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粤知一二
由广东综艺90后门面担当郭嘉峰主持,是一档有个性有深度,看了会上瘾的粤语脱口秀节目。每晚18:00准时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𝒐𝒖𝒕 𝒐𝒇 ... ·  17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𝒕𝒂𝒍𝒌 𝒕𝒐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票房已突破 26 亿,如何评价《唐探 19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粤知一二

这个省钱妙招,知悭识俭的广东人快了解一下!

粤知一二  · 公众号  ·  · 2019-10-25 21:37

正文

只要你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应该知道:美国著名商超 Costco 被上海人挤爆了。



看到如丧尸围城的画面,没听过 Costco 的人,忍不住 OS:这里面买东西不要钱?


为什么大家不要命似的挤?


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Costco ,是 “质优价廉”


诸多媒体都在报道疯狂刷屏,感叹 Costco 竟然能让 “把 1 元当 10 万元花”的精明上海人 没命似地疯抢,仅 5 小时就因客流爆满被迫暂停营业!


霎时间, 只有上海人能买到便宜的好货,好像成了一种身份特权和地域优越感。


然而,不久,就有媒体和网友爆料称, Costco 被同样质优价廉的中国公司在 Costco 店内当场挑战。

上海人被割了韭菜?


截图源于经济观察报微信公众号

这家公司高管本来是组团去上海 Costco 参观学习,没想到去看了后剧情发生惊人转变,一高管竟然当场发起悬赏: 只要发现必要商城上的同类商品比 Costco 的贵,通过必要商城 APP,找到平台客服,上传相应证据,必要商城将给差价十倍的奖金!

截图源于36氪 微信公众号

这新闻一出,就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一向精明的上海人居然被骗了!那些排的队,流的汗都白费了!




01.
这个 Costco,到底真的是国色天香,
还是用了营销套路的美颜滤镜,
欺骗了我们所有人?


开业没几天,特价的茅台没了,部分商品开始涨价。


有网友 po 出了 媒体提到的产品对比图



相信大家,看了对比图,第一的直观感受是:


右图的东西更便宜!


什么?这个号称性价比之王的 Costco , 竟然比某商城贵 30% 以上!


差距 30% 以上是什么概念?
在家纺上,一年能省出 2 万;
在美妆、化妆品上,一年能省出 5 万,
算下来,一年差不多能省出一套房的首付吧。


咦?“便宜”难道不是 Costco 最大的招牌么?




02.
Costco 疯狂背后,
隐藏了什么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线下零售业营销的套路极为纯熟。


Costco 的本质,就是一个线下零售渠道。无论其如何吹捧,其商业目的只有一个: 最大程度地让客户消费。

爱马仕、飞天茅台这样的超级商品 吸引消费者的 爆品营销

用“ 超大包装肯定很值 ”的 大包装心里暗示策略;

这背后的一切,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美国人打磨了上百年之久的线下零售套路,要来收割从小学习孙子兵法的中国人了?


没想到, Costco 只经历了“ 7 天”的“受宠若惊”。


更没想到,在美国被奉为神一样的 Costco,进入中国不到一个月,就被必要商城挑战。


此事, 连美国人都在推特上热议 ,甚至请川普把必要列入制裁名单:

截图源于 Twitter(推特)

如果 Costco 性价比之王的人设 都会坍塌,还有没有真心实意的零售商?




03.
中国黑马,
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在 Costco 有一句名言,曾被各路零售行业从业者奉为格言—— 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销售。
Costco 是如何提高销售的?
Costco 用一笔钱进货之后,一个月之内就能把货物卖出去。这也就意味着,同一笔钱,Costco 一年可以周转 12 次。
而其他同类普通超市,一年只能周转 4 次。极高的周转率才是保证 Costco 成本降低的核心关键。
古典零售领域 ,Costco 已经足够优秀。但是:



如果说 Costco 是汗血宝马,
那么必要商城就是现代的宝马。



一、是线上电商和线下门店的成本差异。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差异之一是: 在美国,地便宜,人工贵。而中国是反过来,地贵,人工便宜。


Costco 不懂中国,更不懂早已被电商“惯坏了”的中国网民:


二、两家公司都深谙 砍掉 “中间环节”,但必要商城是砍掉“所有中间环节”。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磨炼下,中国高端工厂早已发展到和日本、德国一较高下的地步。

越来越多的品牌, 只不过是在中国工厂的研发、中国工厂的设计、中国的产品上,贴了个商标,然后乘以几十倍,再卖给中国人而已。


其实,美国 Costco 上面大部分的货品和中国必要商城上的货品的“诞生地”都是 中国。

商品往往从工厂,到了经销商手里,再到品牌、Costco、消费者,中间经过了层层的传递,每个环节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有什么比从工厂直接发货到消费者手中成本更低?


三、必要商城模式的核心是大牌工厂直供。

和 Costco 一年 12 次的周转率不同, 必要商城是大牌工厂直供,压根就不玩周转,完全是 0 库存。


拿眼镜举例子 ,传统眼镜的镜片都是有备库的,不同的度数都要备好。就算它 25 度一个组合,这备货量也已经很可观了,眼镜的价格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必要商城协助工厂自建柔性生产线,真正实现灵活生产。所以在生产、下单之前,工厂=0 库存。 减去高额的库存成本以后,自然售价也就下去了。


Costco 这家诞生在 上世纪 70 年代的 零售 贸易商企业 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商业形态、先进制造业土壤之中 ,到底能撑多久,确实有待时间验证。


长江后浪推前浪,陈旧的老模式,总归不得不要给一些“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 的新模式让路。




04.
中国的必要商城和美国的 Costco,
到底谁更得人心?


目标用户同样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 Costco 和必要商城都深知,品质才是第一。


两者对产品都进行着严格把控,Costco 有 4000 个单品,必要商城选了 5 年也只有 6000 个单品。


Costco 刚刚进入中国两周,就遭遇了背靠中国制造优势的中国公司的挑战。

众多媒体把一个年轻的中国企业推到前台,让他直面碾压全世界零售的美国公司,谁能赢? 必要凭什么? Costco 能走多远?



必要商城高品质背后,
还有一个更大的命题:



新国货的崛起。


我们的国产消费品已然旱地拔起,成为影响世界的一股撼力。这背后是 工厂的 研发实力 和对产品的品控能力。


而必要商城的背后,是供应链的重组,是几百家顶级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有报道说,曾经有个用户在必要商城买了一件 200 元的床单,寄过来之后发现贴的是希某顿酒店 5000 块的标签,咨询客服,才知道两者是同一个生产流水线上下来的,不小心被工厂发错了货。


“原来我买的商品,真的是大牌品质啊。


如果 Costco 是整合了优质商品,那必要商城是整合了优质制造。



05.
当上海人,
把美国商超 挤爆到停业的同时,
驻京的美国大使们在干嘛?

某外交公寓门口,快递小哥拿着一堆网购包裹等待老外来签收。


而这个包裹,正是来自 必要商城 的。


一个由原 百度 创始人李彦宏的助理毕胜创办,获得了 中金、招商局等国家队 基金的投资,“ 直连用户和大牌工厂 ”的商城。


与此同时,众多商业大佬、经济学家、企业高管、名人明星等也相对理性地选择 只过“必要”生活 ,成为必要的忠粉儿。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