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脑机接口新进展:人机心智协同进化时代即将到 ... ·  21 小时前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失业金申请后,何时能到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现在我不关心叙利亚、海南自贸区、中美贸易战,只担心这个问题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4-16 22:00

正文

撰文|蜜妹 (本文为杠杆游戏小妹闺蜜财经原创,欢迎关注!)

近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刷屏了。但热度始终不如海南自贸区、中美贸易战,可蜜妹觉得,与它们相比,未来的养老问题更值得我去多做思考。

尽管这些并不发生在当下,但却对我们未来影响深远,它要解决的是我们去哪,以及怎么更好的去那,从而影响现在的选择。

其实说这些蜜妹也觉得有些绕口,但去年关于养老的两组数据着实惊到了蜜妹。

一个是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据预测,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2050年的1.3:1。”

另一个则是2017年年底,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全国已经有13个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不足1年,个别地区赤字超过200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父母辈养老问题比较严重,但未来我们老了之后,按这样的形式发展,我们会更加严重。

而这次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可能国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尝试。

01

养老靠政府?

先来说说最近热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开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试点地区包括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据cai新的报道,这种延迟纳税的政策,意在激励社会公众积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养老金,而这些不仅有利于促进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可以大大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国泰君安此前估算,个税递延商业保险的开展,有望释放2000亿元的保费空间。

就像前面提到的,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去年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据预测,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2050年的1.3:1。”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现在是2.8个人去赡养一个陌生老人,未来的2050年,按照年龄计算,到时最大的80后70岁,最大的90后60岁,到时赡养我们这些80后的,是1.3个年轻人。赶上了教育收费、房价高涨、金融危机、就业难题等等之后,养老也成了一个负担。

因为我国实行的事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也就是说,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为现收现付,由现在的年轻人交钱支付给目前的老年人养老;个人账户部分的养老金不断缴纳积累,用于年轻人自己退休以后的养老所需。

但是如前所述,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中显示,全国已经有13个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不足1年,个别地区赤字超过200亿元。财政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其实很早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很早就提过,“完全说靠政府机制养老,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政府养老是兜底的。过不去的,一条线以下的部分靠那个,不是完全靠那个养老。”

02

为什么不看好我们这代人以房养老

蜜妹有注意到,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而2016年,人口出生率为12.95‰,这也就是说,在全面放开二胎的这两年,生育非但没有继续大增,反倒是很快回落。

2012-2017年,我国总人口和自然增长率 图表来源|我国统计局

回顾过去22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数,从2001年前后已经进入低位徘徊期。

如果从刚进入婚育年龄的角度来看,在199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曾达到过2038万人的高峰,但这个高峰之后,就直线下滑。到2006年最低时,曾一度年出生总人数只有1584万人,比1997年时跌去400多万人!

目前,1997年前后出生的朋友开始步入婚育殿堂。未来几年这部分20多岁的年轻人购房总需求,肯定会较高。但再过几年,00后开始谈结婚买房时,特别是2006年后出生的朋友到婚育年龄时,住房刚需将直线下滑。

这也就意味着,短则几年,多则十多二十年,00后们成为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时,不仅住房总需求直线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岗位的增加,劳动力是否够用都将成为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

此前,联合国发布了一个《2050全球人口展望报告》,报告现实,2050年,中国将比欧美国家更显老态,那时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高达49.6岁,接近日本53.3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欧美国家依然才40岁出头。

到2050年,最大的80后70岁,最大的90后60岁,也即将步入退休年龄。

一方面是年轻人不够了,另一方面是,我们都要退休了,靠投资房产所得养老?且不说当下房住不炒,以及呼之欲出的房产税大背景,未来不可控因素太多,但最值得关心的事,年轻人不够了,投资来的房子,谁来接盘谁来租住都有可能是个难题。

03

养子防老是不道德的自私

既然不能完全靠国家养老,以房养老风险性又大,那传统的养子防老呢?

撇开你是否愿不愿意生小孩,再响应国家号召来个二胎,抗住生育压力,还得揪心成长教育问题,更难受的是,将未来丧失生产能力后的生活压力全都给了子女,无形中增加他们的负担。

蜜妹一直很赞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所说的,养子防老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观念。

他曾在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这样说:

我不想看到你们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诉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