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2017年,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1-07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陈大力

公众号  陈大力 (id: chendali1995



1



前几天跟一个模范生聊天。那是在海滩边,吹着风灌着小酒,很尽兴。聊到深夜,敞开了心事,她说你知道吗,我一直有个夙愿,很不正经的那种——我很想当个“坏”女孩。

我很惊讶,我说,像你这种高中时年级上雷打不动的前五名,大学四年拿了三年国家奖学金的好学生,想要多坏?

她咬咬牙说,你不知道呀,我人生的一大旨趣就是早恋,可惜今年年纪二字打头,老了,过了时机了。现在我想染发,染粉色绿色紫色,想去纹身,把喜欢的歌词纹到背脊骨右侧,想去听DJ打碟,音乐节或夜店,想在人群里摇头晃脑,出口成脏。

我说, 可是顶着“乖乖女”的名号活了太久,想要活成反面,不还得整个人生大换血,硬生生脱一层皮。


其实我也是,从小乖到大,向来没做过出格的事——因为旁人的规训,因为父母老师的期待,每当身体里不安分的因子窜出来了,我都自觉摁下去。久而久之,便很漠然地忘了,其实我想要的生活,并不是循规蹈矩的。

其实我也好想张扬恣肆,把青春活成公路电影的。想谱写最深刻入骨的章节,登山赏雪,长途跋涉,篝火野营,或者找一个好看的混蛋过懒散又毫无顾忌的日子,跟他激烈地相爱与争吵,雨中接吻,或顶着烈日,跟狐朋狗友发疯。


2



可我一件都没有做过,我只是不停重复着,念书,考证,拿名次,为了饱满的履历而混学生会与社团。

活得不能说不丰富,但的确不算遵从内心。

所以那天我跟我朋友在海边喝酒,心里是很感慨的。这个年纪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缺,要精力有精力,要时间有时间,但可惜了,唯独就没有勇气,对抗俗世的引导,去真正活出自己。

可青春是很短暂的,再不奔着喜欢的一切往前追,我们就要彻底变成格子间里的大人了。


2016年对我来说,是写作事业的元年。

能写字养活自己算是顺应了长久以来的心愿,是幸运的,但也毋庸置疑地,要付出大量心血。牺牲闲情,榨成文字,度过了很多个提笔无言的日子,我像个永远不够气魄的将军,才华作战马,想过很多次中途落跑,但还是被好胜心牵引着,又返回沙场。

但写作路上最难的不是这些,是与偏见作战。

总有人很鄙夷,你写的都没营养啊,都很幼稚啊,也有人质问,你真以为能用写字养自己一辈子吗,还有人酸溜溜地讲,你写的这些,我都写得出来啊,我只是不屑而已。

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写点儿字,你看,流言和议论就这么多。


3



做自己是很难的。尤其是你不够强大时,总容易被旁人的评判牵制着——这不是一个no judge的美好世界,恰恰相反,这个世界上你每多迈一步,都不乏看客指手画脚。

但我觉得,既然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索性就不去取悦任何人。 我就只为我自己写,管别人怎么定义吧。最无奈的是被总是顺从的自己,打败了,最让人扼腕的是,我们被束缚了太久,面对一点点反对的声音,就想自投罗网。

对于追梦的人来说,没有排除万难的孤勇,是无法成事的。就这么讲吧,外界的阻滞不过杯弓蛇影,真正可怕的是,失去了坚定的心。

为什么没活成喜欢的样子?

一是没勇气,二是外界施压——你要知道,这世界上99%的人,都选择走安全无害的那条路。走得顺遂之余,还会不停怂恿后来的人,年轻人你别去探险,你别不听劝。

可我一边颤巍巍走着,一边在心里总想反抗一句—— 偶尔呀,我还真挺想不听劝。

偶尔呀,我还真挺想就听从内心的指引,大大方方地,放肆一回。

人生可短暂可短暂了,活在立马会被安放进地铁和三餐里的年纪,我好怕有天一抬头,发现皱纹已爬上眼角,可我几年前发誓要去的海岛,还只停留在14寸的电脑桌面。

现在才懂,其实人真的不怕不成功,只怕活得委屈。

多想斗胆借人生一回醉,洋洋洒洒写它一笔,就趁着胸膛这一点热,再作回少年梦。有朝一日老去,也不觉遗憾啊,敬当年发光的往事——我自倾杯,君且随意。



陈大力,无敌大长腿,钻石少女心,

ONE人气作者,简书签约作者,

微博@陈大力大力陈,

微信公众号@chendali1995。


test
✪美文日赏(微信号meiwenrishang):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合作可以添加主页君私人微信lvxiaokun90。投稿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注明投稿。

✪点击菜单上的“美文调频”选项收听有声电台,隔天更新。也可以在荔枝fm、喜马拉雅及podcaat搜索美文调频进行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大数据挖掘DT数据分析  ·  机器学习线性分类算法:感知器原理
8 年前
新浪财经  ·  "新穷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消费?
7 年前
历史大学堂  ·  影响全球的一篇短文《年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