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杭州机场VIP休息室偷拍照曝光,我才发现有些人活该坐头等舱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8-15 12:08

正文


文丨 洞见muye
来源丨 洞见


前两天,博主@晴朗出差时,在杭州机场的VIP休息室,拍到这样一幕。

当时,很多人都拿出电脑,心无旁骛地就地办公。


能走进VIP休息室的,大部分人都是头等舱,工作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们总以为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可以不用那么拼命地去工作,可以悠闲享受生活了。

然而事实却是: 比你越有钱的人,工作越比你拼命。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 “头等舱效应”

“坐头等舱的人,越珍惜时间——他们要么在看书或是工作,要么闭目养神思考问题。

反而绝大多数坐在经济舱的人,要么看电影睡觉,要么以无聊的对话和聊天消磨时间。”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那些拿着高薪、坐头等舱的人,几乎是没有上下班概念的。

只要工作有需要,他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打开电脑开始办公。

他们不是因为坐了头等舱才这样拼命工作,而是先有了拼命工作才坐上了头等舱。


很多人都很羡慕从事金融的人,出差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坐的是飞机头等舱。

事实上,所有光鲜背后,都是你看不到的拼命。

一位做投行的网友分享说,在这个行业平均每周要工作90—100个小时。

意味着你在早上九点左右到公司,凌晨1点才能下班,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出差的时候,要在飞机上整理见客户时需要准备的文件,半夜坐在酒店的床上撰写报告。

尤其到了忙季,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通宵加班。

《亲密敌人》中关于外资投行有这么一段描述:

“我们这种人就不值得同情,工作三四年,年薪几百万,住的都是五星酒店,坐的永远是商务舱,我们就不应该睡觉。”

高薪从来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

不管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对丰厚的报酬。

生活从来不平等,你有多努力,才能有多特殊。

头等舱可以不用排队,优先登机,登机后坐的是最好的位置,享受着特殊的待遇。

前提是,你得先努力工作,获得头等舱的入场券。

如果你不努力,那么谁也无法给予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舒服的工作,更没有安逸的人生。

你以为某个行业工作体面,赚钱又轻松,实际上都是一种错觉。

生活的真相是:没有人可以躺着就把钱赚了。

你付出了多少代价,才能得到多少回报。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央视主持人是一份高薪、高福利,受人尊敬、名利双收的好工作。

但其实,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承受的是高负荷的工作、高强度的加班。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余露莹,分享过自己作为新闻主播的一天。

早上六点二十分,她走出家门准备去上早班。

也就意味着,凌晨五点多,她就得起床。


到了电视台,进行化妆和前期准备工作。

8点钟,节目《今日环球》准时开始直播,接下来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要全神贯注保证不出差错。

如果出了差错,不仅会被领导批评,还会被扣钱。

直播结束,她简单吃顿早餐,就要继续投入工作,给节目配音。

一直工作到十二点,余露莹的早班工作才算结束。

到了凌晨2:50到达电视台,开始为夜班做准备。

然后一直工作到凌晨五点多,一天的工作才算圆满结束。


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昼夜颠倒,作息不规律,这就是余露莹作为央视主播真实的工作日常。

余露莹并不是个例。

方静在担任《焦点访谈》主持人期间,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担任过《新闻联播》的欧阳夏丹也曾透露,每天早上5点就得去电视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家,经常累到需要到医院“挂水”…

有句话说得好: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不过是在别人眼里的天堂做苦工。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不过是人家已经把该受的苦都尝遍了,该做的事情都尽力去完成了。

你只看见了人前的风光,看不见人家吃过的苦、流过的汗。

要想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罪。

所有我们羡慕的工作背后,不是沧桑,就是硬扛。


作家李刚说过这样一段话:

“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你只需要比别人多读一本书、多干一小时、多成交一个客户、多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无知的人,聪明的懒人,还有只会打嘴炮却从来不行动的人。

你只需要比周围的人,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就足够了。

作家@陆JJ有个朋友叫Amy,在上海开了家公司,承接各大商业活动,被市里高层领导接待过,还上过新闻联播。

她之所以能把工作做这么出色,就是因为她足够拼命。

经常在凌晨,Amy依然躲在公司修改策划案,边上是一袋袋速溶咖啡。

再后来,她直接从网上买了个睡袋,天天睡在公司。

长期饮食不规律,让她患上了胃病。在医院做完胃镜,她就马不停蹄赶到现场去上班。

因为足够拼命,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一个普通的广告策划,成长为了公司CEO。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凭什么变得有钱,登上头等舱?

除了死磕,就是拼命工作,别无捷径。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在偷偷对自己下狠手。

央视《朗读者》其中一期节目中,董卿采访了著名作家阿乙。

三十岁时,阿乙没钱没车没房,整天被父亲在耳边唠叨。

消沉一段时间后,阿乙想通了,之前一直失败,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于是他决定,狠狠逼自己一把。

他频繁买书,花大量的时间阅读,获得知识输入。

他拒绝了所有社交,有人约他吃饭喝酒,他统统拒绝。

就连走路吃饭上厕所,他都在思考作品内容,甚至睡觉时都在梦里和人物对话。

对创作全情投入,狠心舍弃社交,逼得阿乙写作水平激增,作品越来越优秀。

从2008年到2018年,这10 年时间,阿乙囊括了国内所有新人文学奖项,版税收入也水涨船高。

这世间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拼命的味道。

想拥有快意光鲜的人生,就要告别自己的私欲与放纵,对自己狠得下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