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www.freehead.com)是中国成立最早,注册会员最多的专业性书法交流网站。 本站旨在为广大书画家、爱好者提供最新书坛新闻咨讯,学术成果、书画展览、书画印学习创作交流以及艺术品交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5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哔哩哔哩:时尚活动运营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书法网

赏画 | 张大千《晚山看云》

中国书法网  · 公众号  ·  · 2019-12-17 20:00

正文



张大千 (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张大千 晚山看云 1946


画面中景的云山脚下,隐现出一角城墙楼阁,虽着笔不多,却匠心独具,这正是诗中所谓的:“红尘有事满城郭”,与这红尘中的城阙相对应的是在山水间随波飘荡的一叶扁舟,这舟中人的人生理念正是诗句“与世无求只好闲”的最好诠释,两相对应下,把古人入世、出世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谐地融合在了同一画面之中,既加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也寄托了“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归隐情怀。画幅上方,画家以俊爽奔放的笔势长题沈周诗作。诗曰:“晚山忽忽看云生,山有云生乃有情。未必丹山重似画,只于此处看天成。隐居只在一舟间,与世无求只好闲。远放江湖读书去,还嫌耳目近青山。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艇(子)贴天浮。罂尊酌得三千觥,大醉去题黄鹤楼。树里平桥秋日长,风丝掠鬓晚生凉。红尘有事满城郭,野老还为静处忙。信脚清溪细路斜,角巾捎落紫藤花。寻常记得相过处,口未应门先唤茶。



此画为张大千壮年之作。其实,画家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创作巅峰期,正在作融合南北宗画风的大成努力,因此体现在画面上但见暖峦浮翠,元气淋漓,令观者为之心动。画面布局以高远角度表现水村山郭的平远之景,致力于描绘诗句中描述的景物以及林中隐居处的柴门茅屋,给观者展现了一个可居可游的理想活动场景。



与大千同期山水画相较,此画风格略显疏放,主要用的是清初石溪苍茫拙厚的秃笔法做皴点,设色上使用较多赭石、花青等色调,并用朱膘层层点苔,用花青渲染林木,画面气氛在暖调子中不乏清冷的逸趣,由此可见画家在创作生涯中喜多方涉猎的探索精神。大千的山水画从石涛入手而上溯宋元,石溪画风所为不多,当时画坛公推黄君璧为传承石溪画风第一人,所以大千也有意规避。但大家毕竟是大家,张大千偶一出手就不同反响,把石溪画风演绎得丝丝入扣又不着痕迹。



此画于苍浑之中不乏明洁灵动的秀逸之气,这也是大千的个性所在。在布局上,将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拉开,云蒸霞蔚,群山绵亘,天高水远,境界开阔,夕阳映照下的山峦水脉中充满着苍润明洁的阳光感,给人以疏朗空旷的审美感受。观其龙脉起伏,搭配映带,显然是吸收了北宋郭熙画派的风貌又自开生面。林木茅舍的处理,极其深静蕴藉,深得元代王蒙的意趣;那扁舟傲啸的高士,则分明又是梅花道人吴镇的绝唱了。



转载声明: 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