有时候会助长了人的生物本能的欲望。比如原本中国人对于神祇可以不敬,但是对四时节令还是颇有敬畏的。因为中国人坚信自然与人的性命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自然的改变直接关乎自己的性命,惜命而对自然有着畏惧之心,于是采取敬拜的策略,说到底还是为了利己而已。而科学让人知道自己未必那么受制于自然,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再造自然,于是心下对自然也渐渐轻慢、为所欲为起来,却从来没有想过,自然是永恒的存在而我们不过是此地匆匆的过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