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色旋风  ·  优惠3000+,突破天花板,与500+人一起搞钱! ·  2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如愿 ·  6 天前  
深度学术搜索  ·  35元不限字数,英文查重上新啦!速速体验 ·  6 天前  
深度学术搜索  ·  35元不限字数,英文查重上新啦!速速体验 ·  6 天前  
相伴趣成长  ·  关于「远视储备」,看看你踩坑了没?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超前抢跑”, 给孩子留下的是一个个成长空白点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1-19 07:42

正文



孩子的教育,超前的抢跑看似有利,实际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样做,也许有短期的获益,但必然导致长期的恶果。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不打乱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干扰孩子的自然发展,这就是教育的自然规律。


在孩子需要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却被家长带到了奥数班里,为了上名校而奋斗,失去了培养人际交往、塑造人格的机会。家长把成绩、名次看得高于一切的思维方式,也就给孩子树立了靠名次定义自己的错误价值观。


如果说教育孩子的目标是让他们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现在就告诉他们什么是幸福的生活,让他们现在就体验幸福的生活吧。因为,未来的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出来,而他们现在的体验,则是决定他们未来能走多远的力量源泉。


蓝橡树本期专栏作者:老码农,清华毕业的超级奶爸,公众号“老码农的杂货铺”(ID: coderlmn)。


........................................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很多领域都有它的基本规律,比如媒体上说,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尊重足球的基本规律,当年的“大跃进”违背了发展经济的基本规律,等等。遵循基本规律办事,才能有好的结果,忽视基本规律,急功近利只看眼前,从长远来看会得不偿失。


而教育肯定也不例外,会有它的基本规律。


从少儿足球的规律说起,

看教育的“超前抢跑”


说到足球,请允许我先跑个题。五年前,我有幸和中国青少年足球最资深的专家刘鸿伟指导有过一次长谈,当面聆听了他老人家关于青少年足球的教诲。


谈完后,刘老还觉得“话没有说尽,似乎也没有全部说透”,第二天又专门发了一封邮件给我,里面说到:


“......我绝对不让孩子们运动过量,虽然这社会的过去给、未来还必定给过量训练的人们以金钱名誉,但我决不,我决不挣伤天害理的钱。一般的孩子每周达到“超额补偿”的训练量,有三次(最多不要超过4次;用其它的时间拓宽孩子的成长视野)就可以了,每次90分钟,这是我几十年认识到的,这是我们俱乐部的道德底线。


其实,这样的运动量,不只能支撑孩子从健康到健强的发展,也完全可以支持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孩子可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早期超强训练使孩子心脏纤维化,使孩子终生残废......”


他老人家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很多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基本规律,我的孩子也因此受益良多。


他老人家去年因病去世了,而我对他的钦佩和感恩之情,永远深埋心底。


最近看到一篇《欧洲青训报告》,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当年提出的理念和现在欧洲的顶级俱乐部是相当一致的:比如在 17 岁以前不进行任何举重类的肌肉锻炼项目,训练量限制在 13 岁以前每周 3 次,14 岁以后每周 4 次,每次 1.5 小时,等等。


我只能感慨,在很多领域,中国落后的原因并不是没有明白人,而是明白人说的话没人听啊。


怎么会这样?因为尊重基本规律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成本的。比如现在各个中小学的校队普遍都是一周五练+周末比赛,甚至还有早上跑圈、晚上推杠铃的加量训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能出成绩。不练这些,出去比赛老输球,你就啥也不是;而练了就能拿区、县、市冠军,孩子能有机会被特招、出国参加国际交流。面对这种状况,你让不让孩子加练呢?


听从了刘老的教诲,我的选择是,让孩子远离这种“超前抢跑”的环境。这样获得的荣誉和机会只是过眼云烟,而健康的身心、纯粹的兴趣、自然的成长才能支持孩子走得更远。


孩子从焦虑的父母身上看到的,

是自己长大后的影子


再回到孩子的教育,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超前的抢跑看似有利,实际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样做,也许有短期的获益,但必然导致长期的恶果。


我认为,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不打乱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干扰孩子的自然发展,这就是教育的自然规律。


上小学之前的尽情玩耍、小学里对各方面兴趣的培养、中学里探索个人发展的方向,还有整个过程中的人际交往、锻炼习惯、价值体系这些基础能力的塑造,对孩子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说超前抢跑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呢?因为它挤占了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给孩子留下了一个个空白点。按照刘老邮件里的说法,就是失去了“用其它的时间拓宽孩子的成长视野”的机会。


在孩子喜欢户外活动的时候让他去上奥数班,在孩子对画画感兴趣的时候让她去补习英语,为了拿全班第一而牺牲每个周末全家出游的温馨时刻,这都是得不偿失的。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需求有很多,总得分个轻重缓急吧?上不了好学校,玩开心了又有什么用呢?人活一辈子,玩的机会总是有的,等考上了大学再玩,心里多踏实啊。


这样想的家长,内心已经把孩子的活动划分成了两类:有用的学习,和没有用的玩。只要不是学习的内容,都划分到玩那一类。而他们考虑的学习,也只是狭义的学习,也就是对于考试、升学有用的那一小部分。在他们眼里,抓虫子、搭积木、下象棋都不能算是学习,更不用说踢球、爬山、玩电脑游戏之类了。


这样的孩子们从小感受的是东奔西走上课外班的疲惫,而不是家人在一起轻松自在的温馨。而他们从焦虑的家长身上看到的,则是自己长大后的影子。


这里我想提示家长们,放下朋友圈里那些励志鸡汤文,好好读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权威著作吧。既然谈到教育,它是一门科学,有它的自然规律,不能想当然。少年儿童教育的核心并不是成绩和升学,而是智力和人格的培养。课本只是教育的诸多载体之一,成绩也只是诸多参考指标之一。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成绩和升学,则只是教育的副产品而已。


下面再细分这两方面来讨论。


同样的时间花在不同的地方,

对于智力的培养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的时间花在不同的地方,对于智力的培养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孩子喜欢玩乐高积木却只能很不情愿地去上奥数班,那么这一天的时间里,他的大脑兴奋程度是明显降低的。这样长期持续下去,智商的发育就会低于应有的水平。


如果孩子智商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掘出来,光是死记硬背了一些题型,就像踢球的超量训练一样,即使早期能获益,到后期往往会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些题型在小学用几周的强化训练只能做到记住公式,可是到了中学只需要一两天就能深刻理解。所以超前的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等到了高中,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难以应付大得多的学习量,甚至出现厌学的状况,后悔就晚了。


我之所以反对超前抢跑进名校的做法,还因为孩子如果抢跑去了一个竞争强度超过其自身能力的地方,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这些年来,在中国和美国的名校,都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悲剧性事件。


另外,有些家长片面、歪曲地设定了教育的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如果只把考试和升学作为核心指标,孩子的人格培养也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问题。


功利心培养的孩子实在不可爱


前一阵和一位做儿童教育培训的朋友聊天,她去年辅导过某名校尖子班的一批学生,感叹说这些学生太恐怖了,这么小的年龄就勾心斗角,想出各种招数暗算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嘲笑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相互之间尔虞我诈,人格非常扭曲。在家长的引导下,这些孩子的心理已经充满了攀比、嫉妒、自大、自私这些阴暗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在孩子需要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却被家长带到了奥数班里,为了上名校而奋斗,失去了培养人际交往、塑造人格的机会。家长把成绩、名次看得高于一切的思维方式,也就给孩子树立了靠名次定义自己的错误价值观。


《资治通鉴》里有一段话:“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朋友提到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敢想象。


教育不是百米赛跑,是马拉松。你见过在马拉松比赛上抢跑的吗?跑马拉松有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吗?从起跑线就开始冲刺的人,能坚持到终点吗?


所以,超前抢跑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的智力透支和人格扭曲,这不会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放下功利心,在当今这个浮躁和焦虑的教育氛围里坚守内心的平静,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人的一生很长,会有很多阶段。这些阶段就像银行、餐馆叫号一样,过时不候。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沙子的时间,并不是成年后和同伴一起吃吃喝喝所能替代;高中时懵懵懂懂的爱情,也不是人到中年后泡个女大学生可以补偿的。


这就像一日三餐一样,错过了早餐,晚上可以热一下再吃,可那时候吃着豆浆油条还是早上那个味儿吗?


所以说,每个阶段都有值得好好去做的事情,做好这些事就是对孩子最有利的培养。而超前抢跑则是跳过当前该做的事情去做以后的事,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自然规律。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说,教育孩子亦然。每个家长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教育孩子用力过猛,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说教育孩子的目标是让他们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现在就告诉他们什么是幸福的生活,让他们现在就体验幸福的生活吧。因为,未来的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出来,而他们现在的体验,则是决定他们未来能走多远的力量源泉。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国际教育群管家微信号(3-17岁):guanjia070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8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成为蓝橡树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