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地产广告精选
新浪微博@房地产广告精选 同名帐号。始于2011年3月,从地产广告/案例搬运工,再到地产营销行业连结者,现更关注『地产社群』发展。看房精,必加薪。房精平台为私人平台,永久坚持独立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回顾一下春节-20250207221212 ·  昨天  
财宝宝  ·  左手右手。 ... ·  2 天前  
广州房姐  ·  绿城+龙湖,绝密产品曝光,暴打番禺楼市! ·  3 天前  
广州房姐  ·  绿城+龙湖,绝密产品曝光,暴打番禺楼市! ·  3 天前  
财宝宝  ·  我一般是拿大头针比划一下。-20250205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房地产广告精选

『案例』万科上海区域:互联网+服务新物种上线,31城联动走心营销

房地产广告精选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8-04 20:29

正文

房精语:

在我构筑我的地产社群理论的时候,关于城市社群这块,我通常会把麓湖和万科作为两个典型的代表来陈述。万科从万客会到翡翠联盟再到今天的美好联盟,万科也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在构筑一种身份共同体,也就是我所讲的城市社群。而一旦城市社群这个维度的身份认同感形成了,那么对于只有社区社群的开发商来说,就相当于是降维攻击。

而且,万科的优势在于其区域联动、多产业联合的能力,就像郁亮所言,万科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商。而美好联盟会成为连接其中的重要纽带。

没有永恒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互联网时代,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发生变化。信息不再是由小部分人制造,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源头, “人”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的核心,“用户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因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行业都是服务业,所有企业都是服务企业,有效的客户服务,与用户成为朋友,让用户真心地认可、传播、维护企业。基于用户思维,创新有效的客户服务,才能为企业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与价值。作为地产业的领跑者,万科也在变化,要赢得客户,需要更多次为客户服务的触点和能力,同时提供客户更具有个性化和获得感的产品和服务。



在暑期,万科上海区域创新求变,联动31城首创实践新型客户服务平台,践行美好生活场景师,打造行业爆点新物种-美好联盟,并推动内容和服务的结合,建立超级用户生态圈。


What’s 美好联盟?


在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环境下,万科上海区域转换思维,将目光从“造房子”向其他居住需求方面扩展,以更新型和深度的客户服务模式打造与客户的更多触点。


作为万科上海服务“新物种”,美好联盟是万科上海区域面向全业务打造的全新美好生活超级会员平台,是万科上海区域落地美好生活场景的创新服务之道。无论是关于新型客户服务模式的探索,还是跨界品牌间的权益互通,美好联盟以“人生更美好的可能”的主张,为每一个人及每一个家庭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美好联盟自上线之日,服务包含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合肥、南通、徐州、扬州等十余个城市,打通万科上海区域热带雨林业务,联动外部优质权益提供衣食住行娱教健等多项权益及商品,覆盖华东共31个城市超百万客户。


在美好联盟的平台上,会员身份将作为通行证,专享万科住宅、商业、产办、租赁住房、医养、教育、度假、装修等所有服务,便捷查找万科热带雨林场景下所有业务板块的详细信息。


同时,美好联盟不仅将热带雨林全部业务链接起来,互相赋能,产生新的更美好的化学反应,万科上海区域还通过跨界联动各大品牌,以美好盟友的形式,为客户创造一个美好生活服务生态圈。


对于美好联盟会员,场景延伸带来的是生活的便利。



策略思考


在产品时代向服务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以平台为载体,通过有观点的内容运营,为客户提供服务;也通过服务与互动,构建联盟的价值观。从6月21日美好联盟小程序内测上线到7月21日美好联盟小程序首发,万科上海区域以陪伴季为主题,从人性关怀和客户体验出发,围绕美好联盟平台7.21权益日的发布,通过系列整合传播动作,演绎一波不同以往的走心营销战役。


第一阶段 重现失陪现象,痛点引发全民关注


在新媒体时代,大而空的“喊口号撒鸡汤”只会让大多数人选择沉默,唯有花心思在平凡的人与事中寻找能最大化激发大众情绪的小颗粒,才可能启动受众的情感按钮,而愿意成为你的传播者。


此次“上海区域万科美好联盟陪伴季”一开场,就聚焦到家庭“陪伴”的质量上,以“陪伴”的表面,拷问“孤独”的内心。创意大招环环相扣,把“人在心不在”这一“伪陪伴”的“罪状”桩桩件件列出来,一时间,互动转发刷爆朋友圈;同期,通过联动媒体大V,速写社会现状,构建情感树洞。一举突破大众及业界对传统房地产业的固有想象。


万科不再只是单纯的房产开发商,而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业主权益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以美好联盟这一权益共享平台作为承载。




九组场景分别围绕母子,父女,情侣,朋友等关系,通过手机这一聚焦,将“陪着不等于陪伴”这一社会常态进行重现,直击受众内心,许多网友都主动转发,一时间霸屏了朋友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似乎每个人都可以从这组“失陪”海报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点击图片跳转原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同期,万科上海区域联动新周刊,通过速写“夹心族”的“丧偶式育儿”尴尬社会现状,构建情感树洞,将失陪这一现象再度放至社会公众台面,引发人群共鸣。对“陪伴”的重要性发酵,它不仅仅是一种亲密模式,还是一种情商,一种能力。揭露一个人从小缺乏陪伴,很自然地就不懂得如何陪伴自己的家人、伴侣、孩子和朋友,他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走更多的弯路,才能学会“陪伴”。


在毫无外部助力的情况下,文章就轻松斩获 7 万以上的阅读量。不少网友除了默默点赞之外,更将其收藏作为日后“警醒”的素材。



主题深化

以一小时陪伴为概念,制造共鸣效应


在万科上海区域联合新周刊发声之后,宁波万科也开始发力,前后推出一小时快闪视频和一小时陪伴测试 H5 ,以释放本次战役的最强音量。


一小时陪伴快闪视频

《如果每天多出一小时,你会干什么》

用一小时为切入点,勾起亲人、朋友间的失陪,唤醒陪伴的重要性。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一小时陪伴H5

一条发人深省的H5,以这样的开头“你是否曾思考过一个问题:你的生活,是不是早已被手机控制?……”快速传播,透过叩问的方式,指出一个平时吞噬我们时间,减少陪伴的大怪兽——手机,用挑战的方式让关注度再度发酵。

扫描二维码,参与1小时挑战


1

2

3

4

5

6


以手绘海报的形式来表现万科雨林六大业务,使得“陪伴”主题更为具象化


续热升级

陪伴福利兑现,美好联盟活动上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