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3年搬运700个西湖到北方,这项大国工程堪称世界第一!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0 07: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截至昨天( 9 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输水达到 100 亿立方。工程通水以来,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长期短缺的局面得到缓解,受水区供水格局得到了改善。


输水100亿立方米 相当于搬运700个西湖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发布,通过实时监测显示,到9日中午 12 点,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达到 100 亿立方米。 这些水量,相当于从南方向北方搬运了 700 个西湖。目前,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张忠义: 根据水质监测的结果,中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类以上 标准 ,接近一类,东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 标准 以上。


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

东线一期工程 2013 年实现通水,工程从江苏、扬州抽取长江水,一直输送到山东胶东和鲁北地区;

中线一期工程 2014 年实现通水,工程自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口水库取水,经河南、河北流向北京、天津。


南水北调极大改变了北京用水短缺状况

受益人口超过一亿。通水几年来,受水区的生活、生产以及航运、生态等供水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地下水开采量压减 8 亿多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 2016 年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同比回升 0.52 米。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蒋春芹介绍: 南水北调来水以后,极大地改变了北京市用水短缺的状况。 现在北京人均水资源量由过去的 100 立方米,增加到 150 立方米,城市供水当中有 70% 都是用的南水北调的水。


目前,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第三阶段建设今年已全面开工。到 2020 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点区域也将用上南水。随着各地配套工程的完善和用水规模的增加,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每年将具备基本接纳水量 180 亿立方米的能力。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郭爽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