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网
新闻,有温度;分享,是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减免!名单公布! ·  昨天  
央视新闻  ·  《哪吒2》,延长上映! ·  昨天  
人民日报  ·  中国首位!师炜,加油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曾遭遇两年欠薪,国足最新归化球员是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网

61岁乘客飞机上死亡,航司回应

中国新闻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17 18:56

正文


据人民网报道,2月13日,四川达州至福建泉州的川航3U697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离世。2月15日,该旅客家属王女士(化名)在社交平台发文,希望寻找同航班乘客还原事发情况。

图片

2月16日,四川航空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回应称,2月13日3U6979达州金垭至泉州晋江航班,乘务人员在飞机下降进行安全检查阶段发现坐在40C的乘客(女性,61岁)无应答。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但客舱乘客中没有医务人员;同步按程序为旅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飞机于11分钟后落地晋江机场,地面急救人员上机接替乘务组进行急救处置。15分钟后,急救人员用担架将该乘客抬下飞机。公司委托地面人员陪同送医救治,协同家属及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后续事宜。

61岁女子飞机上昏迷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质疑航司

2月16日,王女士介绍了事发经过。“飞机落地时间是5点半,但我们等到6点多,只等到一个工作人员告知我,母亲已经送到医院抢救,但医生说送来时已经没有心跳了。”
王女士的哥哥说,当时他在机场看到有工作人员举了写有母亲身份信息的牌子,他上前确认身份后被告知,母亲被送往医院抢救,“机场通知了医护人员,直接送去了医院。”
王女士称,2月13日,本来迎接母亲的她只等到一具冰冷的尸体。“事发后,航司那边回应客舱内没有视频监控,作为子女,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王女士称,航空公司曾给他们还原过事发经过。“航司说我母亲在上飞机前曾去卫生间呕吐过一次,飞行过程中空乘人员有3次询问其身体情况,都没有发现异样,第4次询问时发现母亲昏迷,那时候距离降落还有约半小时。”王女士说。
王女士表示,母亲停止心跳后被送往医院抢救了1小时左右,最后医院说是猝死。“我母亲今年61岁了,有高血压,但近两年没有严重疾病,平时还爱跳广场舞,那天中午还给我发了她跳广场舞的视频。”王女士说。
母亲意外离世后,航司曾和王女士联系商量过几次,并表示他们的处理方式和流程都是合理规范的。“事发后第二天上午,航司曾致电询问诉求,我只希望可以看到监控了解事情真相,但对方并未给出解决方案,下午又致电说总部在开会讨论。”王女士质疑,“这些都是他们一面之词,我们想看监控和寻找更多目击者,航司称国内航班上没有监控。我们只能在网上征集目击者,目前还没人联系我们。已和家人已经在当地公安分局报案立案调查。”
据泉州晋江市的殡仪,该乘客遗体目前停放在殡仪馆中。殡仪馆工作人员称,遗体是从晋江市的医院送来的,死亡原因是猝死。
图片 家属网络帖文截图

律师建议寻找同航班乘客提供证言


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表示,我国《民法典》第822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这意味着旅客在行程中突发疾病时,航空公司必须竭尽全力展开医疗救助。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如果乘客的死亡是源于自身健康原因,并且航空公司已然充分履行了合理的救助义务,那么航空公司便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反之,一旦航空公司在救助过程中出现延误或者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就极有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
胡磊律师建议家属可以通过寻找同航班乘客提供证言,仔细核查乘务组在整个事件中的具体操作,比如抢救开始的时间、采取的措施是否规范等。同时,申请调取航班记录,了解备降决策时间、医疗响应流程等关键信息,这些都可能成为后续维权的重要证据。

老年人乘机前准备


为了确保老年人乘坐飞机的安全和舒适,他们在乘机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 健康检查

如前所述,老年人在乘坐飞机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飞行。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疗,最好在出发前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携带必要的药物和急救用品。

2. 饮食清淡

登机前几天,建议老年人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这有助于减少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胃肠不适。

3. 休息充足

出发前,老年人应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飞机上,由于空间狭小和气压变化等因素,老年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疲劳。因此,他们在出发前应尽量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4. 携带急救药品

老年人应随身携带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如心脏病药物、血压计、氧气袋等。这些物品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应对突发的身体不适。

在乘坐飞机的过程中,老年人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舒适。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人民网、极目新闻、新闻晨报、封面新闻、北京交通广播
编辑:韩娇娇
责编:王珊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