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鼠年元宵节,响应政府号召宅居不出,无聊之余,看了一会儿央视13频道,巧见一位女主播在慷慨激昂言说“战役情”,定睛一辨,发觉竟是曾几何时言之凿凿播发武汉“8名散布谣者言被查处”新闻的播音员。
感慨之余,浮想联翩。
“吹哨人”李文亮走了,武汉市政府网站出现了一篇文章——
公告
武汉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因感染新型肺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我们深表哀悼,万分惋惜!对其坚守一线抗击疫情表示敬意,对其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0年2月7日
“语录学习”公众号对此发布一篇名为《从一篇公文,看武汉市政府的执政水平》文章——
短短67个字,粗看就有6处错误(含标题)。
一、此文标题不应是“公告”。《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告》适用于:以国家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李文亮医生逝世一事,显然不合此情。就其内容来说,应以《讣告》为宜。
二、李文亮医生所属医院正式的名称应是“武汉市中心医院”,而不是所表述的“武汉中心医院”。
三、李文亮的病因是“新型冠病毒感染性肺炎”,而不是“新型肺炎”。作为国家机关,在此病还没被正式命名的情况下 ,应以全称为宜。
四、李文亮的逝世,举国痛悼、民情汹涌,为表达政府的态度,不应用“惋惜”,而应用“痛惜”为宜。
五、“对其坚守一线抗击疫情表示敬意”,此句主语缺失,标点混乱 ,明显系病句。应表述为“对其坚守一线,抗击疫情的英勇行为表示敬意”。
六、“表示诚挚慰问”,语法错误 ,主语前缺“的”字。应表述为“表示诚挚的慰问”。
撰写此文并非吹毛求疵 ,实乃武汉市政府公文水平太差,不忍细看,由此推及其工作态度和执政水平,着实令人担忧。
借此向李文亮医生表示沉痛哀悼!
(作者:刘正义 )
斯文转发者不计其数,跟帖叫好者不计其数(估计很多人只看了个题目)。作为中文专业的笔者,对此文的鉴定是:“一个自已语法都一知半解的正义者,怀着对致李文亮于死地的某些可恶的官僚的极大义愤,在乱评!”
然而,即便如此,鄙人阅后一反作为一个语文专业者反感于病句者的常态,心中没有丝毫的反感。
何也?
《史记·张仪列传》有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其实,世界上本无谣言,因为一个社会只有一种声音,于是有了谣言。
行文至此,央视正在报道一则可谓史上最短的新闻:”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组已抵达武汉。”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你懂的。看来,“观人风者”已对高层作了最精确的舆情预报。
农历正月十五,庚子年元宵节;过了今天,年就算过完了。真希望武汉某些颐指气使的的官员能吃元宵之余认识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封建良吏——
汉武帝在御道上遇见一种不认识的虫,就问博学的东方朔。东方朔告诉他这种虫名叫怪哉,是秦朝冤死在牢狱里的老百姓的化身,是忧愁化成的,放在酒里就会溶解。
梁殷芸《小说》卷二真实地记下了这件事——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东方朔谈“怪哉”具有言外之意,那就是劝汉武帝要善待百姓。
“东方朔,生卒年不详,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著名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其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的名篇传世。”
小人物或曰“胆小”的李文亮用“死”换来了一个“英雄”的称号。
据说,伽利略当年因为日心说被审判,他出来时,学生激动地冲过去急切的问:“老师,你顶住了?”伽利略答:“不,我屈服,认罪了!”学生震惊道:“为什么?”伽利略淡然道:“因为我要生存!”学生怒吼:“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伽利略摇头说:“不,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
这个“据说”肯定是谣言,可它隐含着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公理:一个在原不需要英雄的时候出现“英雄”的国家,结“伴”而行的往往是“积毁销骨”!
作
品
信
息
W
o
r
k
i
n
f
o
r
m
a
t
i
o
n
本
文
来
自
凯
迪
原
创
作
者
:
山猫越野
。
文
中
观
点
仅
供
参
考
,
不
代
表
本
平
台
意
见
。
配
图
来
源
于
网
络
,
如
涉
侵
权
请
联
系
后
台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