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打鼾的危害、原因、治疗方法及改善措施。打鼾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除了减重,改善睡眠习惯、锻炼口腔和喉咙肌肉、避免刺激物等也能减轻打鼾。特别提醒,长期打鼾者应及时就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打鼾的危害
打鼾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诱发高血压、心脏缺血缺氧等疾病,甚至导致猝死。肥胖是常见诱因之一。
关键观点2: 打鼾的原因
打鼾与颈部肌肉放松、上呼吸道狭窄、软组织振动有关。其他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也会引发打鼾。
关键观点3: 治疗方法及改善措施
除了减重,改善睡眠习惯、锻炼口腔和喉咙肌肉、避免刺激物等也能减轻打鼾。专家建议,长期打鼾者应及时就医。
关键观点4: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打呼噜需注意腺样体肥大,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成年人应关注睡眠质量,若长期打鼾,建议及时就医。
正文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被
打鼾问题
困扰。除了影响睡眠质量,打鼾还可能诱发
高血压、心脏缺血缺氧
等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
猝死
。
肥胖是打鼾的常见诱因,因此,
减重是减轻打鼾症状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方法,也能帮助改善打鼾情况。
入睡后,人体颈部肌肉逐渐放松,导致上呼吸道变得狭窄,无法让足够的空气进入肺部。由于气体流通受阻,当人吸气和呼气时,上呼吸道周围的软组织就会产生振动,形成鼾声,
气道越窄,鼾声就越大
。另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颌短小以及舌头或扁桃体肥大等都会引发打鼾。
目前已有医学研究表明,
鼾症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梗、脑出血等疾病
。如果晚上表现出睡眠质量差、反复憋醒等情况,就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监测,尽快明确诊断。
-
专病门诊患者就诊时,常说夜里睡眠时打呼,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甚至有的时候会憋醒,夜尿增多、反复上厕所。
-
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早上起来感到头痛、精神不集中,白天容易犯困,暴躁易怒,工作效率低下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学习效率大幅下降。
此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的刘先生忽然看东西模糊,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再发展下去可能就要失明。
眼科的医生询问了他的病史后建议他去呼吸睡眠科就诊。经医生解释后,他才得知,是打呼噜影响到了眼睛。
发病前的四五年,刘先生一直打呼噜,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经常憋醒,白天昏昏沉沉,吃了降血压药血压下降也不明显。医生检查发现,
刘先生入睡后每小时有70次呼吸暂停,这造成了缺氧,进而引发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到了眼睛。
专家介绍,大约每4个打呼噜的人里有1个患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剩下的3个随着年龄或体重增加,也可能进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比如高血压、心脏缺血缺氧、冠心病、代谢紊乱,严重的可能引起脑梗、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猝死。
小朋友睡觉打呼噜,一些家长认为是孩子睡得香,但这可能是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腺样体位于鼻咽穹后部。医生介绍,如果鼻咽腺样体肥大占位,气流会受到限制形成湍流,到软腭部位进行震动,形成鼾声。这会导致儿童白天容易嗜睡,还可能造成嘴唇上翻的腺样体面容,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医生提醒,若儿童长期打鼾,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一般而言,生理性的腺样体肥大不用过度担心,若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则应及时治疗。
睡前长时间工作或睡眠不足,都会使身体疲劳。在疲劳状态下入睡后,喉咙后部的肌肉会更松弛,发生打鼾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轻打鼾情况。
每晚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尽量不在非常疲劳的状态下入睡。虽然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但建议成年人每晚睡7~9小时。
准备睡觉时,可将室内光线调至昏暗,可使用遮光窗帘,防止光线透过,或者佩戴睡眠眼罩,减少光线入眼。
灰尘、花粉、动物皮屑和其他空气中的颗粒物,被人吸入呼吸道后,会刺激喉咙和软腭,导致咽喉黏膜肿胀、气道变窄,人就更容易打鼾。
养成定期清洗床单和枕套、定期更换枕头的习惯。对房间进行吸尘处理,并让宠物远离卧室及床榻。有过敏问题的人(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要严格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刺激物。
当人仰卧时,软腭更容易塌陷到舌头和上喉咙处,引起打鼾。侧卧有利于减轻气道受阻,减轻打鼾。使用抱枕有助于维持夜间侧卧姿势。
如果入睡时鼻腔堵塞,在睡觉时完全依赖口呼吸,会更加容易打鼾。建议睡前清理鼻腔,比如可以洗个热水澡,热水和温暖、潮湿的空气,会使鼻腔张开,或者使用鼻扩张器,保持鼻腔通畅,这样能减轻打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