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研论坛
保研论坛,创建于2009年,为广大保研学子提供“学习、交流、互助、成长”的平台,论坛始终相信:“Efforts enable everything”,愿每一位保研学子最终都能圆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者荣耀  ·  国色锦绣新版本2月13日开启!【西施-续相思 ... ·  7 小时前  
叶子猪游戏网  ·  三法都能秒伤百万!这枚大话2水炮为何如此暴力 ·  3 天前  
叶子猪游戏网  ·  把梦幻西游当单机玩,这个天科五庄真有想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研论坛

教育部:严禁含“985”“211”,无“第一学历”!

保研论坛  · 公众号  ·  · 2024-11-15 19:40

正文


11月1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即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以下为官方新闻通知:


01

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

《通知》要求,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 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招聘欺诈等涉就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校园招聘审核力度,严格规范招聘信息采集,及时清除各类虚假信息。


02

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通知》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 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 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03

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

《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各地各高校要加力落实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创意经济、低空经济等多领域灵活就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同时,稳定并扩大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


04

鼓励主动服务 本地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

《通知》要求,要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充分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拓展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鼓励主动服务本地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鼓励结合地方实际和高校办学特色,创新实施基层就业项目,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05

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同时,《通知》指出,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推动把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学时学分保障。探索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组织实施好“宏志助航计划”。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


06

持续推进就业监测与综合评价改革

《通知》还强调,持续推进就业监测与综合评价改革。加强就业进展监测,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分级开展就业监测数据自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深入推进就业评价改革,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就业评价体系,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教育教学评估、就业工作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此《通知》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广泛讨论。

比“985”“211”字眼,更为扎眼的,是对“第一学历”的限制。“第一学历含金量更高”、“金本、银硕、铜博”、“985名校硕士因本科普通被企业婉拒”……第一学历似乎成了人生污点。(软科)


而本次教育部发文,并非第一次严禁学历歧视。


01


教育部回应“第一学历”


2021年, 教育部曾在回答中提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2014年8月,教育部也曾对“第一学历”的问题做过回应 ——在答复“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上中专军校成为干部,请问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还是中专。”的提问中,教育部如下回复:


“学历是指人们 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02


保研中的“院校鄙视链”


在校园招聘中出现的“985、211”限制,意味着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走入职场道路变得狭窄。 而在选择升研的 普通大学本科生的语境中,“第一学历”即本科院校背景。 那么“第一学历歧视”,或者说“本科院校歧视”在保研中也存在吗?


我们采访了一位从双非上岸985的同学, 他向我们阐述了自己坎坷的保研申请历程:

我本科双非电气专业,专排第一,六级508分,科研竞赛均有。 夏令营期间采取海投的策略,但是投递的大部分985院校均未入营, 其中某985电气学院的 夏令营实行动态审核制,基本完全看背景,985秒入营,双非秒被拒 (我在提交报名几分钟后刷新界面直接显示已被拒绝),211“养鱼”一段时间,若入营985人数不够,再让部分背景较好的211学生入营,其余则是被拒。


我本以为预推免阶段竞争会小一些,却也仅有几所中9可以入营。 我在联系某C9学校的导师时,导师邮件直接告诉我 “双非院校不符合他们的招生要求,建议我尝试其他学校” 。我夏令营和预推免阶段还尝试性地投递了C9院校新开设没几年的那种院系,但是根本没有入营的机会。


整个保研的过程中,我深感院校歧视严重, 本校同学很难通过夏令营阶段入营985院校,大多是在预推免阶段才拿到985offer。而身边211的同学能够轻松入营985,985的同学则可以入营C9。


我们从各社交平台上看到,还有许多同学在保研时有过类似的经历。保研生的本科院校背景很大程度了决定了能去哪, 特别是夏令营阶段,有的学校直接明确规定只要“985/211”, 这样一来,非“985/211”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挡在门外。


就算进了门,不同出身的学生还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比如,对“985”学生成绩要求可能仅前10%,但对“211”学生的成绩要求提到前5%,而双非的学生,可能得是第一第二,同时可能还得有厉害的科研经验才有机会。


因此,保研届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鄙视链: 清北>C9>985>211>双非一本>有保研资格的二本。


也就是说,虽然官方多次发文纠正和防止偏重“第一学历”的倾向,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一种官方并不认可但实际存在的选拔标准,“第一学历”备受看重,不同的院校背景暗含着不同的门槛。


03


升研之路:突破“鄙视链”束缚的自救


保研过程中,本科院校背景虽然重要,影响着入营选拔、考核要求、导师选择等方方面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鄙视链底端”的同学就完全没有机会冲破桎梏。


根据保研论坛整理发布的各校推免拟录取名单及生源分布, 仍然可以看到有许多双非保研er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不少丰厚的学术成果,并最终凭借科研优势成功逆袭至TOP院校, 成功跳出鄙视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突破这层“鄙视链”的束缚?

01

调整心态,认清自己

首先要明确的是,保研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不要盲目攀比,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和路径都不同,不要陷入对“优越者”的崇拜或自卑情绪中,对自己要有正确定位。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准备笔面试考核,终会有好的结果。


02

停止内耗,提升实力

真正能够打破“鄙视链”的,是自身的实力。 与其内耗一些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不如立即行动提升自己,毕竟内耗只会让你失去本应集中在自我提升上的时间和资源。院校实力不够,自身成果来凑,也能站在有利的竞争位置。


03

抢占先机,打破信息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