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机农业者 ID:hbstkj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早年穿梭于高校与市场之间
鸟倦飞而知还
他潜心研究早已消失的种种手作食品
只为能将遥远的风雅
藏进一匣风月之中
傅栾并不是一开始就像这样
如同闲云野鹤一般
日日在手工食作中苦心孤诣
傅栾、物喜食材创始人,更喜欢别人成他为瑞爸
作为浙江师范大学的老师
他也曾经往来于高校和公司之间
在严苛的甲方手下和自己的设计公司里
日以继夜地做着设计
对于设计师来说
熬夜加班、临时修改是家常便饭
而作为老板,应酬喝酒也是不可避免
他慢慢对这种每时每刻都被工作填满的生活感到倦怠
那个时候的傅栾每天都处于饱和状态
基本上每天都只能休息几小时
从小在乡村长大
让他对自然作物的生长有感性的认识
蔓延到天际的稻田
长到他腰部的稻谷
四处飞舞的蜻蜓
踩着泥水的鸭子在草地边走成一个三角形
……
他觉得这种没有太多现代痕迹的食材
在不久的将来,会大有市场
于是这一年
他下定决心推翻旧生活,重新洗牌
他开始在乡野小村寻找最纯正的食材
享受农村的缓慢时光
也绘制了一份属于女儿的味觉地图
01
去乡间寻找美味
每年
他都要趁着工作外有限的空闲时间
到乡村里去寻找最应季的食材
金华的火腿
庆元的木耳
新疆的灰枣
宣平的莲子
开化的石斛
......
八年过去了
他走到哪儿找到哪儿
在全中国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美味
▲ 至今傅栾去过的地方
对于挑选食材的标准
瑞爸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首先是产地
不同的地方气候、土壤不一样
即使是相同的食材也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全中国最好的薏米在莆田
最好的虾米在温州洞头
最好的佛手在金华
其次是时节
比如芒种那一天的虾米发育得最成熟
什么食材什么时候能找到最好的
瑞爸都了解得很
▲ 土面制作场景
因为爱吃面条
瑞爸找的第一种食材就是土面
他跑到制作土面最有名的村子
挨家挨户厚着脸皮进门聊天
一开始对方都很诧异
瑞爸便耐着性子一次次地解释自己的来意
先看这户人家家里收拾得干不干净
聊得差不多就请对方下碗面
一碗碗测出哪户人家做的好吃
义乌的红糖很有名
瑞爸细致到跑去农户家的甘蔗地
看每一家都种了几年甘蔗
只有种植时间越长
甘蔗糖分含量高
榨出来的糖才越甜
为了提高利润空间
很多糖厂都作假
把白糖混入红糖中
瑞爸就一家家糖厂逛过去
找到靠谱的工厂和工人
▲ 农民收割甘蔗
在这个追求效率和利润的时代
瑞爸对食材有着令人感动的真诚
遗憾的是
最好吃的食物,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尝到
比如找虾皮的时候
没人愿意带自己出海
不能亲自下网,只好在岸上干着急
有幸尝到当地渔民捕捞的虾皮
瑞爸感觉自己得到了一种味觉上的巅峰感
可惜因为产量太少
没办法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 虾皮
而这些珍贵都是傅栾爬山涉水去找寻到的
傅栾说
“寻找食材的极致,这也许是我能做的最大事情吧!”
他一直都在寻找的路上
比如
某个季节到了
该吃些什么保养,怎么吃最合适
他又如何去乡野田间寻找到这些食材
......
每一份食材里都写满他的故事
亲切如一封家书
02
用食物陪伴女儿成长
瑞爸有个女儿
名叫瑞瑞,今年八岁
圆圆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非常天真可爱
正是瑞瑞的诞生
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 瑞瑞
工作时经常加班
一日三餐在外随意应付
总是有很多应酬,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疲乏
结婚之后
瑞爸意识到,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于是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
工作上也渐渐开始转型
2010年
因为妻子怀孕
为了让她吃得更加安心
瑞爸便托在乡下的父母弄些乡野美味
父母在自家田里种了菜
还托其它农民帮忙养一头猪
▲ 瑞爸和瑞瑞在乡下
农民养的猪吃的都是米糠、草
不像工厂饲养的猪喂的是添加剂
宰杀猪的那天
瑞爸看着刀轻轻一划
猪的肝脏露出新鲜的红色
忍不住用「美」来形容它
吃猪肉时
他明显感到与之前吃的完全不一样
由衷地赞叹这就是蔡澜书里提到的肉的感觉
果然是好东西
「现在有那么多的浪费,是因为食材本身就不值得让你尊敬。」
有了一次味觉上的极致体验,
瑞爸明白了这个道理
从那以后
他开始注重饮食
想要认真做一件事——花时间去乡野小村寻找美味
绘制一份属于瑞瑞的乡村味觉地图
他希望通过给女儿创造美好的食物体验
使进食成为一个有趣的过程
▲
金华小山塘的红花藕、
山泉滋养,天生天长
瑞爸认为「吃」这种东西也是需要学习的
他每年都会带女儿去食品手工现场学习
比如参观整个藕粉的制作过程
并告诉她手作藕粉,好在哪里
▲
经过多次沉淀过滤,口感爽滑粘稠无杂质
▲
自然风干,保留藕粉全部营养
直至粉淀水清
然后便沥水切块,再用藕刀削片
手起刀落,一气呵成
片片鹅毛纷纷而下
均匀地散落在花岗岩上,开始晾晒
而等到藕粉终于制成
滚烫的热水一冲
一碗藕粉晶莹剔透,香甜可口
正是这种寓知识于美食的教育
让瑞瑞小小年纪
就知道义乌哪里传统手工食品最正
景德镇哪一家的麻糍最经典
有时候瑞爸心血来潮给瑞瑞制作一款牛奶冰
还会遭到瑞瑞的吐槽
「牛奶不够浓,水果不够多……」
面对女儿的挑剔
瑞爸反而很开心女儿对食物形成的味觉体系
甚至期待等自己退休了
瑞瑞可以带自己去各地吃美食
▲ 坐在小树屋里的瑞瑞
03
山林里的小木屋
除了给她找最健康的食物
傅栾还和女儿一起建了小木屋
树屋由瑞瑞自己画了草图,还量了尺寸
让女儿亲手去搭建和感受
傅栾从旁协助
在双手的劳作与触摸中
这是另一种贴近自然的方式
▲瑞瑞设计的小树屋
今年夏天
傅栾开车把这个小木屋拉到了乡下老家里
树屋放在大自然里
可以更加容易亲近这自然的味道
周日的时候
他会带着瑞瑞和她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了小木屋
大家感受风如何吹走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