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线收听
本节目,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
↓↓↓
阅读原文
如果
觉
得好听,请转发给朋友
在各类大型商船和豪华游艇往来穿梭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一艘古色古香的中式帆船“张保仔”号,仿佛是穿越时空隧道而来,很容易就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这艘帆船悬挂三道红帆,前后各插三角旗,船艏细长, 像一道锋利的刀刃;船身设有上下两层客舱,游客可端坐其间,尽揽维港两岸美丽风光。
这艘纯手工打造出的怀旧古船,很容易让人们想起清朝后期,那位雄霸南海多年、令中外闻风丧胆的著名海盗——张保仔。张保仔半生在海上游荡,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关于他的传说,至今仍在流传。
那么,年纪轻轻的张保仔是如何从一个普通渔民,迅速成为南海巨盗的?他又因何敢于挑战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怎么会与曾经的义母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这位威震四方,统帅六部的海盗盟主,又为何突然向清廷投诚?投诚后的宦海生涯是否如意?正当壮年的张保仔又因何蹊跷死去?关于他的藏宝传说究竟是真是假?
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清末纵横南海的侠盗——张保仔。
张保仔是广东江门新会县人,约1786 年出生,全家靠捕鱼为生。他的少年时光,可以说十分凄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因为没钱交保护费,自家的渔船被官府的船撞沉,父亲溺水而亡,而张保仔抱着块木板在海上飘荡几日,幸运地被其他渔民救起, 此后靠帮别人打鱼谋生。
1801 年,15 岁的张保仔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天,他驾船出海捕鱼,撒网、拖网、倒鱼入舱……灵活的身手、潇洒的动作,被不远处大船上的一个壮汉看得一清二楚。壮汉一个手势,大船慢慢靠近了渔船。张保仔看到船上飘扬的“郑” 字旗,并没有慌张,而是主动表达了投诚的意愿。
这个壮汉,正是威震南海的海盗红旗帮帮主郑一。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依然无法阻止西方鸦片和走私船的入侵。这时,海盗组织趁机发展壮大,以抢劫官船和西方鸦片船为发家致富的法宝。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黑旗、白旗、红旗、黄旗、蓝旗、紫旗六大帮派(亦有史学家提出,当时海盗分为黑旗、红旗、黄旗、蓝旗、青旗“五色帮”,作者注),郑一的红旗帮实力最为强劲。
张保仔虽然年纪小,但是有勇有谋,加上对清廷水师的满腔仇恨,打起仗来十分勇猛,慢慢地得到了郑一的信任。郑一与张保仔情如父子,不但把张保仔提拔为帮中一名头领,还经常与他商量攻城拔寨的战略战术。张保仔为人又十分义气,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1807 年,郑一刚刚将六大海盗帮派组成联盟, 就被一场猛烈的台风刮入大海,不幸溺亡。一时间, 红旗帮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
这时,勇敢挑起红旗帮大旗的,是郑一的遗孀石香姑。这个女人可不是一般人物,她出生于渔民世家,父亲被官府陷害,关入大牢。石香姑主动给郑一写信,提出只要能救出父亲,她愿意落草当压寨夫人。郑一早就看上了石香姑,于是派人劫狱,救出了其父。石香姑信守承诺,与郑一成亲后,极力辅佐郑一,推动红旗帮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在帮中素有“龙嫂”之称,是掌握大权的二号人物。
郑一死后,在联盟中实力位居第二的黑旗帮帮主郭婆带立即跳了出来,不但提出要当联盟霸主,还要娶觊觎已久的石香姑为妻。面对着内忧外患,石香姑虽然以郑一刚死、不宜谈婚论嫁等理由暂时搪塞过去,但她知道,必须要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帮助她支撑大局。她的目光,放在了张保仔的身上,一步步地把帮中实权交付给张保仔。
在朝夕相处中,32 岁的石香姑和21 岁的张保仔超越了“义母义子”的局限,变得“明为主仆,暗为夫妻”了。
张保仔掌握大权后,对部属约法三章:私逃上岸者立杀;私窃公物者立杀;对掳掠来的妇女强奸者立杀。还规定凡向百姓购买东西,须加倍付钱,如有强取百姓东西者立即处死。因为纪律严明,他受到了沿海群众的认可,被人称为“侠盗”。
张保仔和石香姑在长期的作战中,发现自身武器与西方商船有很大不足,于是夺取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船只上的军火,用以武装自己的海盗船。同时,他们还向英国人买了很多20 磅炮弹的新式火炮,用于取代自己的10 磅旧式炮,并为每名海盗装备洋枪和火药。
逐步壮大的红旗帮,极大地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于是清廷不断派出水师,意图剿灭张保仔,双方在珠江口一带,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海战。
1808 年7 月,清军虎门镇总兵林国良率领船队出海剿捕,与红旗帮互相发炮射击,结果林国良的座船被炮火击中,不幸战死。8 月,参将林发出海巡逻时遇到张保仔,早就被海盗吓破胆的清军不敢迎战,意图溜之大吉。没想到张保仔尾随至阿娘鞋一带,占据上风之后,用重炮轰击,林发战死。1809 年5 月,水师提督孙全谋与红旗帮作战,惨败于广州湾,孙全谋本人差点被生擒。6 月,左翼镇总兵许延桂出兵剿匪,结果在桅夹门一带战败身亡。
张保仔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抢劫官府船只,以及来中国贩卖鸦片的外国商船。有一次,他带领上百条海盗船,围堵了18 艘葡萄牙武装商船,打开船舱一看,里面堆满了葡人从中国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张保仔气得咬牙切齿,从此更加疯狂地抢劫外国商船。
1809 年9 月17 日,一艘满载着鸦片的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正向香港驶来。趾高气扬的英国人,仗着船坚炮利的优势,并没有十分戒备。不曾想, 当船只就要靠岸的时候,红旗帮的海盗船队高速驶近,将商船团团围住。海盗们从小艇登上商船, 控制住船主,并把鸦片烟、火药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转运下去。在交付了上万元的赎金后,英国人才将洗劫一空的商船领回。
恼羞成怒的英国人逼迫清廷必须剿灭海盗,并纠集清朝水师、葡萄牙舰艇组成联合舰队,于当年秋天,气势汹汹地向红旗帮的老巢——香港大屿山发起围攻。
张保仔和石香姑经过商议,整出了一套“围魏救赵”的好戏。他们先是把手下近百艘战船在大屿山外侧整体排列,摆开架势与联军进行硬碰硬的较量。虽然联军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红旗帮火力威猛,在作战中也没吃太多亏。双方在海上对峙了足足9 天时间。
这时,张保仔率领的海盗主力悄然绕过联军,一路杀到了广州城。眼看大本营要被海盗给抄了,联军只得仓促撤军。在9 天作战中,红旗帮仅战亡40 余人。
经过与清廷和西方列强的多次作战,张保仔的船队愈战愈强,拥有大小战船一千余条,海盗7 万余人,成为横行南海的“黑色旋风”。当时即使是西方船只,也闻张保仔之名而色变,有的为保平安就乖乖交上保护费。
都说高处不胜寒。张保仔将红旗帮引向兴盛之时,却也是滑向危险和困境之日。
1809 年,张百龄任两广总督。他在对付张保仔时,使用了最为厉害的一招,那就是“釜底抽薪”。张百龄命令沿海商船不得出海,海运都改为陆运, 禁止沿海商家和百姓为海盗销账和接济粮食饮水。同时,他还大力训练水师,不断提高作战能力。沿海地区守军整肃军备,遇有海盗船只靠近即以炮火轰击,使海盗船不能靠岸。
在旷日持久的围困中,张保仔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他们常年居住在海上,很难上岸休整;船舶被海潮侵袭,很难得到修葺;而储备的粮草只能坐吃山空,虽然手里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却换不来一口粮食。
雪上加霜的是,海盗联盟内部分崩离析,有的甚至在背后捅起了刀子。1809 年秋天,红旗帮与清葡英联军作战时,黑旗帮拒不出兵支援。当年冬天,为破除清军封锁,张保仔率领船只试图闯入珠江口,被清军水师逼退。没想到郭婆带率领黑旗帮趁机偷袭张保仔,让他遭受了较重的损失。
恼羞成怒的张保仔,随后发起了对黑旗帮的猛烈进攻。侥幸突围的郭婆带,带领残部向张百龄投诚,受封为“把总”。他对海盗情况知根知底,几次随清军水师前往围剿,都让张保仔吃了大亏。
祸不单行,张保仔又遭遇了葡萄牙人的凶狠报复。1810 年1 月21 日,葡萄牙舰队和张保仔的300 多艘海盗船,在大屿山附近海面又一次相遇。此时, 张保仔的船队经过官府长时间围困,战斗力有很大损耗。在作战中,张保仔采取狼群战术,安排多艘小船围困同一艘葡萄牙兵船,企图用人数上的优势来取胜。此时,葡萄牙人发现了一艘红旗帮供奉神像的大船,于是集中炮火击沉了这艘船。当木刻神像在水面漂浮、一众僧侣纷纷高呼救命时,迷信的海盗人心浮动,纷纷逃离战场,张保仔惨败而归。
作为一个24 岁的年轻人,张保仔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支撑下去,“投诚”这个念头,第一次闯入了他的内心。可是当土霸王当惯了,他又怎甘心寄人篱下?张保仔百般纠结。
张百龄则抓住机会,安排与张保仔有深交的周飞熊前往游说。周飞熊一一列举了张保仔当前面临的困境,说明只有归顺朝廷才是他最好的归属。眼看张保仔还不够动心,周飞熊抛出了一个大诱饵——只要张保仔愿意投诚,就可以由官府安排他和石香姑成婚,让石香姑成为名正言顺的“命妇”。
用情专一的张保仔彻底动心了,要求与张百龄直接进行谈判。1810 年2 月,在珠江口穿鼻洋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谈判场面——官府和海盗的船队在海面两侧整齐列阵,由澳门的一个法官居中来回传话。双方足足谈了3 天时间, 却因为张保仔提出的保留私人卫兵和船只的要求无法谈拢,最终不欢而散。
眼看投诚陷入了僵局,4 月17 日,石香姑不顾他人的苦苦劝说,只带着10 多个没带任何武器的女卫兵,直奔广州城两广总督衙门,要求与张百龄再行谈判。张百龄破例在官府大堂接见了她。
石香姑不卑不亢,一一列举理由、晓以利害。她提出,张保仔要求保留卫兵和船只,都是因为以前树敌太多,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才提出的合理要求;如果官府不答应,他们红旗帮就誓死抵抗,直到拼尽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一来官匪难免两败俱伤。或许是被她的勇气和胆量所折服,也是考虑到当前严峻的肃清海盗形势,最终张百龄答应了她的要求。
石香姑
1810 年4 月20 日,张百龄赴香山县外海芙蓉沙接受张保仔、石香姑的投诚,共接收海盗及妇孺17318 人、战船226 艘、大炮1315 尊、兵器2798 件。张保仔改名张宝,授“千总”顶戴,保留30 艘船只为私人舰队,留于广东水师效力。张百龄传皇帝旨意,赐张保仔和石香姑成婚。
从呼风唤雨、人们闻之色变的海上霸王,到官府里的一名官员,没人清楚张保仔内心经历过怎样的煎熬。只是身边的那些卫兵可以觉察到,他眼神里的那种匪气杀气逐渐消退,多了些谨小慎微、察言观色。即使受到官府同僚的冷嘲热讽和刻意刁难,他也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自古以来,投诚的盗匪,能够平安终老的并不多。张保仔知道,只有拼命剿灭海盗,自己在官府中才能有地位有价值,才能确保自身安全。于是,他和黑旗帮的郭婆带“相逢一笑泯恩仇”,联合起来疯狂剿杀其他海盗帮派。 随着一个个帮派的覆灭,张保仔与现存海盗中实力最强的蓝旗帮,爆发了终极对决。
蓝旗帮的头领叫乌石二,珠江口到钦州湾一带是他的势力范围,拥有海盗数万人,战船数百艘。乌石二虽然作战勇猛,但在计谋上要逊张保仔一筹。张保仔先下了一封言辞激烈的战书,激怒了乌石二,张保仔又以少量船只进行引诱,于1810 年6 月30 日,将蓝旗帮的主力骗至雷州湾双溪口。
此时,张百龄指挥水师控制住两侧出入口,将蓝旗帮船队包围。张保仔第一个跳上了乌石二的战船,生擒了乌石二和其哥哥乌石大。这乌氏兄弟也算是一对硬汉,宁死不屈,整日痛骂张保仔背信弃义,最终被斩首示众。
蓝旗帮覆灭后,剩余的海盗早被吓破了胆,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路向南逃去,最终流落至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一部分继续当海盗,也有部分成了当地农民。
自此,广东沿海一带活跃数十年的海盗基本被肃清,但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却变得嚣张跋扈,凭着船坚炮利的优势如入无人之境,对中国的盘剥掠夺更为厉害。
张保仔剿灭海盗有功,赏顶戴花翎,迅速由千总衔擢升守备,派驻广东顺德。后来又被破格提升为参将,调入福建。
1813 年,已经38 岁的石香姑,为张保仔生下了儿子张玉麟。张保仔工作更加卖劲了,又在福建沿海查禁鸦片中立下功劳,于1819 年提拔为福建闽安协副将,官至从二品,独掌澎湖列岛的军事大权。夫贵妻荣,石氏被封诰命夫人。
1820 年2 月,林则徐专门上奏朝廷,建议不应给张保仔太高的官职,而且不能让张保仔驻守澎湖,说白了,就是不相信投诚过来的海盗。嘉庆皇帝也认为海盗出身的张保仔不可靠,又听说很多张保仔吸食鸦片、赌博奸淫无恶不作的传说,于是嘉庆一边派人核查他的“劣迹”,一边找借口将他调到省城,即使抓不到他的把柄,也要治他吸食鸦片的罪行。
林则徐
1822 年,官场失意,还因杀人无数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张保仔,忽然得了一种医生都难以判明病因的重病,没过几天就蹊跷死去,年仅36 岁。
张保仔半生在海上游荡,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关于他少年成名、壮年身亡的悲剧人生,敢于挑战西方列强的骁勇善战,“姐弟恋”终成正果的用情专一,以及数额巨大的藏宝传说,至今仍在流传。
据传他因为居无定所,所以每抢劫一艘船,就会在财宝藏在一些海岛的山洞里,并记录在藏宝图上。但两百年来,人们走遍了张保仔活动过的所有地方,没人发现所谓的张保仔宝藏。
《看历史》王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