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3日,Web of Science运营方科睿唯安(Clarivate)宣布,
将不再赋予中科院一区期刊eLife影响因子
。不过,该期刊的部分论文仍然会被 Web of Science 收录。
上个月,eLife被 Web of Science 平台预警,标记为“On Hold”,科睿唯安在最新决定中表示,在 eLife 提供的内容中,被认为“不完整”或“不足”文章之外的合规论文会继续被 ESCI 合集收录,但是这类被部分索引的期刊无法获得期刊影响因子或其他任何期刊层面的引文指标,因此
eLife在明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将不会获得影响因子
。
2024年10月,中科院一区TOP,著名生命科学期刊eLife(IF 6.4)被科睿唯安官方预警,标记为“On Hold”,理由是该期刊从去年开始采用新型的出版模式,不再拒稿,改为以“评审预印本”(reviewed preprint)的形式发表,这与科睿唯安认同的同行评审验证脱钩。
很快,eLife在官网上正面回应了此事,称是因为elife“不拒稿”的出版模式而被“On Hold”,直指wos这个决定是“扼杀了展示如何使用开放科学原则改进出版和同行评审的尝试”,他们既不支持影响因子这样模糊的期刊评价指标,也从不想要影响因子。
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称,elife主编给其来信“称自从Web of Science把它搁置后,因为担心影响SCI分数,来自中国的投稿降低50%,而来自欧美的没有改变”。
饶毅教授发文祝贺主编:可以少评审忽悠和造假文章。
eLife 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杂志已在11月12日得知了科睿唯安的决定,期刊的一名管理层则称,期刊了解被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价值及其对作者的重要性。
近年来,eLife最大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不拒稿”政策,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很多人理解错误。这里的
“不拒稿”是指通过编辑评审的文章,外审后不拒稿,其实是编辑团队充当了评审专家的角色。
elife 是生物学类期刊,收录方向为生物相关的化学等。CiteScore评分12.9,影响因子6.4,在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中排名前8,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排名前11%。收稿方向为生物学全领域,关注度和专业度非常高,对原创文章要求创新性很高。
期刊出版评审预印本,将预印本的优势与同行评审审查相结合,致力于为研究结果的审查和交流方式带来新的改变。
https://elifesciences.org/
期刊基础信息:
期刊名称:eLife
期刊ISSN:2050-084X
出版商:eLife Sciences Publications
出版国家或地区:ENGLAND
出版年份:2012
Gold OA文章占比:99.60%
是否OA开放访问:Yes
收稿范围:
eLife欢迎所有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投稿。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心理学、兽医学等,其中“临床医学”与“生物学”相关论文占绝大多数。近些年年均发文量1400+篇。
公众号后台私信太多回复不及时
,SCI论文润色服务可以添加
下图
客服微信👇
,其他合作或疑难解答可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