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概述了近期的头条资讯,包括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2.2、财政部延长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发布会等内容。
财政部发布通知,延长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至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用完为止。
近期医药板块表现活跃,主要由于流感感染人数增多、政策利好创新药市场及市场对其未来的看好等多因素影响。
市场短期调整主要受资金面和政策真空期等因素影响,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投资者应关注结构性机会,如红利类指数、消费政策发力后的边际改善子领域等。
2024年1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2.2
1月6日公布的2024年12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2.2,较11月回升0.7个百分点,为2024年6月来最高,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加速扩张。12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回落0.9个百分点至51.4。
(
来源:
财联社)
财政部:延长设备更新贷款
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
财政部1月6日发布通知,对于2024年3月7日前签订贷款合同、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服务采购合同,3月7日后发放的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贷款,纳入财政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同时,延长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至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用完为止。
(
来源:
财联社)
国家发改委将举行专题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于1月7日(星期二)上午10:00,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
(
来源:
财联社)
央行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750亿元
中国人民
银行
1月6日公告称,为保持
银行
体系流动性充裕,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4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由于当日有891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750亿元。
(
来源:财联
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印发《国家数据
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建设指
引》
提到,
2024-2026年,利用2-3年左右时间,
制定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标准规范
。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到2029年,
初步形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
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
(
来源:
财联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
调节能力
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实施方案
》
提到,要
统筹提升可再生能源调节能力。大力支持流域龙头水库电站建设,积极推进流域水电扩机增容等灵活性提升改造,着力提高流域整体调节能力。积极布局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充分发挥新能源主动调节能力。
(来源:财联社)
点评:
近期医药板块表现活跃,昨日盘中逆势走高,主要有以下多方面因素共振:一是近期流感感染人数增多,抗流感药物的销售量持续增长,流感防护相关话题热度攀升,参与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备受市场关注。二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物,这对创新药板块形成利好。同时,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创新药市场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显示出市场的巨大潜力。三是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十年来低位水平,因此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我们认为2025年医药产业成长性较为明确,建议关注医药行业“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等方向的投资机会,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见效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加剧等。
上周A股调整明显。主要宽基指数中,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等跌幅在6%以内,创业板指数、中证1000、中证2000跌幅超过8%。行业主题指数中,跌幅较小的是煤炭、石油石化和银行,跌幅超过10%的是国防军工、综合金融和计算机。
核心观点:
元旦后市场调整明显,主要受岁末年初短期资金面、政策和业绩真空期以及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的的扰动,但我们认为国内政策基调未变,经济增长底层逻辑未变,12月PMI再度在枯荣线之上,释放出基本面呈现继续回暖的态势。展望后市,政策发力方向不变,短期修整不改中期向上趋势,继续聚焦政策重点发力的“扩内需”和“新质生产力”两大方向;同时考虑到低利率环境中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可继续关注红利类指数的配置价值,投资主线聚焦消费政策发力后的边际改善子领域,中期聚焦政策强烈支持且景气度向上的泛科技领域,如计算机、芯片、软件、机器人、智能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适度关注顺周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