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初夏算账,心中不慌。
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家和部分省市的各项统计,都相对延后。时至初夏,逐步走向正轨。近日,广州方面称,广州实际管理人口达到
2200
万,流动人口超
1000
万。
关于部分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实管人口问题,成为热点。目前,只有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统计实管人口。
深圳曾公布实管人口达到
2200
万,成都则曾统计实管人口达到
2030
万。
武汉通过官方报道,
可以间接推算实管人口。
1
月
26
日,武汉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大约有近
500
多万人离开了这座城市,
5
月,武汉宣布免费核算检测
1000
万人左右。
依此推算,武汉
2019
年末实管人口也达到
1500
万左右。
至于北京和上海,早就盛传实际管理人口远不止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数量。但是,这两个城市都没有官方统计。
在中国,还有很多名城和发展迅猛的城市,都是“藏人之城”。
最近,地摊经济引发了全国热议,曾一度管制森严的城市,重新展现出包容性,虽然有经济形势所迫的成分,但是总归是走向了人间城市。
有时候,国家或者城市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如何成为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城市能藏住人,说明城市有吸引力,也有包容能力,是一件好事。藏人是吉祥之兆,预示前途广大。
多藏者,必兴旺。
五大城市藏人能力初步统计
(1)
改革先锋,卧虎藏龙
——广州和深圳是中国传统藏人大市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中国改革的前沿和先锋,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且开放包容,作为广东最强势两大城市,广州和深圳一向对人口具备巨大吸引力,也具备强大的藏人能力。
广州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称,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了
2200
万。而在
2019
年的年度公报中,广州统计的常住人口是
1530.59
万人。外地人口
576.87
万人,如按照实管人口倒推,广州的外地人口则超过了
1200
万。
这是广州官方首次公布实管人口。
实管人口与常住人口,相差
700
万左右。藏住了。
关键是统计口径。
常住人口只要是统计居住超过半年的,而且需要通过就业,主动登记等方式统计。而实管人口,则包括短期经过和居住广州的人口,包括出差和旅游,以及打短工的。
统而言之,短期居住的,中转的,没有登记的,加起来,就是实管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间的统计差距。
广州拥有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生在校人数,拥有中国前三的医疗资源,并且航空和铁路系统均为中国顶尖之列。广州不仅要服务常住人口,还要服务更多的实管人口。
中国著名的移民城市,开放博大。
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口径,广州外地人口
576.87
万,占比
37.7%
。外地人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和河南人比较多。广东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容纳了各地人。
按实管人口统计,广州的外地人占比达
56.7%
,初具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范。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广州经济实力和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还可以容纳更多外地人。
广州本地人低调踏实,
很多富人都生活简单,根本看不出来,
这种低调务实的优良民风,非常值得在全国推广。
深圳藏人,其实一直在民间流传。
至
2019
年,深圳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为
1343.88
万人,其中常住外地人
849.10
万人,占比重
63.2%
。
但是,深圳的
实有人口,坊间传言超过
2000
万。
据南方日报
5
月
报道,深圳市副市长透露深圳实际管理人口约
2200
万。
如此推算,深圳的外地人口,就有
1700
万左右。
藏了800多万人。
深圳立市四十年,年均增长
30%
左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与此同时,深圳的人口也一直在迅猛扩张。
深圳一直是人口流入大市,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移民城市,青年之城。
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
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
文化多样性明显,
包容开放,充满活力,相对容易打破各种利益格局,使深圳成为中国著名的创新之城,中国首个全球创意之都。
总体而言,深圳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在中国城市中数一数二,强大的经济实力,包容性和吸引力,都使深圳成为藏人大市。
在深圳在特区闭关时代,很多没有办暂住证的外地人,经常打游击。深圳取消关口之后,同样有很多人没有进入正常的人口统计渠道,藏匿在深圳的各个角落中。
没有官方统计,但是他们真实存在。
深圳的每个时刻,人头攒动。
(2)
武汉
——中部人口熔炉:万人如海一身藏
今年春夏,武汉元气大伤。
但是,在《中国最有潜力的
20
大城市》系列中,武汉仍排名第二,
武汉具备杰出的天赋,在交通、商贸、生产、服务、科教、物流等领域均具备强大优势。在
2018
年国家公布的物流枢纽城市中,成为仅有的集中五种枢纽的城市之一。
美国学者麦金利·康韦在
1999
年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中国的内陆中心武汉被列为“
21
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
武汉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雄视天下,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的陆地交通中
战略地位极度险要,
以武汉为圆心,其半径
1000
公里左右,高铁五个小时左右,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广深,西至成渝与西安,囊括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能链接中国
80%
的经济和人口。
杰出的天赋,在疫情中成为双刃剑。
本次疫情之所以烈度超过非典,除新冠本身的特点外,高铁时代的快速传播,是一大原因,但是,同时也从反面说明,武汉在中国高铁时代的特殊地位。
据
2019
年的统计,武汉常住总人口为
1121.2
万人,外地人
214.8
万,占常住人口的
19.2%
。为中部最高。
武汉已是中国特大城市。且近十年来人口一直在增长。
但是,这还是官方公报统计的常住人口模式,实管人口则远超意外。
因为
突发疫情,隐秘的武汉的实管人口,突然成为公开的秘密。
出走
500
万,留下
1000
万,武汉实有人口在
1500
万左右。外地人实际在
590
万以上。占比在
39.6%
左右。
没统计的
300
多万人,以前藏在哪里?
武汉的商业贸易与物流,辐射能力非常强大。武汉一向是国内市场必争之地。
地摊经济的鼻祖,就是汉正街。
2019
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49.64
亿元,与
GDP
比重为
46%
,十大城市之首。与周边商业往来频繁。尤其
500
公里内的区域,安徽和江西西部,河南南部,湖南北部,重庆和四川东部等,全是重点疫情区,正好与武汉的市场辐射范围重叠。
长三角西进,珠三角北进,两大产业转移轴线交汇。武汉近几年通过工业倍增计划,经济总量发展很快,且人均
GDP
在中西部最高。在内陆地区,具备强大吸引力。
此外,由于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武汉的商业成本很低,是当下中国新兴的商业与投资中心,
近年来,世界性巨头和国内巨头,纷纷在这一区域投资。
入驻武汉的世界五百强已达
300
家。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中部最大城市,
武汉是一个
巨大的藏人之城。
2019
年武汉市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仍在百万量级。同时,武汉还是中国率先发起抢人大战的城市之一,推出了双百工程,抢青年,抢人才。吸引了不少人来武汉。
武汉若能留住七成大学生,将是奇迹。
2019
年初,武汉市长在北京公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未来十年,武汉欲打造
2000
万的超大城市。
假如武汉最终能够实现发展目标,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有望成为中国新一代移民城市,一个有活力的、有创造力、充满生机的城市。增加
1000
万人口后,武汉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未来占比应超过
50%
以上,成为内陆人口熔炉,博大雄浑的国家中心城市。北有北京,南有深圳,中有武汉,包容天下,吐纳四方。
(
3
)成都:大西部的乐土
天府之国,繁荣千年。
在去年的成都公报中,统计常住人口为
1658.1
万人,增加
25
万人,户籍人口
1500.07
万,外地人口
158.03
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为
9.5%
。
这个数据,与民间对成都的观感不符。
事实上,
成都的实管人口,确实远超公报统计的常住人口数。
三年前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会上透露成都的实管人口,已经达到
2030
万。如此,成都实际的外地人,比现在还要多出
400
万左右,总量初估达到
530
万。占总人口比重为
26.1%
。
成都的人才新政累计吸引
33
万名大学本科落户。
成都面临与重庆和西安的竞争。
不仅需要更先进和丰富的产业结构,也需要年轻和充足的人口。
目前,成都正在申办
2012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雄心勃勃地准备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的舒适,自在,时尚和包容,美食和美女,举国闻名。
当下,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长中的西部,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黄河生态经济圈等一起,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几大增长极之一。
预测未来,成都对于人口吸引力将更进一步,能够藏住更多人。
本次
地摊经济中,成都是十大城市中最先行动者,给予了市民包容与温暖。怎么对待藏在城市角落中的人?成都可以参考。
(
4
)北京: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城市
南来北往,何处驻足?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人都向往的城市。
北京虽然执行严格的户籍政策,但是,因为拥有全国最好的公共资源,各地人还是趋之若鹜,突破各种艰难,来到北京。
当下,一百多家央企中,超过一半的总部驻扎北京,在中国十大医院中,北京最多,同时,北京还是中国三甲医院最多的城市,全国
985
大学中,五分之一在北京,双一流大学,也近四分之一集中在北京。同时,北京
是中央银行所在地,也是三会所在地,是政策的策源地。控制了全国的金融。
如此多的公共资源,全国人要办事,都得来拜码头,求项目。
北京,是全体国人不得不来的城市。
同时,北京是一座混杂的、折叠的城市。
罗天昊认为,北京有三个世界。
第一个是权力世界,这里城府森严。
第二个是老北京势力,人情和传统的世界。
第三个是以
CBD
为代表的民间世界和外来世界。
权力、传统与市场三大力量的博弈。
北京的奇特之处在于,
作为一个城市是封闭的,但是,作为一国之都,却是开放的,中国改革的政策策源地,在北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一面通过户籍等政策,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但是,一方面,
在市场体系、民间体系和江湖体系中,人们却仍如潮水一般涌入北京。
他们在哪里,有的可以统计,有的则无法统计。比如,
你知道江湖混混在哪个人口统计体系中?
在官方统计中,
2017
年北京终于停止了人口增长,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截止
2019
年,北京常住人口
2153.6
万,常住外来人口
745.6
万。比三年前减少近
50
万。
但是,
北京的实有人口多少,到底藏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
随着北京功能的疏解,以及雄安的崛起,北京的人口将真实收缩。
可惜,雄安还没有大动静。
北京称不合适地摊经济。令人惆怅。
曾经的地摊经济秀水街,在经过“高大上”的改造之后,已经不复昔日模样。
(
5
)内陆省会和沿海发达工业城市
大裂变。
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主流方向,是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其中,中部是最主要的腹地。
罗天昊国与城曾提出一个“内陆七雄”的设想。其中,除武汉之外,内陆省会都是人口入流城市。如郑州、南昌、合肥、长沙、成都等,重庆前几十年人口外流,但是最近几年也可是回流。
此外,西部的西安、贵阳,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入也比较迅速。
加速流动的经济与人口活动,使各地的人口统计滞后于现实。
实有人口超过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有很大可能。
这些城市,都有可能是藏人大市。
此外,
在沿海区域,除北上广深之外,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藏人能力也很强。
比如珠三角的东莞和佛山、长三角的苏州和无锡等。
民间观感,实有人口远大于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
应非空穴来风。
同时,最近几年,各个省会,也越来越强势,他们起码藏住了本省的不少人。
(小结)
流动人口,多数是青年,是精锐,也是社会的生力军。
用脚投票。
城市能够藏人,说明有吸引力。
当下,很多扩张中的城市,部分流动人口没有纳入统计体系,但他们客观存在,并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真实的贡献。
无论户籍人口还是外地人口,都是城市的财富,善待他们。
城市迅猛发展,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拥挤,一体两面。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罗天昊国认为:
国家需要允许地摊经济,给平民活路。
城市需要吸引外地人口,给青年出路。
多藏者,必后旺。
世事多变,可加关联公众号: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