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乐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87私家车广播  ·  俄对乌发动大规模夜袭 ·  8 小时前  
987私家车广播  ·  俄对乌发动大规模夜袭 ·  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乐居

坐拥2公里一线水岸江景!这座村紧邻琶洲、生物岛、大学城! 谁将拿下这块香饽饽?

广州乐居  · 公众号  ·  · 2019-04-25 19:22

正文

仑头村作为广州海珠历史文化名村,临近琶洲、大学城、生物岛的独特区位,使其备受瞩目。据坊间传言,曾有几大房企涉足仑头村旧改事宜,其中就包括 深圳华侨城、合生创展 等。


这个村庄到底有什么魅力?它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又如何?请跟随乐居编辑实地瞧瞧。


沿江水岸线长约2公里

临近琶洲、生物岛、大学城


仑头村,位于海珠区东南侧,处于珠江后航道北岸, 拥有一线滨江景观,沿江水岸线长约2公里 ,背靠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广州大学城,临近琶洲会展中心。



村庄中有大量湿地和万亩果园,开发行为受到管控。因而 绿化环境较佳 ,保留了原始风貌。但仑头村在海珠区的发展中,仍属于较落后位置。


仑头村创新轴线区位分析

图片来源:南粤规划公众号


合生创展、华侨城介入旧改

2017年曾开旧改商讨会议


此前,坊间曾曝出,早在2007年,合生创展曾涉足仑头村旧改,还进入仑头村与村民举办了联欢会,并前往部分村民家中慰问。有村民透露,深圳华侨城还在2018年的广州龙舟赛中,赞助仑头村的队伍。


对于仑头村旧改的话题,村民早已习以为常。 自2017年,仑头村便曾召开旧改投票会议。 召集了150位社员代表进行投票,到场签到人数为124人。会上,同意仑头村改造人数为112人。同意率约为74.67%。


根据当年的三旧改造政策,旧改应由 全体村民(改制居民、祖屋权属人)80%表决通过,才能批复生效实施 。而在当时,曾张贴公告表述“表决得到通过”,其结论令人不解。



在采访中,村民对村庄改造的意见持谨慎态度。面对乐居编辑的询问,村民表示,只要旧改流程公开透明,他们也愿意配合相应的工作。


海珠库存消化周期仅为5个月

地铁12号线将设站 周边宅地供应稀缺


仑头村引得众多房企垂涎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独特的区位,还在于海珠区一手住宅市场的竞争。这从3月广州市一手住宅的供应、库存等数据中,可窥见端倪。


根据中原发展部发布上个月(3月)的广州市一手住宅数据中可见,作为仅次于天河、越秀的热门住宅交易区——海珠,其库存和消化周期仅为5个月,新批面积为6000㎡,皆排行全市各区倒数第二位。



而在近日发布的《2019年广州经营性用地供地蓝皮书》中,海珠区今年出让地块为11宗,其中仅有2宗商住地,位于海珠区西部和南部。而东部的土地供应,主要集中在琶洲西区的8块商服用地,可见该区域的宅地十分稀缺。



从楼市情况看,以仑头村为中心,一手住宅的供应主要集中在 珠江新城、大学城 及珠江对岸的 天河东圃区域 。目前,村庄西侧的珠江新城,纯住宅项目早已超 10万元/㎡ 。而东侧的大学城,则因宅地供应限制,新盘稀缺,均价也在 5万元/㎡ 以上。


图片来源:广州乐居网


从二手楼市看, 赤岗区域 成为海珠区东侧的主要房源供应地 ,该村所在的官洲片区房源稀缺。临近的琶洲区域,二手住宅均价达 3.6万元/㎡ 、大学城片区 均价 5万元/㎡ 、万胜围片区 均价 6.4万元/㎡


图片来源:链家网


除了片区住宅稀缺的原因之外,交通上, 仑头村已纳入地铁12号线的规划范围之内。 该线路将从浔峰岗横穿市区,途径仑头村,到达大学城南站。


作为2019年重点项目计划的广州地铁12号线,目前已经开工。据官方公布的资料得知,预计2023年开通试运营。



随着琶洲地区各总部大厦落地、顶尖企业入驻,琶洲及其周围区域的楼市也会水涨船高。而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一线江景、地铁途径的仑头村,自然入了各家房企的眼。


外来人口多为上班族

村内有出现水费乱象


据了解, 仑头村现有户籍人口6400人,登记暂住外来人口5000人。 除了在村内做生意的外来人口之外,还 容纳了大量在天河、琶洲的上班一族。


村庄业态主要以水果种植业和厂房出租为主。村内的果树种植历史较为丰富,盛产有荔枝、龙眼、杨桃等,另外还有金属制造、布料厂等多种业态。



目前,村内建筑以铺面和村民自建房居多。村内部分自建房沿江而建,最高可达6层。水道内可见鱼儿畅游,水质清澈。




一位在村委附近租住房屋的王阿姨(化名)告诉乐居编辑,她租住了一层商铺作为居住和开店用,房租为1700元/月。王阿姨对该村庄的治安较为满意,她表示:“ 这里的治安还不错,不然我们也不会放心带小孩来这里。 ”,但王阿姨也直言,仑头村一些房东存在 水表乱计费的情况 。仅她一家五口人(包括一个1岁的孩子),每月计水费要20吨。


王阿姨表示,此情况她曾与房东多次交涉,未果。但王阿姨觉得,由于房租较低,这样的情况她只能选择吃下哑巴亏。


而另一位居住在江边的租房者则告诉乐居编辑,她跟房东直接租住房屋,水费为5元/吨,未见乱计费情况。但曾听闻有此现象存在。


珠江沿岸传统水乡

黎姓先民南下 疍民落脚点


仑头村始建于宋末元初,面积约为103公顷。村内以“黎”姓人家居多,据说,在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由于临近珠江,仑头村还存在不少“ 疍(dàn)民 ”落户。


注解:“疍民”是生活在江上一带的居民,传说他们终身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



目前,村内保留有两座原始宗祠—— 黎氏公祠和南溟黎公祠 ,分别建于明代与清朝,在风雨飘摇中,屹立村中数百年。


文革期间,宗祠遭到了严重损坏。直至2004年,南溟黎公祠改造成 中华姓名博物馆 ,黎氏公祠改建成 中华图腾博物馆 。可惜的是,当日,乐居编辑来到仑头村时,却发现两座宗祠大门紧闭。


宗祠门口虽有提示不得晾晒衣物的告示牌,但依然有不遵守规矩者,在一旁晾晒棉被。



对于承载了大量外来人口的仑头村,不仅房租便宜,还能享受到一线江景。到了中午时刻,许多居民都聚集到仑头村江边散步,场面热闹非凡。江风阵阵,大树庇荫,不少居民宁愿盘坐地下,都不愿错过这休闲时刻。


在走访中,许多居民也感慨,若是村庄改造,他们必将失去这舒适的居所,下一步,还不知道要迁往何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