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轻质高强合金成分设计
通过将轻质元素铝(Al)和铬(Cr)引入钛(Ti)基体中,开发出成分为
Ti–20Al–4.75Cr(原子百分比)
的合金。该合金密度低(4.36 × 10³ kg/m³),比强度高达
185 × 10³ Pa·m³/kg
,显著优于传统Ti-Nb基合金和商用Ni-Ti合金,同时保持了钛合金的轻质特性。
2、超宽温域超弹性性能
合金在
4.2 K(接近绝对零度)至400 K(约127°C)
的极端温度范围内均表现出完全可恢复的超弹性,其操作温域跨度达
396 K
,是商用Ni-Ti合金(通常为273–353 K)的5倍以上。这一特性解决了传统形状记忆合金在低温或高温下超弹性失效的问题。
3、反常温度依赖的相变应力机制
首次在非磁性Ti基合金中发现相变临界应力的
反常温度依赖性
:低温(<200 K)下,临界应力随温度降低而升高。这一现象通过晶格动力学分析揭示,归因于母相(B2结构)的剪切模量(C')在低温下显著增加,增强了晶格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从而拓宽了超弹性温域。
4、高可恢复应变与抗疲劳性
合金在室温下的可恢复应变达
7.3%
,接近商用Ni-Ti合金(~8%),是传统Ti-Nb基合金(<3%)的两倍以上。此外,经过
200次加载-卸载循环
后仍保持稳定的超弹性,表现出优异的抗功能疲劳性能。
5、有序B2结构与纳米域强化
通过快速淬火和热循环处理,合金母相形成
有序B2结构
的纳米域(平均尺寸15 nm),并通过反相畴界(APB)分隔。这种有序纳米结构有效抑制位错滑移,提升抗塑性变形能力,同时维持高弹性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