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深交所公告,瓷砖品牌马可波罗
“顺利过会”。
为了上市,这家做瓷砖的企业从2022年5月开始忙活。2023年3月申请主板IPO,到了2024年5月才有机会上会,但碰到了“新国九条”,深交所发出了多个“灵魂拷问”,连网友都颇多质疑,于是第一次上会惨遭暂缓审议。
时隔8个月,马可波罗再次上会,这次倒是很轻松通过。
不过深交所还是要求马可波罗回答清楚“毛利率高于同行的原因”,还有“业绩下滑不利影响是否已经消除”这两个问题?
对于深耕资本市场多年的公司创始人黄建平来说,这俩问题,应该不难回答。难的是,回答完之后,
面临的问题依旧不少。
第一次上市被网友坏了事,
这次准备充分能过难关?
马可波罗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是“以中国陶瓷打造出的知名品牌”,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在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
在报告期内,即2021年至2023年,马可波罗营收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13.53亿元。
“成绩”看起来不错,但是呈现的却是
下降趋势。
以前总考95分的学生,现在只能考90分、85分,证监会这个“老师”眼里,能容得下沙子吗?
2023年马可波罗首次向深交所提交了主板IPO申请,中间经过问询,2024年5月准备上会。当时,“新国九条”开始实施,如果顺利,马可波罗将成为新规下首家上会企业。
结果,您猜怎么着?
网友先不干了。
有人质问新规下首家上会的不是科技企业,为什么偏偏是卖瓷砖的?有人从深交所审核中提到的“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坏账准备计提充分性、以房抵债”等问题进行深挖发现,这家公司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是股民都能看出的问题。
然后,马可波罗第一次上会,惨遭暂缓审议。
所以再次申请IPO,马可波罗有备而来。
针对经营业绩的稳定性,马可波罗表示,因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上下游逐渐稳定,表示不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
还亮出了数据,2024年1到9月实现营业收入为54.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37亿元,同比下降6.66%。
关于坏账的问题,马可波罗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坏账计提余额6.6亿元、6.62亿元、9亿元和8.76亿元。
公司表示坏账准备之所以整体呈增长趋势,主要是2020年下半年起,发行人针对部分债务违约风险较高的涉房客户的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不过,
跟同行比不算高,也不影响本次发行上市条件。
针对
以房抵债
的问题。
马可波罗介绍,由于开发商客户无法还债,出现了“以房抵债”的情况,涉及金额为2.58亿元。公司已对40套抵债房产完成办理网签备案手续,其中24套房产已交付,此外2套房产已转售,金额合计占比48.40%。
当然,由于有些房子“没有盖好”,或者没有拿到物业所有权,以及二手房市场波动等情况影响,房产变现在时间和价值上存在不确定性和减值风险。
总之,深交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马可波罗回答还是很“诚恳”的。不过,对网友关心的问题,并没有回答。
比如,第一次提交招股书前,2022年初,马可波罗向股东分红5亿,2023年3月,再次分红3.23亿,合计8.23亿。
八妹查了一下,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建平持有马可波罗42%的股份,也就是说,
仅这两次分红,他就能拿到3亿多的现金。
另外,上市之前,黄建平通过重组的方式把名下几家企业,比如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美国马可波罗公司、美国稳得公司、重庆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广东马可波罗陶瓷销售有限公司,一股脑地出售给了马可波罗。
不少文章发出质疑:这里面
未必全都是盈利
的公司,这么做是否涉嫌套现呢?
此外,马可波罗IPO募集资金从第一次40亿下降至目前的23.77亿,募投项目资金
缩水了超过16亿元。
总而言之,马可波罗目前的情况就是:虽然业绩还算稳定,但利润逐年下滑。公司应收款项余额逐年减少,但坏账准备整体增长。地产坏账风险依然不低,砸手里的抵债房依然是个问题。创始人上市之前疯狂分红、套现,募集资金却少了40%......
对马可波罗老板黄建平来说,要烦心的,不止这一家公司的事情。
连买两家上市公司都“绿了”,
董明珠惹的祸?
黄建平曾说自己是一个
“
冒险分子”
,就是那种可以为了事业去冒险的人。
1981年,18岁黄建平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陶瓷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佛山国营工业陶瓷厂工作,但由于厂里升职需要“熬资格”,3年后,他跳槽到了另一家国营单位,在东莞市建筑装饰材料厂当副厂长。
1992年,厂里完成股份制改革,成为了民营企业,黄建平等288人认缴了股份。改制后,公司面对的局面依旧不乐观,公司总资产4000万元,
负债却高达8000万元
,严重资不抵债。
这时候他老婆谭惠珠想了个办法,黄建平采纳后,将品牌改为马可波罗。此后凭借哑光仿古砖在市场上走红。2004年,马可波罗首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品牌价值达到9.23亿元。
这招在当时很好用,满足一些人对于“洋气”和“高端”的追求。同行业有一学一,于是又有了蒙娜丽莎、诺贝尔、威尔斯、玛缇瓷砖等等品牌,搞得好像中国人装修房子,瓷砖全得从国外进口似的。
黄建平的“野心”并不满足于瓷砖这一行业,至少不满足于当前的规模。
2015年在一个家居论坛上,黄建平遇到了格力董明珠,并请教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到100亿?”
董明珠拔高一下调门:“任何消费者装修,买瓷砖的钱一定多过空调。你跟我请教如何做到100亿,我没有兴趣。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做到1000亿?”
好家伙,一语惊醒梦中人,黄建平虽然嘴上没说,但从他以后的做法来看,他还真把
“千亿”
这个数字听进去了。
2020年1月14日,服装类上市公司搜于特发布公告:黄建平耗资3.44亿受让公司实控人马鸿所持公司5%股份。公告顺便把目的给说明白了,是因为马鸿
把90%的股权都质押了,
卖掉一部分,解除部分股权质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