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如我们之前判断,大票跑赢小票。
上周A股持续下跌,报收2891.34点,跌幅2.46%。上周赚钱效应整体较差,消费、科技股相对活跃,结构性行情延续。再融资政策松绑使市场产生稀释预期,周一沪指应声大跌1.83%。此后市场开始低位震荡调整,围绕2900点拉锯,周五两市平开后迅速走弱,猪肉板块大跌,临近尾盘失守2900点。从中长期看,市场具备多方支撑:A股的估值优势、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外资持续带来增量资金以及政策的长期拖底。
但是短期来看,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通胀上行,资金存在较大分歧,需谨防指数再次走低。
北向资金上周流入势头明显减缓,净流入18亿元,创近两个月低点。北上资金11月已买入超过220亿元,大消费股与科技股仍受青睐。九阳股份获加仓933.97万股,占流通股3.76%;11月以来增持海尔智家超6000万股。而10月下旬受到北上资金青睐的房地产公司,则在11月有抛弃迹象,保利地产、万科A、荣盛发展、绿地控股、金隅集团等都被大手笔减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目前外资个股配置集中度在行业内部尤为明显,基本都是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龙头。
11月26日MSCI扩容生效,伴随北上资金的持续流入,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有望持续凸显。
国内经济方面,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报告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较二季度的“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更为谨慎;在CPI显著上升时,央行强调“警惕通胀预期发散”,应妥善应对猪肉价格对其他消费成本的拉动作用;PPI低位运行,但10月份PPI同比下降的1.6个百分点中,有1.2个百分点是受基数效应影响,并不意味着当前存在显著的工业品通缩,伴随后续基数效应消退,PPI同比涨幅有望回升。因此,报告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大体平衡,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后续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稳定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促进总体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我们认为市场11月资金抽血较少,但输血的管道较多,继续维持市场易涨难跌的判断,认为短期上涨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